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走進貴州燃氣時,從燃氣人的身上體現出的那種膽識和魄力,足以讓我們感到震撼和敬畏。從一個政府主導下的煤氣工程指揮部到今天多元化發展的現代集團企業,貴州燃氣稟承了“誠信、求實、團結、創新”的企業文化理念,用一種國際化的思維去理解世界,用一種超前的人才觀去建構和諧企業發展的目標。
回顧貴州燃氣近2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繼承了先人的文化因子,也采納與全球接軌的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和用人模式。當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國企業家的代表人物張瑞敏、黃宏生、李彥宏、郭廣昌、江南春等“大腕”人物時,顯然會聯想到他們已經成為一個行業和一個時代的標志。
而在貴州,黃友興董事長和他領軍的貴州燃氣集團,讓我們知道了一個個倍受關注的燃氣人,洪鳴、王翰宇、劉起龍、白大勇、程躍東……是他們帶領的團隊讓貴州燃氣在神州大地樹起了行業的標桿。他們仰仗的“砝碼”不是資金鏈,不是企業的有形資本和規模,而是對自身產業培育的理念和科學的人才觀,是燃氣人的社會責任感,是具有貴州特色的資源整合力和駕馭多元化市場的豪邁氣概。
當貴州燃氣從政府主導下的煤氣工程演進到一個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業集群之時,城市居民逐步改變了千百年依靠直接燃煤的歷史傳統。從1994年開始通氣至今,貴州近80萬戶城市居民用戶率先步入“潔能時代”的初級階段。因為煤氣為主要燃料的導入,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燃煤污染排放,大到城市的天空變藍了,小到家庭的負累減輕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獲得了共融。
但是,煤氣氣源的有限,特別是需求量的遞增,又給貴州燃氣人帶來新瓶頸問題和挑戰。
于是,貴州燃氣集團在貴州各級黨政決策層的領導下,知難而進,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摒棄各種“論爭”,積極地開展了天然氣引進項目的謀劃,在年初的省人代會上被提上議案。同時,貴州燃氣集團認真貫徹省委的決策,大膽地墊資3000萬元,成功引進四川達州匯鑫能源有限公司的天然氣氣源,使得一個關涉千家萬戶人居環境的清潔環保能源終于“落戶”貴州。
就這樣,一向被眾人“指責”、“論爭”、“憂慮”的城市燃氣在貴州燃氣人的引領下實現了能源體系的換代“革命”。
貴州燃氣以“立足貴陽,輻射全省”的戰略,不斷挖掘增值點。
自2006年起,國家重點鼓勵“以氣代油”和“以氣代煤”。在有條件的城市和地區,積極鼓勵天然氣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配套加氣站的建設,鼓勵加快“以氣代油”和“以氣代煤”項目的建設和改造。這為天然氣入黔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于是,在潛力巨大的有效需求和國家更為宏觀的大環境下,貴州燃氣率先踏上了引進天然氣的自主創新之路。
經過多年市場風雨的洗禮,到今天貴州燃氣已經遙遙領先于整個行業,一舉成為貴州最大的燃氣供應商,打造出了自己產業的“航空母艦”。
我們相信貴州燃氣必將以一種自己的方式在黔中大地上“保住青山綠水”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