1.5×1.5=2.25講的是一天干一天半的工作,一個人干一個半人的工作,一天等于別人的兩天多;2.25×10=22.5則指這樣的人生狀態,他十年如一日,貫穿了他10年的質檢工作生涯。
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文/周繼廣 王銀河 特約記者 梁萬魁
2009年11月6日,河南省周口市質檢局的趙明喜累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不能歇啊……”這是視事業如生命的他生前說的最后一句話。這位52歲的質量管理科科長,身后留下的是一段高質量的人生花開花落和非同尋常的兩個生命公式。
“1.5×1.5=2.25 2.25×10=22.5”
“1.5×1.5=2.25 ;2.25×10=22.5”,這是兩個看似簡單而又難以理解的乘法公式。而實際上,這是趙明喜十年質檢人生濃縮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高度追求生命質量的數字解讀。
第一個公式講的是趙明喜“一天干一天半的工作,一個人干一個半人的工作,他的一天等于別人的兩天多”;第二個公式則指“這樣的人生狀態,他十年如一日,貫穿了他10年的質檢工作生涯。”
“明喜科長一心撲在質量興市工作上,他付出得太多了,也太累了,他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周口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葛占國說。
2000年,43歲的趙明喜從部隊轉業到河南周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
從一個領域跨越到另一個領域,年逾不惑的他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趙明喜深知,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涉及領域眾多,綜合性和技術性強,要想有一番新作為,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很快,同事們發現,“他幾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位下班,辦公室的燈光經常亮到半夜”。“長明燈”的綽號由此不脛而走。
“質量人首先要自己有質量”。6年辦公室主任、4年質量管理科科長的質檢生涯中,這是趙明喜經常對周圍的人說的一句話。
“他將所有的節假日都打入了工作日程,10年來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雙休日。”在家人的印象里,“團聚的次數甚至可以數得過來。”
2009年春節前,癱瘓在農村老家的老母親總念叨著想見他一面。電話里當老母親聽到他因工作勞累而沙啞干咳的聲音時,老人心酸地說:“兒啊,再忙也不能拼命呀,你要是累倒了,孫女和媳婦可怎么辦呀?”趙明喜強忍著淚水說:“娘,您多保重,我身體好著呢。現在工作這么多,我不會倒下的……”
誰也沒想到,這會是母子間的最后一次通話。當時計劃春節回去的趙明喜竟沒能與母親見上最后一面。“母親直到最后還在呼喚你的乳名,”哥哥說。“兒子不孝啊……”淚流滿面的趙明喜哽咽著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有人用“唯標必達,唯旗必奪,唯先必爭”來形容他在工作上對自己近乎苛刻的工作標準和態度。
任辦公室主任6年間,趙明喜主持編寫了ISO9000機關管理體系和《周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度匯編》,年年政務信息工作名列全省系統前茅,并被評為目標管理優秀科室。他本人也多次被表彰為“政務信息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十佳服務企業標兵”。任質量科科長4年來,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目前周口市有10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35家企業被評為河南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獲得中國名牌3個,河南省名牌21個,河南省優質產品41個。他也多次被省市政府表彰為“質量管理先進個人”。
“我們要多替群眾和企業著想”
2007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抽查面粉產品時,發現周口市“魯王”面粉生產的面粉質量不合格,要求企業停產整改。“魯王”當時是商水縣政府的重點招商引資企業,總資產投入超億元。企業和政府對問題都十分重視,可自查一周后,并沒找到影響面粉質量的主要癥結,企業經理范東坡非常著急。
趙明喜得知情況后,主動帶領質監技術人員深入企業——從原輔料進廠、添加劑配比、生產過程控制等環節逐一進行排查記錄,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連軸轉。
“幾次想請他上酒店吃飯,都被他婉言謝絕了,最后沒辦法只好買了幾包方便面,”范東坡說,“到后來我都勸他悠著點干,別累壞了身體。”趙明喜卻說:“企業有100多號人要吃飯和發工資,耽誤一天企業就要損失幾十萬元錢啊!”
在趙明喜的帶領下,“魯王”僅用3天時間就查明了產品不合格的原因。2008年,“魯王”獲河南省名牌稱號,2009年,‘魯王面粉’被評為省優質產品。范東坡沒有忘記趙明喜:“他是在生死關頭救了我們一命啊,太感謝質監人了!”
“‘產品要抓質量,服務要講質量’,這是他的工作原則。”曾和趙明喜一起工作過的商水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陳亞成說。
2006年,商水縣“富源”明膠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環境污染嚴重,相關部門要求停產整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很大的困難。趙明喜了解情況后,建議企業負責人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新上幾百萬元的環保設備,積極治理廢水污染,以確保企業良性發展。目前,“富源”不僅主導產品“食用明膠”遠銷東南亞,而且廢水再利用新建的幾十畝魚塘,每年收益都在百萬元以上,成為當地利稅大戶。
趙明喜常給同事講,“我們要多替群眾和企業著想,同時搞質量工作要善于創新,質量管理要管到點子上。”
“汝陽瀏”毛筆是項城市的特色工藝品,已有2000多年的制作歷史。當地政府和企業都想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但由于當時工藝品類產品未列入名牌目錄,產品銷路受到較大局限。
趙明喜想,如果能把地方特色工藝品納入名牌系列,這才是對企業的最好服務啊。
2006年初,他提出的“把工藝品列入河南省名牌評選目錄”建議被向省質監局采納。當年,項城市特色工藝品“汝陽瀏”毛筆被評為河南名牌。
自此,“汝陽瀏”暢銷國內并遠銷美國、法國、日本、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一年,項城市質檢局也被當地政府表彰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先進單位”。
后來,省局有關領導評價說:趙明喜的建議體現了質監部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意識,體現了對質量工作大局的關注……
“廉潔沒有底線,自律不能封頂”
2006年6月,河南蓮花標志服有限公司為旗下的“蓮花標志服”申報河南優質產品。趙明喜經反復核實,發現這家企業沒有達到連續三年監督抽查合格的要求。后來企業通過熟人找到他,想讓他幫助通融一下。趙明喜對來前找他的朋友說,“只要企業需要,只要符合條件,我們會力所能及地幫忙。但不符合條件,誰找也不中。”
當然,趙明喜沒有就此放手。在的指導幫扶下,“蓮花標志服”產品質量穩定提高,最終在2009年10月順利通過河南優質產品審核組的考核驗收。
近年來,經趙明喜親手培育、推薦、申報的周口名優企業有幾十家,他既嚴把質量關,又盡心幫助企業把住質量關,很多單位的負責人都對他心存感激。
趙明喜曾用3年時間助力淮陽縣龍都藥業有限公司培育出“暈痛定”和“鼻炎靈”等河南名牌產品、省優質產品。2007年10月,他的老母親也犯上了頭暈的毛病。他委托朋友到龍都藥業有限公司買了500元錢的藥物。企業相關人員得知此事后,專程跑到周口市給他退錢。趙明喜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但請你們也要尊重和理解我,不要砸了我的名聲……”看他態度堅決,企業負責人只好把錢拿了回去。
在趙明喜心里,“不給企業增加負擔,不給基層縣局添麻煩,就是服務基層。”項城市質檢局局長楊文東是趙明喜的戰友。但趙明喜到項城市企業檢查工作從沒有給他打過一個電話,都是直接通知質量股長在企業門口碰面商量工作。如果趕上飯點,也常常就是一碗燴面。
“不能歇啊……”
一切來的都那么突然。
2009年11月6號早晨7點多,而誰也沒注意到趙明喜什么時候來的辦公室。就在前一天晚上,趙明喜得到消息,“市政府已原則同意設立“周口市市長質量獎”,這真把他高興壞了。
此前,為了促成周口市設立“市長質量獎”,他曾6次修改《周口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并4次陪同領導到市政府聽取意見和要求。
趙明喜隨后召集科里人員連夜對《辦法》按照市長要求進行研究和修訂,一直忙到凌晨兩點多鐘。子夜時分,趙明喜曾感覺身體不適,同事勸他回去休息,但他沒有同意:“市長質量獎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是我沒做好工作。”
上午10點多,周口市局服務大廳主任曹風蘭偶然抬起頭,發現趙明喜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大廳的前臺。她還沒開口打招呼,趙明喜便笑著說:“剛才看你忙沒敢打擾你,眼下有幾個縣市要召開質量興縣工作會了,想向你了解幾家企業的情況。”聽了他的話,曹風蘭一邊在電腦上查企業的情況一邊說:“你這段時間你也夠忙的,如今市里的質量大會開過了,你也可以休息休息了,別那么玩命啊。”
趙明喜笑著說:“不能歇啊,明天泛區農場召開質量興廠會議,我還要去啊!”話音未落,就臉色一變,一下倒在了水泥地板上。
趙明喜永遠地睡著了。曹風蘭眼含淚花說:“他太累了……”
這一天,來單位短短三個多小時,趙明喜卻和6名同事交流了工作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