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團中央未來網、艾索兒童研究咨詢機構、鳳凰網親子頻道聯合開展的“愛天使,我行動”活動,發布了《2014兒童消費市場調查報告》,旨在展開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行動,促進全社會對兒童消費市場的關注,監督和引導兒童消費市場信譽的重塑。
“2014兒童消費市場調查活動”2014年2月10日?3月10日通過團中央未來網和鳳凰網親子頻道進行,歷時兩個多月,有效樣本量1018個,經過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等,形成了《2014兒童消費市場調查報告》。
據兒童消費市場調查顯示,當前兒童消費市場信心度明顯不足,玩具和食品領域問題較大,改善質量完全狀況需要全方位措施。
調查報告發現,目前兒童消費市場主要存在以下9個現狀:
一、超過98%的家長非常重視兒童消費市場的質量安全問題,質量安全意識顯著。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對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安全問題的在意程度是極其顯著的,幾乎全部的在意。一方面體現了當前兒童消費市場現狀不令人放心,但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家長對于孩子安全的意識很高。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群體的特殊性對質量安全的要求明顯高于成人,家長對其消費市場的要求顯然會提高。伴隨著80后逐漸成為家長的主力,“獨一代”作為新一代家長,他們普遍較高的教育程度,以及豐富的信息獲取手段,傾向于知識勝過經驗,安全意識更會高于前一代家長。
二、僅兩成家長認為當前兒童消費市場狀況“還可以”,短期改善信心不足。家長對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安全的意識較高,但對質量安全狀況的評價卻較低,而且對短期能夠改善現狀的信心明顯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當前兒童消費市場的質量安全狀況,有一成多表示很不滿意,都無奈了,兩成表示不滿意,只能慶幸自己孩子不出問題,有四成多認為需要時刻小心,而只有兩成認為還可以。
三、材質是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問題最受關注的焦點。對于幾個主要兒童消費領域,消費者選購時主要關注的要素中,調查結果顯示,選購奶粉時首要考慮奶源地,所占比例近六成,選購玩具首要考慮因素為材質、環保材料,所占比例超過七成,選購童裝童鞋考慮材質或質地的比例接近七成,位列第二,購買兒童家具首要考慮因素為材質、環保材料。奶源地本質上也是材質,由此來看,對于兒童消費,材質是消費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顯然,材質是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材質安全,產品才可能安全。
四、購物渠道是家長保證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安全的重要關卡。
家長對于孩子健康的極度關注,而消費環境有不很令人放心,消費者如何提高安全消費系數?調查發現,購物渠道是第一位的。數據現實,為了確保兒童產品質量,55.7%的受訪者只在放心的商場、大型超市、正規網店購買,所占比例排在首位,其次是通過產品各種標識來確保質量安全,如成分、生產日期、認證標志,第三是通過品牌,即只購買知名品牌或廠家的產品。
五、玩具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最需重視,理論上奶制品問題被“放大”。總體來看,消費者認為質量安全問題較多的兒童消費領域中,位列前五的依次為玩具、奶制品、零食、輔食及營養品、喂哺洗護用品。而進一步通過社會輿論感知和消費者自身經驗感知的對比分析發現以下特征:從社會輿論角度,奶制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較多;但從消費自身經驗角度來說,奶制品的滿意度在五個領域內是最高的;從社會輿論角度,玩具的質量安全問題較多;從消費者自身經驗角度來說,玩具的滿意度在五個領域內是最低的;從社會輿論角度,電子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較少;從消費者自身經驗角度來說,電子產品的滿意度在五個領域內也是較高的。由此來看,玩具領域的質量問題最需要引起重視,而奶制品由于其產品特殊性倍受關注,理論上質量問題被“放大”,實際上,對于奶粉的質量安全是零容忍,一旦有問題,社會倍加關注,社會輿論不免會把問題放大。
六、國內品牌表現不均衡,奶制品領域差距明顯。質量安全是家長給孩子選擇產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家長偏好的品牌意味著對該品牌質量安全得到家長的相對認同。調查結果顯示,在奶制品領域,仍然是國外品牌主導市場;玩具、童裝童鞋、電子產品領域,國內品牌基本得到消費者認同,甚至比國外品牌略占優勢。兒童家具領域,國外品牌的優勢也略強一些。
七、用戶體驗勝過知名度,新品牌面臨新機會。通常的市場,品牌知名度意味著消費者,從而意味著市場,很大大品牌通過強大的傳播優勢,讓品牌聲名遠播,從而鞏固自己市場地位。但在兒童消費市場,尤其處在當前消費環境不是令人放心的狀況下,家長對產品質量安全非常關注,為了更放心,家長選擇上小心、小心、再小心。
這種情況下,一些大品牌稍有不慎,或受知名度所累,而一些新品牌,通過高品質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不斷建立市場優勢。以奶粉為例,曾經的“老大”多美滋受歡迎程度已經降到第八,而一直低調的努卡,始終重視產品品質,注重產品創新,研發了國內首款分男女寶寶的配方奶粉,贏得部分消費者的青睞。再次印證,內功還是第一位的真理。
八、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改善是長期工程,需要全面行動。前面分析提到,家長對目前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評價,而且對短期能夠改善現狀的信心明顯不足。
兩成的受訪者認為會基本維持現狀,近五成認為總體向好但近期改變不會很大。而對于改善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現狀需要采取的措施,調查結果顯示,立法的、技術的、媒體監督的、機構和相關人員獎懲的、社會監督的,各種措施都認為非常必要。
九、媒體監督作用至關重要,兒童消費市場的質量監督也需要互聯網思維。處在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對人們的影響滲透到各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了解兒童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渠道中,互聯網的作用非常顯著,排在首位的是互聯網新聞及信息,所占比例超高七成半,排在其次的也是互聯網用戶評價。互聯網,讓機構的品牌傳播更加高效、快速,但同時也讓對機構的監督更加容易、有效,讓機構掩蓋對其不利的信息更加困難。
對于改善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現狀需要采取的措施,除了立法、建立標準,受訪者認為有效措施中排在二三位的依次為加強信息技術應用使信息透明化、媒體增加曝光力度,所占比例均超過六成。兒童產品質量監督也需要互聯網思維。
兒童消費市場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