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會地位,融入主流社會,一直是直銷行業努力的目標。尤其是近幾年來,直銷企業謀求社會地位主流化的沖動越來越強烈,為此直銷企業做出了不懈努力。
為規范直銷行業,2005年我國出臺了以禁止多層次直銷為突出特點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至此,多層次直銷進入了準開放狀態。
直銷是一個正當職業
中國加入WTO,國際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已全面導入,規范的直銷必將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關于這一點,我們從國外多年的市場經濟成熟狀態可以看到,當前中國政府也正式遵循國際準則,承諾將于入世后三年內開放該領域的市場,而且已經在著手對該領域進行更加有效的立法準備。
可以說,直銷就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
直銷正式進入中國是1990年。第一個進入中國的是雅芳公司。
到了1993年時,直銷公司從數量上講已經比較多,直銷公司的制度也更是五花八門。
關于這個時期,中國的直銷理論研究者們把它稱為泛濫無序期。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非法傳銷”愈演愈烈。隨著媒體對打擊非法傳銷的不斷宣傳,直銷也被蒙上了一層暗淡的色彩,難以還原其本來面目。
我們知道,傳統的商品流通形式是這樣的:廠家—總代理—省代理—市代理—批發商—商店—消費者,這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管理費用,如:工人、工資、運輸經費、廠房水電費,隨著每一個環節的增加,產品的價格也越高,而且銷售過程中還需要廣告費,這些費用最后都由消費者承擔,到達消費者手中時,一塊錢成本的產品價格可能達到六、七塊錢。這樣,造成消費者或廠家的利益受損。像美國的百事可樂公司請郭富城做廣告的所有費用,同時假貨的出現,三角債問題也危害著企業的命運,而直銷卻省去了諸多不利因素。
直銷把中間的流程縮短了,是由工廠—直銷商—消費者,大家知道兩點之間的最近距離是一條直線,產品由工廠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了層層中間商,只剩下一個直銷商。這樣不但把產品的價格降低了,也使直銷商獲得了更大的銷售利潤,這對廠家、直銷商、消費者都是有利的。
雖然,這種先進的營銷方式好處多多,但很難馬上被更多的人所認可。因為,認識新生事物需要一個過程,加之“非法傳銷”混水摸魚,于是,許多人排斥直銷,拒絕直銷,把直銷當做“非法傳銷”的孿生兄弟,說什么直銷就是親屬騙親屬、朋友騙朋友,視直銷為
洪水猛獸。顯然,這是極其錯誤的看法。如果一個人沒有完全了解事物的實質,就妄自論斷,不但傷害了別人,也把自己引入了誤區,對人對己都不利。人們只要稍微留心了解一下,就會看到直銷給社會帶來的真正利益,知道從事直銷工作是國家認可的一種正當職業。
我們都知道只有優質的產品、高質量的服務,才會贏得更大的經營群和消費群。
通過銷售產品可不斷推薦新的人員從事直銷業務擴大銷售隊伍,使工廠更盈利,能為國家多繳稅,直銷員也因此生活大有改變,顧客在家就能享用物美價廉的產品及優質的服務。直銷不僅搞活了企業,為國家創造大量稅收,為社會解決了大量的就業人員,從而改變
了許許多多人的生活狀況,并方便了消費者,大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真可謂利國利民。
直銷行業主流化趨勢明顯
提升社會地位,融入主流社會,一直是直銷行業努力的目標。尤其是近幾年來,直銷企業謀求社會地位主流化的沖動越來越強烈,為此直銷企業做出了不懈努力。
目前,安利(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的經濟體,完美、玫琳凱(中國)、無限極、新時代等企業的年銷售額也都高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是不可小覷的經濟力量。尤其是安利(中國)和完美,連續幾年成為中國納稅百強企業中的外資企業。
近兩年經濟持續低迷,很多主流企業深陷泥潭之中。然而,就是在經濟低迷的市場環境中,直銷企業顯示出極強的市場控制能力,很多直銷企業逆勢增長年均增長率甚至超過了50%。直銷行業的超常規發展令主流經濟學界刮目相看,引來了主流媒體紛紛采訪報道,也吸引了
權威經濟學家和研究機構的眼光更是讓陷入困境的眾多企業艷羨不已。
玫琳凱(中國)用“口紅效應”詮釋直銷行業逆市飄紅的原因,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直銷行業逆市飄紅,就連主管經濟的國家部委官員也給予了肯定。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和三生董事長黃金寶洽談時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創新營銷模式,直銷行業不退反進,值得推廣學習。
和任何一個行業或個人一樣,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希望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是情理之中的事。
最近幾年,直銷企業加大了廣告投入,并且通過持續不斷地舉辦各類公益活動,使直銷企業的社會形象得到了比較大的改觀。
另一方面,直銷企業越來越多地參與社會高端主流活動,主動尋求與主流社會融合的機會。
而上海世博會,恰恰為直銷行業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有三分之一的直銷企業在分享上海世博會饕餮盛宴。直銷企業集中發力上海世博會,希望借助高端品牌塑造自己良好的企業形象,進一步向主流社會靠攏。
當然,直銷企業參與世博營銷,并不僅僅是淺嘗輒止,而是結合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品牌特征,利用行銷智慧,在世博舞臺上演了一出出營銷大戲。
盡管直銷企業的世博營銷提升了它們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認同,也讓直銷行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直銷主流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事實上,直銷主流化,任重而道遠。
首先,由于直銷行業在中國經歷了多輪風波,非法傳銷至今陰魂不散,曾讓整個行業蒙羞。
其次,從業者良莠不齊,一些從業者過度追求財富的張揚做派與中國崇尚內斂的主流文化相抵觸。再次,由于國家政策對直銷行業有著諸多限制,并由此形成了特定的社會語境。
最后,由于直銷行業本身比較封閉其優秀的一面外界尤其是公眾媒體難以獲知,媒體的片面報道居多,特定的媒體語境營造了特定的社會語境,使直銷行業容易為人誤解。
當然,近年來在直銷企業的不懈努力下,情況有所改變,但要整體扭轉社會的誤解,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近幾年直銷行業的主流化努力,已經收到了成效,直銷企業家和高層管理人員開始融入社會主流。但對于業務人員來說,直銷主流化的道路依然比較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