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已經盛行多年,隨著淘寶京東線下刷墻的動作越發頻繁,網購人群更是直線攀升。從目前看來,網購已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只是,網購的基數雖然越來越大,可是真正懂網購,特別是在水深似海的淘寶購物過程中,能“全身而退”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
打個比方,很多人都在淘寶上買過衣服,可是買回來的衣服卻又沒想象中那么好,或者質量不行,或者色差過大,或其他原因,總之衣服已經無法體面地穿出去,“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最后只好壓在箱底。一次失敗的購物經歷,大多數人都只會自認倒霉,卻很少有人去挖掘這是為什么?
實體店與網上店鋪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可以當場試穿。不過這也逐漸成為廣大網購迷們只試不買的借口,在實體店看到漂亮的衣服,試穿之后像個驕傲的公主,可是動輒幾千的吊牌價卻更像那支毒蘋果,直接將公主“噎死”。聰明的公主斷不會坐以待斃,機靈點的會偷偷記住貨號,更聰明的會躲著導購直接手機掃描二維碼,開始網絡查詢,即便是最無心的公主,也會記住品牌,回去在網上查找。
很明顯,無論哪種方式,大多數情況下,在萬能的淘寶上都是能找到這款衣服的,而且不止一家在賣,更神奇的是,大多數店鋪的價格比實體店的吊牌價便宜得太多。
專柜價兩千的在淘寶上甚至不到200,人家還能提供專柜小票,質檢報告,并且三標齊全,看起來真到不能再真。
這時候的買家理智尚在,明白貨比三家的道理,所以輕易不會出手。只是每家都有專柜小票,而且價格從200到2000區間全覆蓋,到底買哪家成了公主們心頭大事。根據從眾的心里,哪家銷量高,評論好的就買哪家一般都不會錯。
通常情況下,最便宜的那家肯定不是賣得最好的,同樣與專柜價差不多的也肯定賣的不是最好。仔細對比之后,買家可能會發現某家售價468元的不錯,賣了上百件,雖然評論沒有幾條,可每一條卻都是重筆濃墨恨不能把衣服夸上天。
此時公主已經有了買的沖動,為了打消疑慮少不得要咨詢客服衣服是否正品,價格為何相差巨大之類的“小白”問題。客服早已輕車熟路,三標齊全,支持專柜驗貨,原廠原單,計劃外物資,少量存貨等等專業詞匯直接將買家最后一絲疑慮轉化為購買的動力。
至此買家已經徹底陷入低價的陷阱。
關于網購的幾點常識:
1、低于專柜價8折的衣服,很可能是假貨。
一件專柜價2000元的衣服,如果低于8折也就是1600元能買到,那么大面上是假的。根據品牌類衣服的進銷行情,一件2000元的衣服,進價一般不低于5折,中間經過經銷商的逐層加碼,最終成本價也得1500左右,所以在網上幾百元想買到真貨,不過是自欺欺人。
而這個規則同樣適用于價格不菲的鐘表、女包之類(根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的統計,這類受騙者最多)。
2 、八九百元的代購 也是 假貨。
國外的產品對國人具有天生的吸引力,正所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所以當網購流行 起來時,海外代購也成為一種時尚,國內的淘寶賣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開辟代購業務。而實質上在絕大多數商家是沒有代購能力的,所謂的代購不過是為欺騙消費者增加一種說法而已。試想一件價值2000元的衣服,其產品渠道和售價必定是嚴格控制的,以淘寶一般賣家的實力又怎么可能任意拿貨。
幼稚的買家以為比國內淘寶店鋪貴了幾百,所以是真貨,卻不知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的代購也只是收到訂單后從那些低價店鋪買回來后,自己貼個假標再寄給買家,白賺中間這幾百元的差價,買家落個海外購物的虛榮和一件不大靠譜的衣服。代購的黑幕遠不止這一點,而這些只能算是冰山一角。
3、賣了上百件的也不可靠。
那些賣出上百件,并且評論還不錯的店鋪往往最具殺傷力。因為在圖片和商品描述差不多的情況下,最具參考力的就只有銷量和評價。只是在如今流量越發珍貴的年代,刷單已經成為淘寶賣家人人皆知的秘密,所以消費者看到的熱銷場面很可能是賣家背后拼命刷單營造出的虛假盛世,為的就是引真的買家上鉤。同樣那些洋洋灑灑好幾行猛夸產品的評論(甚至帶圖片)也大多是刷出來的,除了刷客,不是每個買家都有這么好的文采和耐心把一件衣服奉承到天上。
相比較而言,看評價中的中評和差評更有說服力,因為真實的買家買到不真實的商品,肯定會在評價區留下真實的評論,通常在這里后續的買家能找到真實答案。只是天貓將產品評論區變向展示后,中差評已經不那么好查找,所以這個辦法對天貓的商品判斷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對淘寶C店依舊管用。
4、DSR也是可以刷出來的。
除了對產品的中差評之外,淘寶還有一個D S R系統是對整個店鋪的考核,DSR指的是描述、服務和物流,消費者收到商品之后可以對這三項進行打分,最高五分,這三個指標將直接影響到店鋪和商品的排名,所以對于商家來說這個評分也很重要,特別對于靠刷單來出售高仿假貨的店鋪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為了使自己店鋪的評分高一些,中差評少一些,這些店鋪就搞了一個“五分好評返10元”的活動,就是讓消費者收到商品之后給D S R三項全五分(滿分),給商品的評價為好評,這樣子就可以返回10元現金。
這也是很明顯的刷單行為,明面上淘寶也是禁止的,不過商家卻樂此不疲。分不清真假的買家會“為這五斗米而折腰”,真實的中差評少了不少,好評水分多了不少,商家的DSR也往上漲了不少。
淘寶就是一個江湖,每天都在發生各種事情,關于商品的真假糾紛更是層出不窮,到底誰對誰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判斷清楚。
如何防止被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是大家都應該明白的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一件商品,它本身就具有價值,不要企圖以低于其身價的價格去擁有它,這是投機行為,也意味著受騙的風 險,而 對 于商家,過分的低價本身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