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A10處理器和雙攝像頭方案的誠意是足夠的,但是仍難以觸及到主流iPhone消費者們的痛點。
《消費者報道》特約撰稿人/何超
(作者系消費電子資深撰稿人)
2016年9月7日,蘋果在秋季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各方最關注的iPhone7和IOS10系統。
A10處理器、雙攝像頭、加入3D Touch功能的Home鍵、取消3.5mm耳機口,代表著未來至少兩代iPhone發展方向的iPhone7被增添了不少新鮮的功能與設計。
只是,它們又會為消費者帶來怎樣的體驗變化呢?iPhone7的推出,還能如同曾經的iPhone6一樣引領整個世界的換機熱潮嗎?
iPhone7再度改變世界?
神似當年喬幫主的“改變世界”,本次庫克打出了“這就是7”的新宣傳語,
試圖營造出一種iPhone7和6、6s不同的感覺,來激起用戶們的換機熱情。
從硬件規格上看,全新的A10處理器在Geekbench4跑分庫里高達單核3300+、多核5400+,數據上比安卓陣營里旗艦級的驍龍820、Exynos8890、麒麟955高出不少。另外,iPhone7 Plus的3G內存也終于擺脫了“傳統”。
與藝術氣息濃郁的喬布斯相比,庫克似乎更像是一個IT界的極客宅,悶聲不吭地提高著iPhone的規格參數。
想要做到“再改變世界”,庫克似乎寄希望于iPhone7的硬件大革新。可是,筆者認為這樣的想法恐怕不適用于iPhone身上。目前,大部分消費者真正關注的點在于足夠搶眼的外觀辨識度(如三星S7 edge的曲面屏)和具備顛覆性的大膽創新。
雖然取消3.5mm耳機口的做法很令人意外,但恐怕難以掀起業界的跟風與用戶的推崇。另外,iPhone 7仍未搭載安卓陣營里早已普及的快速充電功能。過小的電池容量和相對較慢的充電速度,都令其續航表現平平。
不一樣的雙攝像頭
在拍攝領域上,愛好者們都會將三星高亮度的夜拍優勢與iPhone比較。不過比起一味拉高亮度乃至頻頻過曝的拍攝效果,筆者更中意iPhone那種真實色彩還原的成像風格。
技術上,iPhone7 Plus采用1200萬像素雙攝像頭的方案,形成廣角+長焦的組合模式,理論上可通過raw獲取到2400萬的彩色像素信息。另外,還包括了一致動作的光學防抖。
對比此前華為、小米的雙攝方案,iPhone7 Plus的設計思路是兩個相同的彩色CMOS;華為是兩個不同的CMOS(一個彩色一個黑白);而小米則是一個彩色高像素CMOS搭配一個彩色低像素CMOS。
從結果來看,公版方案“不夠給力”,紅米pro手機所帶來的景深虛化淪為網友吐槽的對象。有“榮耀6Plus”經驗的華為,在P9的雙攝上請來徠卡調校,
萊卡味十足的濾鏡風格成像水準自然較好。然而,當黑白攝像頭開啟后,兩張照片的疊加與計算會導致拍照速度過慢且難以滿足光學防抖。
其實在手機SOC處理器中,ISP是關乎拍照成像控制的一個重要元件。其中蘋果與華為都有自己研發的ISP,可以在這基礎上調教雙攝像頭的拍照取景方案與鏡頭安置思路。而其它不具備SOC研發能力的手機廠商只能“望洋興嘆”,不得不采用高通、MTK等不成熟的“公版”ISP。
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明知道iPhone7要推出雙攝,卻沒有試圖跟進的緣故。
IPhone7究竟能否重振蘋果?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roce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統計報告即顯示,iPhone的市場份額從上一季度的20.9%跌到了14.4%,出貨量也由上季度的7500萬臺下降至4200萬臺。雖然,iPhone還能在五千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維持著壟斷地位,可是節節敗退的銷量數字證明了iPhone6s的小改小鬧激發不起消費者的購機熱情。
一直以來,民間都有著“用iPhone不折騰,用安卓要懂刷機”的流言。意思大概是表達安卓手機用戶往往要忍受APP市場的頻繁喚醒和后臺卡頓等問題。這也是蘋果銷量走高的一張王牌。
但近幾年,國內的EMUI、MIUI、FLYME等深度定制化系統都紛紛研發出“殺后臺”功能,谷歌也在全力推動所謂的“墓碑機制”,最大程度遏制了APP自啟動關聯喚醒等弊病。伴隨著旗艦處理器(僅限Exynos8890、麒麟955、驍龍820)的性能過剩,2500元檔次的國產安卓手機基本告別了明顯的卡頓現象。因此,“iPhone+IOS”在國內的號召力也就每況愈下,更加貼心和本土化定制的國產UI反而逐漸占據了市場主流。
在筆者看來, iPhone7缺少了一些軟性包裝。誠然,A10處理器和雙攝像頭方案的誠意是足夠的,但是仍難以觸及到主流iPhone消費者們的痛點。
與其急不可耐地想要改變世界,不如先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