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達新材樣板房實景
卓達新材樣板房實景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建筑業的發展速度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從而帶來建材業的一片繁榮。但競爭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優勝劣汰是這個時代的游戲規則。面對市場大潮,有人傲立潮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氣候大會上,中國鄭重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
2010年,卓達藍島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島)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超前的行業發展意識開始了在住宅產業化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整合新型建材方面多項專利技術與成熟生產 工藝在山東威海文登南海新區臨港產業區和河北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建立住宅產業化研發中心與試驗基地,并開始建設產業化住宅生產基地。作為國家發改委資源綜合利用重點示范項目,藍島新材基地已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和國家綠色環保產品認證,基于多項專利技術致力于產業化住宅的研發與制造。
其中石家莊分公司已經正式投入生產,山東項目總用地面積156.8萬m2,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44.7億元人民幣,投產后可年產600萬建筑平方米低碳環保產業化建筑。屆時,配合30萬噸級國家一類對外開放港口——卓達張家埠新港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藍島新型建材的產品將遠 銷海內外。卓達藍島新型建材正在市場中搏擊風浪,成為傲立潮頭的驕子。
近日,記者走訪了位于石家莊的卓達藍島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感受到的除了耳目一新外,還有心靈上的震撼。卓達集團作為房地產領域的佼佼者,其產業地產開發模式享譽全國,他們在產業布局時,為區域經濟發展考慮,把握新型環保建材開發這個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身體力行大力推廣低碳住宅產業化發展受到了社會和市場的矚目。對此,我們專訪了卓達集團常務副總裁張建平先生,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卓達藍島新型建材的廣闊發展前景吧。
卓達集團常務副總裁 張建平
《中國質量萬里行》:住宅產業化不但能夠提高住宅質量,還能夠大大降低能耗。我國房地產企業在住宅產業化上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請張總談談住宅產業化對未來房地產發展有什么樣的意義?
張建平:住宅產業化是住宅工業化、標準化、通用化的具體體現,是以科技進步為依托,以成型的建筑體系和與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為基礎,以科學的組織和現代化的管理為手段,通過將住宅生產全過程的開發、設計、施工、部品生產、服務和管理等環節聯接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從而實現住宅的生產、供給、銷售和服務一體化的生產組織形式。住宅產業化是一個“定制模塊+組裝”的模式,即門窗定制、樓梯定制等等諸如此類的工序,要做的就是一個“組裝”的過程。這個產業化一旦形成,對現有“現場粗放式施工”的市場會造成較大沖擊,這相當于用工業流水作業生產出來的標準化產品來與手工制品競爭,產業化縮短了開發時間,大規模的生產節省了成本,同時在管理上也更系統。住宅產業必將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對社會經濟發展將起著巨大作用。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住宅產業還沒有完成從傳統的“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其發展還主要依賴于資金、人力的投入以及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據初步測算,我國住宅建筑用鋼占全國用鋼總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國總用量的17.6%,城市建成區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設,城市水資源的32%在住宅使用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20%左右(若再考慮加上建材生產和建造的能耗,住宅總能耗約為37%左右)。
綜上所述,住房市場化的改革不僅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住宅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民居住條件的改善,而且為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住房的市場配置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住宅產業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住宅需求與落后的住宅生產方式的矛盾。如果說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住房產業發展的重點是住宅體制的改革和住宅市場的建立,本世紀住宅產業的重點則在于住宅產業化的推進。
#p#副標題#e#
《中國質量萬里行》:目前,市場上新型建材的種類很多,那么,卓達藍島新型建材的低碳建材產品與傳統建材有哪些不同特點?
張建平:開發“低碳建材低碳建筑”
是藍島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施“中國先進技術裝備園區”低碳產業聯動開發的引擎,也是引領建筑業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的示范工程。本項目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符合國際市場的需求潮流。“低碳建材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學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措施,在以下幾個方面達到降低碳排放的目標:
1.我公司生產的低碳建筑采用無機的、經濟的、可循環利用的原材料;2.圍護建材在生產過程中杜絕廢氣、廢液、廢物的排放,與傳統建筑的磚、瓦和巨量水泥等高能耗建材形成鮮明對比;3.預制化低碳住宅的構件部分主要為工廠批量生產,改“建造房屋”為“制造房屋”;4.水泥用量是傳統建筑的10%,施工現場基本消滅了“濕作業”及其產生的浪費和環境污染;5.在保證安全荷載的前提下,節省鋼用量約1/2; 6.此低碳建筑采用當前國際先進水平的外墻保溫板,達到建筑節能60%,減少了取暖降溫的能耗與排放;7.此低碳建筑采用輕體結構和防火板材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和防火、防潮能力,使建筑更加牢固、安全、耐候,有效降低了維護費用,增加了使用壽命;8.此低碳建筑,其內飾板恒久釋放負離子,使居住更加健康、養生;9.此低碳建筑,可局部拆裝,便于維修維護,節省成本。
卓達新材內飾效果之客廳
卓達新材內飾效果之臥室
《中國質量萬里行》:那么,卓達低碳建材產品在當前我國建筑業中的應用情況如何?
張建平:低碳建材產業化建筑是采用輕鋼結構,配以建筑節能保溫(隔熱)裝飾板系統防水防火結構板、輕鋼龍骨、塑鋼門窗等材料集成的低能耗、低排放、高物理性能的環保型房屋。
低碳建材產業化建筑所使用的新型復合建材產品技術特點突出,性能優勢明顯,具有防火、防水、防蛀、防腐、保溫隔熱、抗凍、耐老化、抗壓、抗折強度高等優異物理性能和無毒、無味、無輻射,恒久釋放負氧離子的保健作用。
產品充分考慮了其技術經濟性,經過反復設計和試驗,克服了性能與造價之間的矛盾,低碳建材產業化建筑已經得到了國際客戶的廣泛認可。
我公司研發的低碳建材產業化建筑是把建材預制構件在工廠預先做好,然后到施工現場組裝完成的現代化建筑模式。變“建造房屋”為“制造房屋”。同傳統建筑建造方法相比:
1.我公司生產的建筑構件部品,有80%的施工工作量,是在安全、品質效率、綠色環保等方面更有保障的工廠內完成的;2.預制化生產方式為裝配式施工提供便利,避免了現場施工濕作業,提高了施工速度;3.集成住宅產業化模式,用高新技術、新材料、新構造、新裝配工藝等完善產品的質量,提高整體建筑的安全、抗震、防火、耐久、舒適等更多項物理性能;4.產業化建筑可快速提供展示場或樣板間,將建筑的結構主體、外墻保溫裝飾體系、內裝修體系、標準化設計等配套體系有效地展示出來,使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它的廬山真面目,同時滿足提前體驗新型生活的愿望。
諸如此類,低碳建材產業化建筑的許多優點是傳統建筑建造方法無法比擬的。比如:傳統的水泥石膏板、磚瓦砂石等,易腐蝕、變形,且抗震性能一般,易砸傷住戶。而藍島新材開發出的新型建筑裝飾材料不僅強度大,防潮防濕,防腐蝕性好,可以作為樓頂的水箱材料。而且耐火性能極高,在3000℃時不燃燒、不變形。另外,它的抗震性能是傳統建材不能比擬的。同時,該材料適用范圍廣泛,如節能墻體、屋面門窗、內外墻裝飾、整體廚房、整體衛浴等。目前,此類材料在日本建材市場的普及率達到70%以上。
《中國質量萬里行》:卓達企業開發低碳建材,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考慮,有哪些有利因素和挑戰呢?
張建平:首先從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市場需求看,我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p#副標題#e#
住宅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對社會經濟發展起著巨大推動作用。目前我國傳統的住宅產業仍處于粗放型的生產階段,蓋房屋都離不開磚瓦砂石,在現場進行人工砌筑或澆注,技術含量低、生產水平落后、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及大量的濕作業,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住宅品質要求,給社會增加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制約中國低碳建筑業發展的瓶頸。
其次,從公司的發展基礎看,我們有可靠的科技力量支持。基于30年的自主研發,公司產品通過了國際國內權威機構鑒定和認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和超過指定要求,公司各生產廠裝備了自主研發的機械化生產線和生產流程管理,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面向全國和全世界用戶,分別提供高檔別墅群,辦公樓,賓館酒店,住宅小區,低價住宅和農村改造的一攬子整體房屋解決之道。產品便于海陸運輸,可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全過程快速實施“交鑰匙工程”,得到客戶普遍認可和贊譽。
目前,已經與中東,俄羅斯,非洲主要國家、歐美、東南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的政府機構及大開發商建立了長期供貨和合作關系,其中俄羅斯等國家已要求我們在當地建廠。在我國建筑業向低碳、環保、產業化發展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當然,企業總是面臨市場的挑戰,主要是行業內的競爭,尤其是市場上的不正當競爭常常給我們帶來困惑。還有就是由于傳統觀念的認識,人們對于低碳建材的接受還有一個過程,我們要通過廣泛的宣傳使大家達成共識。
《中國質量萬里行》:卓達作為房地產領域的知名企業,現在又置身于低碳建材產業,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低碳經濟對企業發展有什么樣的意義?
張建平: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人口的增加,資源能源的瓶頸日趨剛性,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日益嚴重。
可持續發展在國人心中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將環保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為了我們及子孫后代能更好地生活,我們必須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之路。每當提起節能減排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是國家或耗能大戶企業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其實,節能減排絕不僅僅是一項行業或產業政策,而應是一種社會意識和公民責任。 作為新興理念的倡導者,我們更要將這一國家的發展藍圖帶到我們的各種社會活動之中,當前流行的低碳生活,就是我們所要大力推崇的新的科學生活方式。現在,我們已經將這種新材廣泛地應用到我們及其它房產企業的項目中,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卓達新材也越來越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和好評。
溫家寶總理在談到節能減排的時候說:“我們的決心堅定不移。”作為企業公民,建材企業,就應該自覺行動起來,通過開發環保節能的低碳建材產品,將節能環保帶進每一個家庭。這對于我們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質量萬里行》:低碳建材的產業化是一個規模化的過程,請問卓達的低碳建材產業化之路將要走多遠,也就是說未來的產業化規模將會有多大?
張建平:低碳建材的產業化還是剛 剛開始,未來應該說是任重道遠。我們的規劃目標是在“十二五”規劃期間讓我們的低碳建材產品占有全國市場份額的一定比例,更多的建筑使用低碳建材產品。
藍島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刻領悟國家相關政策和要求,在住宅產業化理論的指導下,自主創新、勇于探索,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和世界領先技術的產品,并且已經打開國際市場,獲得廣泛的認可。近幾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藍島新型建材積極開發國內市場,并根據我國國情,不斷對產品進行調整和升級,產品越來越精細化、越來越具有整體感和靈活性。
“低碳養生”和“整體住宅”是藍島新型建材的兩桿旗幟。藍島新型建材一直致力于住宅產業化的研發與制造,10余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研發并推行的第五代集成建筑的制造水準已處于我國領先地位。在環保領域,藍島新型建材開發出安全、環能、低碳的新式建筑、裝飾材料,不僅實現了節能環保,而且保障了建筑安全,有益人體健康,產品性能達到國際標準,技術遠遠領先于國內同行;藍島新型建材以一種全新的理念徹底顛覆了傳統建筑業的經營方式,本著像制造汽車一樣去制造房屋的原則,房屋在建設之前就已經在工廠內完成從設計到制作的過程,然后在指定位置進行拼裝,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實現了流水線、標準化生產。相信在國家“十二五”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推動下,藍島新型建材將不斷強大,最終成為我國住宅產業化領域的領跑者,同時,也將在建筑方面,幫助廣大民眾構筑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