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老夫子的這句名言要是放在花錢這事上,也是相當地準確。
5月25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個人的消費選擇與人生階段密不可分。
90后:人均網上消費額較高
19到25歲的90后雖然收入水平不高,而且很多收入還是靠家庭支持,但他們喜歡打扮自己,女裝、男裝、美容用品購買的占比較大,而且更熱衷于購買以手機為代表的數碼產品。
貿促會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90后的消費行為具有明顯的個性化、品牌化特點,人均網上消費額較高,是“品味消費”的主力軍。
所謂“品味消費”,是指消費者通過消費方式、對象和渠道的變化,彰顯自我價值觀、修養和個性。
90后對于個性的追求從他們的網購清單中就可以看出一二。趙萍介紹,這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逐步放棄大眾品牌,原來增速很快的“爆款”消費量也相對下降,他們更加青睞于通過C2C平臺,找到與眾不同的產品。
80后:喜歡購買理財、汽車用品
俗話說長江后浪拍前浪,在追求個性的大河里,身為“前浪”的80后已經基本上陣亡在了“沙灘上”。《報告》顯示,80后正處于人生轉型過程,家庭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購買商品品類更多集中于閑置轉讓和童裝,同時也會喜歡購買理財、汽車用品。
如今最年輕的80后也已經27歲,大多數80后都已經進入職場多年,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趙萍介紹,80后的消費選擇,從原來單純追求流行時尚,開始更加關注商品的品質,80后正在成為時尚消費、輕奢消費的最大力量。
不過,由于工作年限還不長,家庭生活壓力比較大,80后消費水平并不高,其中約有3成消費者人均消費額在1000元到5000元之間。尤其是二孩政策放開后,80后是政策最主要的響應群體,母嬰產品開銷也會有較大提高。
70后:懂得生活,消費更為理性
相比之下,70后們已經在職場拼殺多年,迎來了事業的收獲期,消費能力更強,既注重高品位,也慣于精打細算,成為了知名品牌的最大購買人群。
報告認為,相對于其他年齡層,70后更懂得生活,更為理性,追求內涵,更加“不惑”。
50后和60后大多接近退休或已經退休。辛苦了大半輩子,這部分消費者屬于典型的“既有錢、又有閑”,尤其是60后,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還相對時尚,是品質生活消費的堅定追求者。
隨著人口老齡化,“銀發經濟”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報告》認為,醫療保健、食品、服裝、娛樂、養老等方面都有大量的需求,而隨著價值觀、消費觀念與生活方式的不斷更新,品質生活消費需求正在向著高層次、高質量、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