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韋小寶每當遇到厲害的敵人通常會往對方眼睛里撒一把石灰粉脫身,這種偷襲的伎倆雖然被正道人士所不齒但卻以弱勝強,煞是爽快。不過,在現實中我們可萬萬不能嘗試“韋氏玩法”。但是,蘇寧舉辦的“彩虹跑”卻可以讓你體驗一回“撒粉的快樂”。
“彩虹跑“是蘇寧今年推出的落地互動活動,賽程總長5公里,參與者邊跑邊向身邊的跑友拋灑五顏六色的玉米粉(參與者都很機智的事先做好了眼部防護)。跑完全程,參與者全身被撒的五顏六色,好似一場“亂七八糟”的人體彩繪展。活動不以勝負論英雄,只求撒得開心、撒出水平。
據了解,9月27日的“彩虹跑”活動共有10個城市數萬多人同時參加,這其中超過60%都是90后。蘇寧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彩虹跑”是蘇寧粉絲營銷的重要一環,就是為了吸引愛玩、愛鬧的90后,把他們培養成蘇寧的粉絲。
為什么要特別吸引90后粉絲呢?以90后大學生為例,全國約有1500萬。其中70%的大學生都有過網購的經歷。這些年輕的大學生購物頻繁而且客單價高,人均年消費金額超過4000元。除此之外,90后還帶動了60后、70后的父母網購。按此數據計算,90后所帶來的網上消費金額超過每年60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隨著90后逐漸走向工作崗位,購買力還在不斷提升,巨大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同時,90后也是個性的一代。易觀研究數據表明,77.3%的90后購物時更關注自己是不是喜歡。設想一下,一旦“喜歡”之后,所產生的用戶粘性是是非常牢固的。
蘇寧自互聯網轉型以來,著力打造全品類O2O的互聯網零售新形象,但多年形成的“電器賣場”的烙印既不潮也不時尚,與90后人群總有些距離感。為此,從2012年起,蘇寧開始贊助《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年輕態的節目,植入了《致青春》、《親愛的》、《天臺愛情》等熱門電影,加大對90后群體的品牌曝光力度。 “彩虹跑”則是蘇寧與90后零距離互動的新嘗試。
那么蘇寧是如何俘獲90后的心呢?以彩虹跑為例,蘇寧祭出三招“錦囊妙計”。
第一招,聚焦手機端。數據顯示,52.8%的90后每天上網超過三小時,而88.5%的90后會使用手機上網,甚至吃飯、上廁所不離手。而“彩虹跑”的前期宣傳也有意側重了新媒體,通過微博、微信、論壇傳播活動介紹。除此之外,活動均需通過蘇寧易購APP報名,不僅迎合了90后的生活習慣,同時擴大了APP下載量。無獨有偶,蘇寧旗下PPTV前期取得巨大成功的“最強粉絲團”票選也大量運用貼吧、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發布每周戰報,刺激韓粉投票。
第二招,投其所好,和90后玩起來。90后是娛樂至上的一代,愛冒險,什么好玩玩什么,什么沒玩過玩什么。“彩虹跑”這樣邊跑邊撒粉的活動還是首次登陸中國,“掛彩”的玩法不僅好玩還很“自虐”,對90后有極強的吸引力。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蘇寧要告訴所有90后“我懂你、我愛你”。
第三招,活用社交傳播,重視活動分享。能夠參與現場活動的畢竟是少數,為了擴大品牌傳播,蘇寧通過抽獎的形式鼓勵參與者發微博、發微信、曬自拍,分享活動喜悅。據易觀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75.2%的90后愿意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的信息,他們有強烈的表達欲望。試想,一個個“活泥人”可笑的照片勢必成為社交傳播的絕佳素材。據統計, “彩虹跑”新浪微博#不掛彩不青春#話題閱讀超過6000萬次,10萬人次參與了討論。
回頭看“彩虹跑”,其實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活兒,但卻又不得不做。90后的崛起將影響中國未來10年的消費市場,這是大勢所趨。在這個時期培育消費者的忠誠度是十分關鍵的。而90后用戶的培養需要企業更加耐心,不是找幾個明星拍幾個廣告那么簡單的。企業需要與90后零距離接觸,讓他們體驗服務、體驗品牌、體驗文化,“爽”了以后才能產生文化上的認同,成為你的粉絲。我想,“彩虹跑”至少讓90后感受了蘇寧的時尚、年輕。那么進一步的“認同”還需要多個回合的“碰撞”,以及“先知式”的精準營銷。
10月26日起,“彩虹跑”還將陸續走進上海、重慶等10個城市,蘇寧的90后“粉絲湯”還得一碗一碗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