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夜成人片_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_国产精品人妻_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_内射白嫩少妇超碰_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實時滾動新聞

在中國,為什么連英語老師也能做手機?

2014-08-29    鈦媒體    文/馬昕    點擊:

  羅永浩不光能做手機,還能和測評界人士王自如飆“口水戰”,直播引來無數圍觀。而于昨夜(8月27日晚)進行的這場口水戰,似乎跟手機無關,充分顯示了老羅在手機之外的天賦。

  不久前相聲演員王自健宣布也要做手機,受到很大關注——為什么他們,相聲演員、英語培訓機構、公知......都在紛紛做手機,如今已是中國最大手機廠商之一的小米,其創始人雷軍在小米之前的歷史中都似乎與手機沒有直接關系。他們,為什么還能紛紛做手機?答案只有一個,因為他們在!中!國!

  為什么是中國?中國有什么特殊?海銀資本合伙人馬昕在與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的一次討論中談到,從最初的外資引入,到山寨橫行、智能手機換代潮起,外資走衰,整個過程,中國經歷了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恐怕都難以完整經歷的兩大變化:

  一大變化是,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手機人才隊伍(嚴重過剩,大約大廠商一半,山寨一半,且互相流動),隨時可以應召(從大廠挖人或者從山寨招募)。而如今活躍在小米、錘子中的手機制造與設計主力,基本都來自曾經輝煌一時的摩托、諾基亞等“被解散”流散的主力,趙何娟稱他們為外企“后裔”。

  第二大變化是,造就了世界規模最大、最集中、最開放的水平產業鏈條,你可以在深圳找到各個環節的供應商,并非常樂于提供服務(世界的其他地方沒有,只有中國有)。以下是文章:

  前陣子看到網上說相聲演員王自健要做手機了,然后又引起了大家的不少議論。羅永浩曾是英語老師,王自健是相聲演員,為什么他們能做手機?尤其是老羅,已經做出來了,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感悟,也順便跟大家聊聊手機產業。

  一、歷史上,都是誰在做手機?

  我稍微得往前回顧一下歷史、做一些背景說明,看看歷史上,都是誰在做手機?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GSM標準初步形成,這可能是最成功的技術標準之一,這么多的利益組織居然在國家林立的歐洲成功的實現了GSM應用(怪不得歐盟能夠誕生)。有了歐洲的成功實踐,移動通信得在以全球迅速發展。

  起初,是技術的發明者們做手機(也背負著最沉重的垂直產業鏈條)

  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的擁有者主要是技術廠商,也因此自然是他們先來做手機。愛立信、摩托羅拉大家都不陌生,他們自己就是手機的品牌,又都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給運營商(那時的幾個領導廠商是全能型的)。

  他們自己設計手機,定義手機的功能,參與所有的環節:主要芯片(如基帶、射頻等核心通信器件)都是自己設計生產,其他的如工業設計、結構設計、硬件、軟件、模具,供應鏈管理,生產加工,無線網絡測試等環節都是在自己的體系中完成,這是一個龐大的垂直體系,為了推出一款手機,你必須擁有大部分的技術和生產供貨體系、銷售、售后體系。完成一款手機需要1到2年(需要幾千人的隊伍)。

  這種龐大的體系負擔太重,效率低,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調整辦法是保留核心業務,其他業務逐步剝離,最終,把全部自有的垂直體系變成多個部分外包的水平的體系:終端部門可以水平的組合第三方供應商的優質資源,完成手機推向市場。特別要指出的是后來的手機王者Nokia、Samsung,Apple都沒有自己的手機基帶芯片,Samsung甚至從來沒有過有影響力的OS。可見,所謂核心技術并不是唯一的指標,品牌的整合能力才是王道。

  之后,運營商逐漸獲得控制權(強盛時他們的品牌蓋過了廠商的品牌)

  手機用戶需要支付通信費用,運營商利用這個入口優勢逐漸有了越來越大的話語權(比如,運營商可以提供補貼,減少用戶的購機門檻)。

  當時如日中天的諾基亞都無法擋住運營商的影響力。曾經最大的運營商沃達豐的定制要求龐大到只有很有實力的終端廠商才能玩得起,在日本有一段時間,運營商幾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要求廠商生產手機,這也導致日系的品牌在國外表現很差,因為他們在國內的積累,很難用到國外的市場,運營商繁瑣的定制體系極大的影響了創新。

  只有頂級品牌,才能不用理會運營商的定制需求,后來的蘋果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強勢,這是很罕見的。由于主要的銷售渠道被運營商控制,影響力小的終端品牌對終端的話語權很少,和運營商之間有很強的依附關系,強勢的運營商品牌蓋過了終端提供者的品牌。

  那么,具體到國內,當時中國都是哪些人可以做手機呢?

  一開始是政府指定。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對掌握GSM標準的國外廠商開放中國市場,但條件是政府發放牌照給指定的一些企業,這些企業(國企)能夠經營手機終端業務,不用繳納GSM專利費。

  這個好似保護國內品牌的政策實際造成了很多問題,最后不得不取消。國內這些有牌照的企業那時完全沒有技術,做出一部手機是個難題。由于手機當時是個極高利潤的市場,超額的利潤引發了不可遏制的市場沖動,各路大軍挺進這個市場。

  聞風而來的民營手機設計公司迅速利用機制的優勢從國外購買、或者大規模從外資通信企業挖人等手段獲取了所需的技術和人才,把手機設計方案賣給國有品牌公司,這些公司只要貼牌,并利用自己的產線生產(甚至生產都是外包)、渠道銷售就能向市場提供手機。有了手機設計公司的助陣,品牌可以輕裝上陣,一時間國產手機挺紅火,手機設計公司的日子也很好過,促進了更大規模的招兵買馬,幾年中就新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新的手機設計公司不斷涌現。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進入了山寨機的逆襲時代——這種不可阻擋的力量后來震驚了世界。為什么我們不能做手機?

  市場的擴大引得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但那個時代十余家基帶芯片廠商給出的芯片方案大都是半成品,支持也差,手機設計公司做出一個穩定的產品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這對市場需求來講是個巨大的瓶頸和門檻。這時,一家原來做DVD多媒體芯片的臺灣公司瞅準機會突然殺出,提供整套接近完成的手機方案,雖然一開始功能、性能一般,但是時機非常好,巨大的游資正需要這樣的平臺,有了這個接近成品的方案,十幾個人的小團隊幾個星期就能做出一款手機。

  MTK也因此不斷的發展壯大。因為那時候拍照還沒有放開,因此,私自做手機的小廠商就是和政府政策對抗的山寨了,這個名字起的很形象(現在手機拍照的限制雖然已經放開,但大家還是習慣性的稱弱小品牌和沒品牌的為山寨)。

  山寨機的興起給原來的設計公司/國有品牌以巨大的打擊,造成了原有體系的迅速瓦解,手機人才源源不斷涌向深圳,紛紛成立自己的設計小公司,紅火的生意又培養了更多的手機產業從業者。手機設計公司的泛濫,使得希望在這個領域淘金的外來力量進入行業的門檻大大降低,激烈的競爭使得所有行業的秘密都能清楚楚楚的擺在他們的面前,幾乎是完全透明,也因此,各路人馬得以順利進入到這一市場中。

  中國獨有的市場環境給了山寨廠商以機會。首先是國有品牌的“牌照”保護,他們只是貼牌就能賺大錢,這種堂而皇之的腐敗摧垮了很多廠商的意志,最終這些正牌軍幾乎全部都覆滅了,山寨卻從星星之火發展到燎原。其次是中國有個巨大的草根市場,這個市場對質量要求不高,喜歡高仿,山寨機正好把握了草根群體的心態。另外,政府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行動,也不監管質量,放任器件從香港的走私逃稅,這一切使得山寨得以迅速發展。巨大的過剩的從業隊伍不斷分化,產業環節進一步細分,成本進一步下降,規模又進一步擴大。

  山寨機其實就是當今中國文化的一個表象和產物,代表一個龐大群體的文化需求。大家可能會笑,但你不妨回顧一下:諾基亞給我們帶來的是歐洲的一種文化氣息,三星帶來的是韓國文化,蘋果是一種美國文化,成就他們的是背后的文化和世界對這種文化的接受度。

  在這個行業里,出現過很多人物(但是大多數技術派人物似乎大多沒有話語權,因為他們除了技術和從業經驗外并不掌握資金和渠道等市場資源,歷史驚人的相似,就跟現在他們不得不忍受雷軍、老羅之流亂噴一樣,那時的專業人士也只能依附掌握資源的江湖大佬,一直鮮有話語權),掌握資源的大佬和現在的老羅一樣,大都是很有情懷的,他們對產品非常狂熱,是偏執狂的產品經理,整日里滔滔不絕,指點江山。

  可惜,他們那時候沒有社交網絡傳播,所有的都成了故事,不被人知。有一點要提到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使中國的手機走向了世界,在很多地方扎根,給世界帶來了如今的中國文化氣息。

  這導致部分的結局是這樣的:

  1、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多的手機人才隊伍(嚴重過剩,大約大廠商一半,山寨一半,且互相流動),隨時可以應召(從大廠挖人或者從山寨招募);

  2、造就了世界規模最大、最集中、最開放的水平產業鏈條,你可以在深圳找到各個環節的供應商,并非常樂于提供服務(世界的其他地方沒有,只有中國有);

  3、擊垮了大部分國有品牌;拖垮了很多世界品牌;拖住了中國移動這種世界最大、利潤最高、壟斷最強的運營商的腳步,使得中國仍然存在巨大的手機零售市場,保留了用戶購買零售機的使用習慣(這對于很多發達市場都是不可想像的,強大的運營商和大廠商基本是控制全部市場,但在中國,就是山寨、大廠商和運營商三足鼎立的格局。

  當然,這和TD也特有關系,政府把這個東西讓移動做,讓他錯過了進一步控制市場的機會);促進了MTK和高通的崛起,使得其他手機基帶芯片公司被邊緣化,高通的5模13頻,使得一個手機能兼容世界現存的所有網絡制式,通信技術的一個高峰;華為、中興的逆襲成功,原來對天發誓不碰終端的華為舒舒服服的進入了這個市場,華為有網絡端的深厚技術積累,終端有海思的核心芯片,是國內乃至世界通信業的當之無愧的技術巨擎。

  二、做手機的中國新模式崛起

  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從來沒做過手機的挑戰者一舉超越,成為智能手機的主導者,形成嶄新模式:

  1、iPhone的興起(之前沒有做過手機的計算機公司的手機之路),采用硬件擴展模式(HW Eat SW)

  互聯網的的迅速發展,使得互聯網出現在手機上是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必然。很多廠商前仆后繼在這個方向進行了探索,一直沒有氣候。終于,蘋果在合適的時機推出了革命性的產品。雖然稚嫩,但好在強大的對手們在開始沒有反撲,后來又昏招疊出,使得蘋果利用寶貴的時機發展了起來。一次成功,成為新霸主。現在,智能手機已經超過功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成為主流。這里總結一下蘋果創造的模式:

  1)粉絲經濟早就強勢文化影響力:歷史上,喜歡蘋果的都是小眾,但這個小眾不斷壯大,在文化上的影響力逐漸蓋過了微軟代表的PC的實用、商務型的文化,蘋果是粉絲經濟的又一個代表作。利用粉絲的示范效應,以及美國文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改變了世界,也是美國強勢文化的一個證明。舉個例子,賣到中國的產品曾經一半是靠華人背過來的,正式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的也不需太多理會,有人會買了當禮物送,缺wifi送wifi,不會麻煩蘋果,不會操作的,派人上門教,壞了,上門幫你處理,總之,蘋果又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待遇可能算是粉絲經濟巔峰表現了,夾道歡迎,排除萬難,幫你傳播。這種登峰造極可以從每年萬種期待的蘋果的發布會,幾乎每天可見的免費的被各類媒體猜測和報道等來證明,總之,在大家的幫助下,使得蘋果成為現金儲備最高的公司,市值最高的公司。

  2)生態鏈整合,創立當今的智能手機標準:蘋果雖然沒有基帶芯片(使用高通的),之前從來沒有做過手機,但是他就是按照他的全新理解,用iPhone和iOS,App Store,iCloud,iPad,iPod,Mac,OSX以及多個重量級軟件應用等系列產品維護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他確立了如今智能手機的標準(可某種程度類比當初IBM確立PC機標準一樣):硬件形態是直板大屏幕、單一機型每年迭代(每次性能幾乎提升1倍)、軟件擴展用Appstore、硬件擴展通過配件等;蘋果整合了實力最強的供應商體系,世界最好的硬軟件技術在涌向蘋果。

  3)通過硬件擴展:硬件成功后,用生態鏈的優勢吸收優秀的東西進來,不斷擴大設備體系的互相支撐,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推出自己的互聯網服務,力圖吞噬軟件和互聯網的地盤。

  有不少中國競爭者在模仿以上的這幾個套路,有句話說的好,如果蘋果不知怎么辦了,業界也都失去了方向。

  2、Google的興起(之前沒有做過手機的互聯網搜索巨頭的手機之路),采用軟件擴展模式(SW Eat HW)

  蘋果公司在OS上其實有三十年的技術積累,在品牌、硬件領域也有30年的積累,喬布斯的跨界經歷,以及iPod的成功,使得Apple奪取了互聯網手機的先機,蘋果的iOS自家專有。

  而此時,市場上沒有合適的互聯網手機OS:linux群龍無首各自為戰,微軟舉棋不定,Nokia突然放棄Symbian,關鍵時刻,谷歌把一個小公司Android收購過來,利用谷歌如日中天的互聯網神一般的地位,把一個從來沒有市場化的產品推向前臺,由于免費開源,加上谷歌的領袖地位,在市場急于追趕iPhone的背景下,Android得到寶貴的發展機會。國內廠商有機會免費獲得一個被世界認可的軟件平臺,搭上便車,就能交出一款智能手機產品。

  這正是市場需要的東西,也因此,谷歌一戰成功,順利成為手機業的一個新霸主。

  3、移動互聯網模式的興起(他們不需要做手機,可是智能手機會用他們的服務),采用服務擴展模式(Service Eat Everything)

  也因此,廉價的Android手機遍地都是,使得BAT的微信、淘寶、百度、高德、其他(游戲、視頻等)的手機版得以大量部署,使得中國迎來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中國的多個互聯網巨頭經過嘗試最終沒有做手機,原因很多,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服務已經成為每個智能手機的必備,加上谷歌收購MOTO后又賣掉,證明互聯網的巨頭可以不擁有智能手機業務,但他們仍然能力把他們的服務部署在每個智能手機上。可憐的中國運營商一直這么多年的努力,手機上的服務沒幾個受歡迎,這絕不是巧合,愛立信現在開始替運營商維護設備,谷歌自己要建設網絡覆蓋,未來的運營商的產業地位堪憂。

  部分的結論是:

  他們聯手做掉了Nokia ,形成了世界手機產業的新秩序、新模式(Sumsung等國際、國內廠商,以及后面的強大的供應商體系也有很大貢獻,但篇幅關系,只能略過不表了)。目前階段,手機的產業的爭奪,都可以歸納到以上這三種模式。不要小看第三種模式,很多智能手機后知后覺的用戶之所以要買智能手機,是因為他們必須要使用微信、車載導航、打車軟件等服務而不得不為之,他們不那么關心手機的品牌,使用的是誰的操作系統,他們是要上面的服務。

  三、言歸正傳:英語老師、相聲演員為什么能在中國做手機?

  在我看來有四個趨勢是有跡可循的:

  1、新媒體環境造就,粉絲經濟興起,產業虛擬化

  其實,我們是被媒體控制的,媒體一直引導著你的價值取向。現在的新媒體現象沖垮了之前的媒體,原來的電視、廣播和報紙、街面廣告成本太高并且沒有那么多互動性,不利于粉絲經濟,互聯網不一樣,低成本直接鏈接每個人,社交網絡群聚效應明顯,借助新媒體形式,少量的人和組織,在精準把握社會心理的條件下,就能夠影響千千上萬的人。不用在央視爭搶標王,只要在網絡上制造話題,善于炒作,就會有關注,就會帶來資源。

  你一睜眼,拿出手機,看看微信,就會傳來被幾個主要媒體控制的信息,幾乎你每天都能看到小米的消息,小米不需要花錢買,就能傳播,就像全世界媒體免費幫蘋果傳播一樣。技術好像不重要了,手機產業后面的巨大的技術積累、臟活累活,難度大的事情,花錢多的活都有各種大廠、供應商在干,一般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貢獻了這個產業99.99%的技術,國內所有品牌(華為、中興除外)所有的技術貢獻加起來可能超不過0.01%。他們做的事情就是整合,但就是這點整合,使他有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機會。因為產業虛擬化了,供應鏈廠商站不到前臺。

  咱們發現過,手機的背后是文化的認同,品牌的市場是其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圈子的選擇。現在的中國很多人群是需要細分品牌的,需要有文化認同感的品牌符號。如果你能抓住這一點,你仍然有一些機會。就像小米抓住了一個人群,想創造一個文化圈子一樣,如果老羅和自建能能夠找到一個夠大的人群,創造出一種文化氛圍,就有一定的生存基礎。這個條件是如此重要,所以我把他列為頭一位。

  對于生下來就趕上這個美好時代的人們,享受科技和繁華可能就是他們的本分。他們站在上海和北京的街頭,習慣了宏偉的摩天大樓,并不關心建造這些大樓所需要的技術和資金,只需踩在腳下,使用就好。面對iPhone,iPad, 他們不知道這背后無數人類科技的智慧的結晶究竟來源自那個廠商,技術到底有多牛。他們只需要在這上面找一種新的玩法就好。后臺的技術廠家被隱藏在后面,而你的任務是給你的潛在客戶創造一種吸引他的文化感覺,你就可能把你做的手機賣出去。通過社交網絡,你有可能掌握巨大的話語權,這是現在的手機老鳥們所沒有的,他們只能咬牙切齒的聽老羅胡噴而沒有辦法,無奈的在坐在角落里看著老羅、小米們熱熱鬧鬧、打打鬧鬧。

  所以,如果你有巨大的號召力,有幾十萬鐵桿肯花錢的粉絲,如果你又有商業頭腦,懂得運作,能組織一個高效文化營銷團隊,另外如果你能忽悠1個億以上的風險投資,那你真就有一個很好的開始啦(做一款手機需要很多資金,但也不一定需要靠風險投資,你的技術方案風險小的話,可以說動資金平臺幫你,前輩們都是這么玩的啊)。

  你難道沒發現,現在成功的,大多都不是原來做手機的嗎?

  2、過剩的技術團隊和成熟的供應鏈,社交網絡,電商平臺(在中國,這些條件都具備)

  深圳的大量手機團隊,最近Nokia又裁撤數千人,這些團隊,到處游蕩,尋找機會,中國是世界手機人才最充沛,也最過剩地區。他們走到那個角落,就會出現新的手機策劃的案子。由于有了社交網絡,這種消息會不絕于耳,所以,你不要以為是某個明星心血來潮準備做手機,大部分是被這些人忽悠的結果。

  這些人手里有方案、有技術、熟悉供應鏈,一旦有機會,是能折騰出動靜來。雖然4G的門檻高,但是總會有人能把技術拿出來,不用擔心,你真要有資源,是完全有機會找到專業隊伍追隨的。電商平臺是初創手機公司銷售的好辦法,你自己的掌控力高。發展起來后,再和渠道、運營商打交道也不遲,可別小看傳統的渠道和運營商,如果能大量壓貨,那可是條銷售捷徑。

  3、國產品牌不強、又少了很多國際品牌

  百家爭鳴的時代嘎然而止,慘烈的競爭之后,形成了國內品牌的荒野,很多國際品牌也都消失了。華為、中興逆襲。聯想賣掉手機,又買回來。酷派是幸存者令人欽佩。在這難得的時候,小米抓住了機會,值得祝賀。大家會說,市場上強手很多啊,不好做,其實不然,國產手機的利潤很薄,小米、酷派、華為、聯想等主力出貨的機器根本就沒有利潤。

  國外那個大廠沒有幾十億美金的現金儲備?只有中國廠商可憐,聯想收購完了MOTO和IBM低端服務,不分期支付現金就光了。

  華為、聯想、酷派的等出貨要靠運營商渠道,沒有利潤只有賬期;舉個例子:小米主力出貨機紅米才699/799。他們壓制了山寨同時也無法積累自己的現金儲備,這市場真要有個風吹草動,或者自己出些差錯,保不齊那個品牌就倒下了。別看忽悠得都挺響亮,可是荷包里真沒幾個錢。功夫巨星李小龍在巔峰期暴亡,其母之前認為他能活一百歲。

  不要看表面的風光,出貨量世界前列,手里可能1、2億美金都沒有,這種前列的含金量有多高?所以你要是做好準備,準備著一直準備著,還是有出頭的機會,因為他們其中有紙老虎。

  4、運營商的管道化

  中國移動的夢網被移動互聯沖跨,移動運營商自己的服務不受歡迎,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是微信、淘寶、高德,游戲、視頻等,幾乎沒有一樣是運營商的。運營商也開明起來,現在的自由組合套餐你甚至可以不要短信、電話,就8元100M的數據就行。運營商的低下頭顱當管道,給新的創新提供了機會。

  原來被強制令人作嘔的界面的種種規定終于沒了。新的手機創業者,如果你不寄希望在運營商渠道壓貨的話,你根本不用鳥他,在中國,零售市場是巨大的,依附運營商沒有前途,運營商淪為管道,這是產業之幸啊。總之,在很多國家,做手機生意很難繞過運營商這個檻,而在中國,你有更多的選擇。

  四、展望未來:他們做手機的“下場”

  手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品。你可以想一下,你出差、出國必須要帶的是什么?身份證、錢、鑰匙、手機?駕馭這個手機產品并不容易,大部分人還是會失敗,還沒有來得及創造一種文化,就倒下了,什么也沒有留下,老羅,自建加油啊。現有廠商,如果不能創造并維持和擴大一種文化,那就會消亡。

  現在中國人大都沉浸在微信上。這證明,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不只是手機,還是手機上的應用。

  有人預測,最終谷歌的市值會超過蘋果,蘋果會衰落。現在,主流硬件平臺幾乎就是2個(高通和MTK),性能越來越接近。軟件平臺也幾乎是2個(iOS和Android),做得越來越像,所有的手機抄來抄去,看起來都差不多,功能也接近,差異變小,真快成像PC一樣標準化設備了。

  即將來臨的9月,是一次空前的手機大戰,各家都在紛紛發布產品,如果這次iPhone6長大后看起來跟三星差不多了,如果大家的水平越來越接近失去差異化,這難道不是在孕育著下一場危機嗎?,逆襲的機會有的,相信很多廠商、很多的人都在準備,他們很多實力強大,很多人都有一顆驕傲的心,小心點吧。

  除此之外,人生而不同,國家也是這樣。你沒到那個時候,就只能等候。

  記得以前在IT領域,微軟等巨頭登高一呼,世界應者如潮,美國那邊出一個什么東西,這邊馬上跟上,根本不需要推廣,世界對他們就是一馬平川,國內有多少人慷慨陳詞說他也行,但后來都沒有了蹤跡。什么叫領袖,什么叫勢能。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獲得的,你需要耐心的等。不論是你忽悠,還是大家一起忽悠,你心里都要有桿秤,要耐心,要穩步前進。

中國質量萬里行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質量萬里行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432號    京ICP備1301286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线av无码av岛国片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裸体xxxx极品 |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 在线综合 亚洲 欧美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五月丁香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看成年全黄大色黄大片 | 午夜影院91|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黑色丝袜秘书夹住巨龙摩擦 | 某机关少妇下班酒店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综合缴情婷婷六月 | 最猛黑人熟妇性HDXXXX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 苍井空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AV | 小14萝裸体洗澡视频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黑色蕾丝丁字裤 | 最新黄色在线观看 | 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 | 欧美一道本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 人与牲口性恔配视频免费 |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 欧洲肉欲K8播放毛片 | 在线中文免费视频 |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不卡视频 | 欧美99久久精品乱码影视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 内射气质御姐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乱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