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過去的2013年上半年車市的點點滴滴,車市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遷,本期小編就與大家一同梳理回顧一下,希望能從中尋找預示下半年車市晴雨的那一縷陽光或一片云彩。
召回
評語:別用世故的樣子來武裝自己,它會水土不服。
2013年4月,日系四大車企由于副駕駛座位上的氣囊問題全球召回約340萬輛汽車,而這些問題氣囊甚至令其生產商TAKAT在東京交易所的股價因此去掉了10%;同時現代、本田、通用也先后因各式各樣的故障或問題召回了數量不菲的車型。而此前的3月,大眾中國也因DSG可能存在故障在中國召回38.4萬輛車。
有關數據顯示,自2004年汽車召回制度出臺,今年上半年成為汽車召回數量最多的半年,召回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突破280萬輛。
與此同時,《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切都在顯示車企主動召回開始逐漸常態化了。
事實上,來自廠家的主動“召回”與國家強制發布的“三包條例”一樣,正逐漸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
出口
評語:一分錢一分貨,稀飯吃了不經餓。
在國內車市增速放緩,部分城市執行限購、限行政策,以及合資產品不斷下壓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生存空間不斷遭到擠壓。加快出口發展速度,已成為自主品牌拓展新增長空間的重要手段。汽車出口能否延續以往高速增長,成為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未來出口可能遭遇哪些挑戰?
都成為了自主品牌亟須明晰的問題。
有分析人士認為,一旦合資企業能真正將出口事業提升到戰略層面,未來對自主品牌在海外的發展必然會產生較大沖擊。對于自主車企而言,面對已經逐漸淪為富含水分的“稀飯”的出口銷量,并不能滿足當下發展的需求,自主車企需要提升產品和品牌,才能使得海外市場真正成其邁步前進的“另一只腿”。
限購
評語:你以為你辦四個戶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嗎?
據中汽協發布信息稱,天津、深圳、杭州、成都、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八城市存在實施限購可能。中汽協預計,八城市限購政策一旦實施,將造成當地汽車銷量下降25%左右,直接減少汽車銷量40萬輛左右,約占全國汽車銷量2%,將會影響全行業產值,乃至對國民經濟產生明顯影響。
目前國內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已實施限購,中汽協提出的8大城市只是存在跟進限牌的可能性,不過這仍然引發廣泛擔憂。
當下汽車市場的這種變化,也給廠商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挑戰。
三四線城市與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很不一樣,使用環境也不同,如何能開發出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是下一步競爭的關鍵;渠道上,三四線城市地廣人稀,如何合理設置渠道值得重視,過去“一刀切”的4S模式難以持續;營銷上,三四線市場人群獲取信息方式與一二線市場也很不一樣,汽車廠商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尋找到更好的推廣方式。
排放
評語:細雨落到小河上,小河便起了一片雞皮疙瘩。
今年3月20日,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簡稱“核算辦法”),規定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范圍、核算主體、核算方法及相關要求,要求實現2015年和2020年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和5.0升/百公里的目標。上述核算辦法,被坊間稱為中國“café法”,也被認為是中國“史上最嚴苛的排放標準法規”。
新能源車的高曝光度、混合動力車的集體發力、高端品牌加速國產化,在中國“café法”這一“無形的手”調控之下,于企業而言,過程或許很痛苦,但于行業而言,若干年后回望,這一步邁得值。
日系車
評語:本想華麗轉身,不料低調撞墻。
過去多年,在國內車市中日系車一直領跑各大車系。直到2012年受中日關系影響,日系車銷量大幅下跌。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日系車開始走上了艱難復蘇的道路。不過,從上半年數據看,日系車在華銷量并未完全恢復。
據日本汽車行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日本的汽車(含乘用車和商用車)在華總銷量為164.1萬輛,同比下跌約11.6%。
目前,主要日系品牌都計劃通過推出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實現反彈。此外,未來日系品牌還計劃通過實現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國產,試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搶占先機。目前這些國產化工作都在積極推進,未來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則仍待觀察。
“去奢侈化”
評語:得到“最高”的美譽,也想得到你的駐足。
在房價節節攀升,通貨持續膨脹,股市間或暴跌的2013年上半年,在華豪華車品牌正加速行進在“去奢侈化”的道路上,快速下探的價格讓更多消費者成為了它的擁躉,與此同時,產銷量的擴大與質量、服務水平的提升也考驗著豪華車廠商們。
事實上,對高檔車品牌而言,今天邁出的“尊享服務”的一步,則正是品牌在前兩年忙著擴大銷售,專注賣車之后,轉而認真“傾聽”、“爭取”高端消費者的重要一步。
大數據
評語: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兒了!
不管你正視與否,2013年上半年,全球各行各業中,“大數據(bigdata)時代”都是一個熱門概念。來自IDC的統計,全球每秒鐘發出的郵件超過了290萬封,每天發布的微博信息超過5000萬條,每天由Google處理的數據超過了24個PB。換言之,如果你有一個500G的移動硬盤,需要5萬多個才能裝得下。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于汽車行業的要求就是營銷要更多地從藝術走向科學,現在的時代不能只靠“點子”,關鍵是靠背后的執行和嚴謹的科學,而科學的背后,就是基于對數據的掌控和分析,更重要的是通過數據產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