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僅通過汽車召回,為廣大消費者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38億元。根據我們的初步測算,十年來,中央財政為汽車召回每投入一元錢,就相當于為老百姓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70多元。”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主任陳玉忠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
在問題車輛的召回過程中,梳理近期有關汽車召回過程中車主的投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發現,車主對于召回范圍和召回的滿意度相差較大,很多車主還是心存不滿。
多數缺陷汽車的召回還是在制度約束下,車主與車企長期博弈的結果。
召回制度利于車主利于車企
國家質檢總局檢驗司副司長劉世遠對媒體表示,缺陷汽車隱藏帶來的問題,帶來的損失,車企要承擔很大的責任的,因為它是第一責任者。《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理》制度建設,很好地約束了一些靠僥幸的心理去逃避一些責任的行為。
數據表明,2013年全年,我國汽車召回達134次,共涉及531.1萬輛,召回數量同比增長65.8%,創歷史新高。其中7家自主車企發布了10次召回,總計約45萬輛,占全年汽車召回總量的8%。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內汽車召回制度的不斷完善,車企的召回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國內的汽車整體良性發展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車企召回態度謹慎
大眾DSG安全隱患召回歷時三個年頭。據資料顯示,質檢總局一直對大眾DSG變速器動力中斷問題進行跟蹤調查,在開展缺陷調查和多次約談督促下,大眾公司將DSG變速器質量擔保期延長到10年或者16萬公里。2013年2月27日,質檢總局再次約見大眾公司,要求大眾采取召回措施,盡快能解決DSG故障問題。央視3.15晚會曝光后,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發布聲明,稱將以最快的速度聯系消費者解決。3月16日,質檢總局依法通知大眾公司就DSG變速器動力中斷故障問題實施召回,大眾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義務,質檢總局將責令召回。
業內人士認為,或許由于DSG問題無法根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眾在DSG問題上一拖再拖,對大眾汽車內部,不會有誰有魄力為這一巨額數字而孤注一擲的拍板。
召回措施被指“節儉”
大眾速騰“斷軸”召回后,僅用金屬襯板“打補丁”式的解決方案備受廣大用戶爭議。車主認為措施沒有滿足更換獨立懸掛的訴求,速騰“打補丁”式的召回用金屬襯板安裝在后懸架的縱臂上,成本不到100元,而更換獨立后懸掛總成,根據終端汽配市場報價需近4000元,兩種方案在成本上存天壤之別,大眾是以簡單的辦法、低廉的價格處理問題,實際上并不能解決“斷軸”的根本問題。
汽修專家闕有波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搭載非獨立懸掛的這一代速騰底盤與上一代不同,本身底盤和車身設計都是后懸掛的結構,如果要改動不僅是采購一個獨立后懸掛的問題,消費者的訴求點不現實。
“以我對速騰底盤的了解,這種由非獨立懸掛更換成獨立懸掛的改動,將涉及車身尺寸、重心、減震系統、懸掛強度等多個方面改動,等于將對車很多方面進行重新設計、調整,不僅是成本多少的問題,難度太大。”
“其實獨立5連桿和現在非獨立懸掛的廠家采購成本差距只有1000元左右,沒有外界想象的3000元差距那么大,因為牽涉零整比的問題,所以外界看到更換一個獨立后懸掛價格會花近4000元。”負責此次調查的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資深汽車專家王凱明認為,一汽-大眾的召回方案考慮的并不僅僅是獨立懸掛的采購成本問題,而是從技術操作上不太可行。
大眾方面的回應同樣是:“更換成獨立懸掛會牽涉很多局部結構,難度很大。”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企業對產品實施召回無疑是一種成本非常高且具有較大風險的行動,這導致車企在召回過程中會盡量減少成本或者持謹慎態度。
車主聯合博弈車企
對于車主在維權方面還是擺脫不了弱勢的局面,車主的維權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與車企的博弈。盡管大多數車主都發揮出團結的力量,通過建立各種網絡工具,QQ群、論壇等廣泛聯合,以期在數量聲勢上通過輿論的力量倒逼車企召回,但對車企召回范圍的不滿和召回解決措施的疑惑依然。
資深汽車媒體人孫曉紅認為,“大眾汽車的態度轉變主要與消費者維權有關,召回首先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事情,畢竟目前車企所面臨的市場壓力都非常大,為避免召回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車企仍在頂著輿論壓力拒絕承認產品存在的安全隱患,基于此,大眾的此次召回也就有了深層次的警示作用,刺激著其他車企走出來敢于承擔責任。”
蓋世論衡圍繞此話題展開的討論認為,消費者維權成為大眾召回的主要原因,劇情一波三折并最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消費者的訴求,這應該被視作一種進步,監管機構最終發聲敦促召回,也是進步。然而大眾召回的方案又令業界和車主噓聲一片,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獨立的檢測報告發布機制建設,以及監管機構進一步加強質量監管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