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幣卡電子化交易依然處于初級階段,我們要正視走過的路,盡管一路上磕磕碰碰,困難重重,但是郵幣卡電子化交易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在北交所福麗特兩周年慶典上,平臺總經理張蘊更如是說。
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郵幣卡電子盤經過近三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我國廣大投資者尋找的價值洼地之一。特別是進入2016年,不僅郵幣卡電子盤交易平臺的數量在猛增,交易規模更是狂飆突進。而曾經的黑馬,如今位列行業前三甲的北交所福麗特,市值早已突破300億元。站在新的起點上,很多人都在關心未來的郵幣卡行業、未來的福麗特將會如何發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展望一下。
行業整合勢在必行
就目前來說,現在的郵幣卡交易所都是按自己制定的規則在運行,這種各自為政的現象不利于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利于廣大民眾積極參與。而隨著國家對郵幣卡交易所監管的加強,未來郵幣卡行業將會走向整合,由現在的近百家整合成30-40家左右,因為兼并合組更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現在已經有了整合的苗頭,此前西南收藏品已與寧夏金絲路完成戰略重組,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
按照“馬太效應”的社會規律,郵幣卡“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走勢也將越發凸顯,對于目前已是行業前三甲的福麗特來說,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創新方面,都已經走在前列,未來福麗特也很有可能走向整合之路,通過整合壯大自身實力,實現資源優化的同時,不僅可以聚集人氣,穩定人心,也可以增強平臺和投資人的信心。當然,這也會對郵幣卡電子盤的大行情有實質性的幫助,真正實現郵幣卡電子盤的大發展。
暴漲暴跌時代的結束
由于是一個新生事物,郵幣卡電子交易誕生以來,各項制度、風控機制并不完善、市場并不成熟,導致盤面暴漲暴跌,極大的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然而,隨著市場的成熟,以及各路資本、用戶的加入,郵幣卡市場將結束暴漲暴跌的時代,轉向一切以市場為導向,以價值為基礎的良性循環。
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認為一些流通性好、價值高的郵幣卡品種將會受到追捧,屆時郵幣卡市場也會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炒作,也許到那時候才真正到了福麗特董事長樊德安所說的“有漲有跌,能買能賣,公平規范,自由交易”的境界。
場外資金、大機構入場
除了郵幣卡交易所整合兼并趨勢外,場外資金、大機構的進入對郵幣卡市場來說也不可避免,這也是市場真正走向成熟的標志。對于郵幣卡市場來講,場外資金和大機構的進入除了能夠帶來巨量的資金外,還能在無形中起到了規范市場的作用。
就比如當下熱火朝天的O2O外賣市場、互聯網金融市場,隨著BAT的加入,使這些行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前做的不規范的地方也得到改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郵幣卡市場也將是資本運作的天下,包括一系列的郵幣卡基金的誕生等。在7月底結束的福麗特全體掛牌人會議上,福麗特高層提到了下半年福麗特將會有大機構入場,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機構,這不免讓人對接下來的福麗特的走勢產生無限遐想。
雙向風險保護機制
無論是郵幣卡市場還是其它市場,“規范化”一定是需要嚴格風控作為保障的,除了相關部門發布預警外,加強自律是更好的選擇。對福麗特來說,此前的經驗表明,完善風控機制將會是福麗特走向規范化必不可少的一段路。
目前福麗特高層也注意到了加強風控的重要性,并已著手制定了投資人雙向風險保護機制,對交易藏品的風險控制提出了包括鎖倉、限制出金、停牌、拒絕不負責任的項目發起人再掛牌申請等在內的多項下行調控制度。該保護機制可以防止藏品過度炒作、非理性上漲,有利于保護投資者,特別是相對弱勢的散戶的利益。
隨著行業的整合步伐,場外資金和大機構的入場、風控機制的完善,一個新的價值投資品種正在崛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以目前福麗特在行業的影響力及地位,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福麗特將會變得更大、更強、更規范,這對于廣大的投資者而言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