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以前,誰也不會想到智能手機會如此火爆,竟能把世界顛覆得面目全非,更不會有人想到,如此高利潤的行業,竟然會只有一兩家廠商賺錢,甚至還能出現一家企業利潤占比90%的情況。現在,智能手機的競爭意興闌珊,能玩的手段基本都試過了,拼外觀、拼性能、批價格、拼參數、拼情懷、拼品牌形象、拼出海遠游,如果把這些故事拍成電影,絕對能獲得奧斯卡最佳故事片提名。在面對生存壓力之時,智能手機制造廠常常劍走偏鋒、各出奇謀地布局未來,畢竟,前期的投資太大,硬著頭皮也要沖下去,只是生死未卜。
前不久,華為、奇酷宣布了自己的“以舊換新”計劃,他們正以環保的名義布局未來,同時,意味著智能手機的競爭已經蔓延到二手領域。據相關數據統計,50%的普通消費者換機頻率為18個月,其中有20%的用戶則是每年必須更換一部手機的發燒友,僅僅在回收,刷新、銷售環節,這個市場的規模就達到了千億規模,就更不要提什么品牌保養,或者由此衍生出來的環保市場了。事實上,隨著電子垃圾問題日益嚴重,二手手機絕對是一個值得花時間打磨的市場,但現在這個市場上僅能看到一些初創公司在掙扎,他們普遍缺乏技術和資金,很難形成規模效應,產能嚴重不足,如果非要找一個詞形容這些初創公司,我想最合適的莫過于“過家家”。
正是因初創公司的產能不足以cover二手手機市場的需求,所以,當華為、奇酷宣布自己的計劃之后,業界的反響非常之大,畢竟,他們更熟悉手機零部件,有更多可支配的重工資源,同時,可提供專業的售后服務,看起來一切都那么美好,唯一的不幸是,蘋果盯上這個市場也很久了。
二手智能機,價值幾何?
消費者和媒體關注的焦點通常都是最新的產品,他們甚至從5年前就開始預測iPhone6s長什么樣子了,而二手過氣的手機則比較安靜,它們到底去哪兒了,以及之于整個產業鏈有何影響等等,很少有人問津。一般來講,商家們以低價回收了二手手機之后,粗暴原始的做法就是扔到煉鋼爐里,以提取其中的貴重金屬,比如名噪一時的“電子垃圾之都”貴嶼,就是這種粗狂模式下的經典產物,小鎮上的人有的發了一筆橫財,但更多的人深受污染之苦,也難怪,當全球范圍內的手機市場高速發展時,一個垃圾小鎮又豈能承受如此的重擔,據非權威數據顯示,如果把GalaxyNote2作為地板裝鋪到貴嶼的路上,那么,三星一個季度的銷量就能覆蓋2000個貴嶼,毫無死角!
事實上,貴嶼小鎮的遭遇,也只不過中國境內混亂的二手智能機市場的縮影,當然,更經典的縮影來自于深圳華強北,他們的翻新技術已幀化境,任何的手機零部件,新的、舊的、完美的、殘缺的、泡過水的,都能在這里重獲新生。
中國現存的手機回收企業,更確切地說,只是一排排其貌不揚的作坊,能順利地完成清數據、拆解、打孔、粉碎、熔爐和提煉等環節已經非常容易,實在不能奢望他們能在賺取微博利潤的同時,兼顧環境問題;至于華強北式的翻新產業鏈,雖然之于環境無害,甚至能讓窮人產生莫可名狀的親切感,畢竟,正因“翻新者”的出現,我們才能只花1100元就能買到一部能湊著用iPhone4s,但華強北之所以該讓人控訴,正在于這強大的翻新能力,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產業鏈癥結,比如本該要報廢的物料讓人私自掉包,給海關工作造成巨大困擾;工廠之外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江湖人士,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偷些倉庫里的料,還有刷機的、解鎖的、下載軟體的等等。這些非官方渠道的零部件組裝成手機的成本要遠低于正常渠道,雖然品質上會不可避免地有些瑕疵,但價格上的殺傷力還是讓這些地下黨獲得了非對稱優勢,這也是讓蘋果、三星、華為們最頭疼的問題。
其實,二手智能機之于制造商的價值,遠遠超越了零部件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它們直接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狀況,如果不加以遏制,隨著二手手機日益增多,有可能直接威脅到官方的銷售情況,畢竟,當蘋果、三星、華為們不斷升級之時,翻新產業鏈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
巨頭們之所覬覦二手智能機,最大的驅動力就是對自身品牌的維護,同時給大量二手機一個正常的歸宿。拿蘋果回收二手iPhone為例,他們用世界上最摳門的價格,買走了消費者手里的舊手機,而后交給合作伙伴富士康,翻新之后再重新銷售,同時,提供配套的售后服務。誠然,現如今這個產業鏈尚未成熟,消費者和制造商都沒有把握好對方的心理,但整個商業、技術邏輯都是非常正確的,首先蘋果不需要再投入額外的技術資源,只需授權富士康重新來過,這個需求可以激活一些舊產品的生產線,那些長滿青苔的流水線終于又可以轉動起來,同時,物料供應商的模具又可重新使用,這些原本無處安放的垃圾,瞬間成了不可或缺的資源,更重要的則是,二手iPhone售價依舊不便宜,而且很有可能經由蘋果告訴世界:用二手貨,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兒!
盡管以舊換新已成行業趨勢,且市場需求巨大,但廠商們想要做好也不是十分容易:
1. 手機的隱私安全問題
大多數用戶在購買新手機以后,舊手機并不會處理掉,而是選擇留起來,原因是因為手機里有一些個人隱私,用戶擔心出售之后隱私會被不發份子曝光或者被其所利用。即使有大企業背書,消費者仍然對隱私安全問題比較謹慎。
2. 回收后只能獲取回購券
在華為和魅族官網上成功出售手機后,所得到的回報并不是真金白銀,而是商城回購券,也就說,回購券只能在商城使用,是不能套現的,這是因為廠商考慮到商品積壓量大,導致資金不能有效套現,所以比起線下二手手機市場,除了消費者真的愿意以舊換新,否則是很難推動大家進行出售手機。
3. 友商們的明爭暗斗
在華為官網和魅族官網上,兩家已經開始在二手手機領域爭斗起來了。在魅族官網我們可以看到其回收華為P8,而在華為官網卻沒有上架;反過來,在華為官網我們可以看到其回收MX4和MX4 pro,而在魅族官網卻沒有上架。這說明什么問題呢?通常廠商們會在手機停售或者停產后才會選擇上架回收此機型的手機,因為如果在還沒停產就開放回收,就會出現我前面所說到的:市場上的官方翻新機售價會比新產品便宜不少,相比原封機型更具性價比,因此會吸引消費者去選購剛上市的二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