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心目中,西湖龍井是綠茶的代表,而安溪鐵觀音則是烏龍茶中的佼佼者……幾乎每一種茶都有一個領軍的品牌,那么誰又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黑茶之源?這就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白沙溪”)。中國第一片黑磚茶、第一片花磚茶、湖南第一片茯磚茶均誕生于此。
三代人的奮斗史
“白沙溪”于2007年成功改制,其前身國營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創建于1939年,風雨兼程七十余載,“白沙溪”已經歷了三代人。
劉新安,現任“白沙溪”的掌門人,從茶廠一位普普通通的員工一步一步上升為企業管理者的崗位,成為卓有成績的“白沙溪”傳人。他在黑茶領域摸爬滾打20余載,古銅色的臉龐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而談起白沙溪的歷史,人們更不會忘記中國黑茶理論之父、“白沙溪”的創始人——彭先澤先生。
自民國時起,安化黑茶一直都是中央政府為維護邊疆的安定團結,“以茶治邊”、“以茶易馬”的重要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盡管當時安化是國內最大的黑茶原產地,但由于戰爭的緣故,特許供應邊疆茶葉的質量和數量得不到保證,引起了不少邊疆少數民族貴族階層的不滿。于是國民政府要求湖南省建設廳委派專員,趕赴安化籌備建立茶廠,生產茶葉專門供應邊疆。時任湖南省建設廳茶葉管理處副處長、曾留學日本九州大學的農學士彭先澤先生臨危受命,單身一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化縣小淹鎮。茶廠創辦伊始,彭先澤便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他在當地請來具有多年制茶經驗的老師傅到已遷至安化的湖南茶葉講習所來教學,大力培養技術人才,為安化磚茶廠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隨后,彭先澤致力于安化磚茶的研制,最終于1940年建成黑磚茶復制、機壓、干燥、檢驗、包裝等工藝程序,結束安化黑茶由茶商運往陜西壓制茶磚的歷史,開創了湖南壓制磚茶的先河。
新中國成立后,為擴大生產,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第二代白沙溪人滿懷激情,經過無數次嘗試,先后傳承與發展生產出國內第一支千兩花卷茶、第一片富含“金花”的茯磚茶、第一片取代手工制作花卷茶的花磚茶……由于多次創造了我國緊壓茶史上的第一,“白沙溪”被譽為“湖南緊壓茶的搖籃”。在隨后的年代里,第二代白沙溪人不畏艱難,努力拼搏的精神鑄就了具有開拓性的白沙溪企業精神,為此,“白沙溪”被國家列入全國第一批優秀茶廠,在當時,有此殊榮的茶廠全國只有五家。
如今,第三代白沙溪人繼承發揚了前兩代白沙溪人的頑強拼搏精神,他們針對消費者的需要,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保持質量和口感不變,開發出更便捷的“十兩茶”、“直泡磚茶”、“袋泡茯磚”……“白沙溪”已成為消費者普遍認可的黑茶品牌之一。
“世界黑茶看湖南,湖南黑茶看安化,安化黑茶看白沙溪。”這句話無疑是對“白沙溪”70余年來所取得成績的肯定。
精益求精 鑄就質量之魂
白沙溪人70年如一日堅持為邊疆牧民提供優質的黑茶產品,為提高黑茶的質量,白沙溪人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2008年爆發的三鹿奶粉事件,給白沙溪人敲響了警鐘。劉新安說,“我們做的是食品,是人們每天都要喝到肚子里面去的,如果放松對質量的管理,或者對殘次原材料及成品不聞不問,那么就是一種對人們不負責任的表現,也辜負了人們對白沙溪這個品牌的信任。”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劉新安還講述了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
幾年前,因為銷往邊疆的黑茶供不應求,每到生產季節,茶廠便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地趕工生產黑茶。有一天,質檢部的一名劉姓技術人員在對下線的產品進行抽檢時,發現有一個批次的十余塊手筑茯磚茶出現發花偏少、茶磚硬度偏大的情況。這樣的茶磚若是在別的茶廠,可能會當做成品通過質檢流入市場,可這名劉姓技術人員近乎偏執地花了兩天時間將這十幾塊手筑茯磚茶從庫房的上千塊成品中找出。
但是他擔心同事不清楚這十幾塊茶磚是“次品”,可能會在他換班后將這些茶磚重新放入成品庫。于是他向領導匯報后,將這十幾塊茶磚全部搬到自己的宿舍中,并藏在床底下,準備等他輪休后再拿去銷毀。凌晨三點多,一名值夜班的工友發現這名劉姓技術員竟然在夢游的狀態下,一塊一塊的將這十幾塊“次品”
茯磚茶搬出廠區,并將這些茶磚帶到離廠區幾十米外的白沙溪中銷毀。
劉新安說,“這名劉姓技術員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也是我們白沙溪廠一貫的追求。正因為我們白沙溪廠對產品質量苛刻的要求,才能使廣大消費者認可這個品牌,相信這個品牌。”在努力挖掘傳統黑茶制造工藝的同時,“白沙溪”斥巨資投入并使用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除塵、凈化生產設備,從制茶、渥堆、壓制等全過程實行全機械化不落地生產,茶葉從進入車間到最后壓制的流程全部根據ISO9000質量體系管理標準進行跟蹤,改變了在除梗、腳踏等傳統黑茶制作工藝中不可避免會摻入的灰塵、渣滓等情況,保證了黑茶的優秀品質和良好口感。
問鼎世博 獲國際名聲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副省長徐明華在湖南省茶葉品牌工程建設暨學術年會上對白沙溪黑茶贊不絕口,他說白沙溪黑茶是“湖南人民的驕傲,也是安化茶人的驕傲”。
“白沙溪”作為中國黑茶的標志性品牌,被譽為“一個地球,一個聯合國,一杯中國茶”的代表。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以白沙溪為代表的安化黑茶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成功入住世博會“聯合國館”。2010年4月24日,聯合國助理秘書長阿瓦尼·貝楠在“聯合國館”中國世博十大名茶館品白沙溪系列黑茶時說,“當我在這里看到年輕漂亮而又美貌的茶仙子的時?候,使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喝茶可以使人美麗、漂亮。這里有這么多的茶仙子,我怎么舍得離開茶仙子,怎么舍得離開中國茶。”
聯合國大會第64屆會議主席阿里·圖里基在品飲了白沙溪安化黑茶后也發表感慨說:“中國茶香韻美麗,安化黑茶原來要慢慢品。”
在上海世博會參展期間,白沙溪系列黑茶獲得了聯合國高級官員的高度贊譽,不但提高了白沙溪黑茶的知名度,還拓展了白沙溪黑茶的消費市場,眾多游客也表示出了對白沙溪系列黑茶的高度關注,紛紛到展區搶購白沙溪系列黑茶。“聯合國館”開館一個月,僅在世博會上白沙溪黑茶的銷售額就達50多萬元,并與韓國、日本等客商簽訂了在國外合作銷售的協議。
擎起黑茶產業旗桿
“白沙溪”力圖自主創新,一直與相關高等院校的茶葉研究所進行緊密合作,對茶樹的品種進行改良,同時還嘗試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傳統的工藝相結合,在保留原有口感的基礎上,使得黑茶的生產效率更高。
目前,白沙溪人強力推動打造中國黑茶的標志性品牌,努力做大、做強并積極擴大產業鏈,促使整個黑茶產業的良性發展。“白沙溪”與湖南茶葉有限公司合作,計劃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進行廠區廠房以及生產設備的改造,擬修建一條現代化、清潔化黑茶深加工生產線車間,同時還將擴建現有的4000余畝有機無公害茶園基地。在今后的5年內,將會追加3.5億元投資,恢復白沙溪本來面貌,引水灌渠,打造一個集生產、加工、休閑、旅游、茶文化等集于一體的茶文化產業基地。
大手筆的運作,“白沙溪”擎起了安化黑茶復興大旗。劉新安認為,“白沙溪”對于黑茶,是一種解讀,更是一種傳承與創新。白沙溪此次入住世博會“聯合國館”之后,勢必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遠景一片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