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0年前相比,中國挖掘機的產量增加了20倍,達到年產近17萬臺,已居世界第一。這與中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強烈需求密不可分。
有人形容說,快速發展的中國就是一個“大工地”。雖有些調侃味道,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經濟建設的火熱。
在大江南北的火熱工地上,無論是資源開采、道路建設還是房地產開發,都有“挖掘機”的身影,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挖掘機的能力,就是我們建設的能力,挖掘機的質量,影響著施工的進度和質量,挖掘機的形象,也代表著“中國制造”的形象——不久前,三一重工遠赴日本災區救援就是證明。然而,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中國挖掘機產業仍缺少自主核心技術。
因此,關注這個看似陌生,實則與中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行業,能從一個側面折射“中國制造”和中國經濟。
在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中,像許多行業一樣,挖掘機行業也是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引進為主到自主開發為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著技術發展的瓶頸,經歷著幼稚到成熟的過程;而它要走向更加輝煌,和許多產業一樣,需要更多技術投入和經驗積累。
中國挖掘機,加油!
中國制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