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距8月24日《網貸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不到兩個月。網絡借貸平臺正逐漸回歸信息中介、小額分散、服務實體以及普惠金融的本質。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新生事物,配套的監管政策和措施還不完善、也并不成熟,導致行業內發生了許多風險事件。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有近兩百名消費者通過該平臺進行了P2P網貸方面的投訴。其中,以2015年上半年的消費投訴最為集中。
密集監管、限額等規定,加上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對肅清P2P網貸的諸多亂象意義重大,部分網貸平臺業務也相應地受到了一定沖擊。行業加速分化的過程中,拍拍貸等合規平臺并未受到影響,在后監管時代呈現增長態勢。
監管定調小額 消費貸平臺現14倍增長
P2P網貸,指個人與個人間的小額借貸交易,一般需要借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系,并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款者可自行發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實現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據借款人發布的信息,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貸。其中P2P是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的簡寫,意思是:個人對個人。
據了解,P2P網貸平臺2007年來到中國,最初發展緩慢,在2010年之前國內的網貸平臺還是鳳毛麟角,鮮有創業人士涉足其中,直到2010年,網貸平臺才被許多創業人士看中,開始陸續出現了一些試水者。
P2P網貸落地中國近十年,從無人知曉到成為理財市場的寵兒,近幾年來,規模增長勢頭過快。針對P2P網貸領域,通知強調,“平臺應當守住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落實信息中介性質”,并重申了十三條禁令,包括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虛假宣傳、期限拆分等;還提出平臺需嚴格落實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要求,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等。
監管細則發布后,紅嶺創投宣布明年3月將停發大標,宜人貸則表示3個月內完成限額整改。業內人士表示,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臺借款上限20萬元的限制對行業業務影響較大,監管限制下,一些平臺開始轉型或開始合規性整改,這就會導致過渡期內發標減少,或標的額度降低。
零壹財經研究稱,在監管細則出臺以后,約80%平臺成交額環比出現下滑。網貸之家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6年9月月報》顯示,P2P網貸行業9月實現了1947.17億元的整體成交量,環比增長1.93%,而8月份該數據為4.40%,監管落地后增速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一些主營消費性信貸的合規平臺,則基本不在限額影響范圍之內。拍拍貸提供的資料顯示,其平臺9月成交額為26.66億,環比8月增長28.08%,是行業增速的14倍。
對于監管前后的變化,拍拍貸截取了8月24日監管發布后到9月30日,共37天的平臺數據,并與監管發布前37天的數據進行了對比。數據顯示,8月24日至9月30日,拍拍貸成交額為32.86億,相比前37天增長38.58%;平臺新增貸款余額14.52億,相比前37天增長34.24%。
“小額消費信貸的合規優勢,會隨著網貸行業的逐步規范化越來越明顯。”拍拍貸CEO張俊表示,第三季度拍拍貸平臺上20萬元以上借款占比僅為0.02%,1萬元以下的消費性借款占比則高達98.34%,單筆平均借款額度為2716.54元,完全符合監管規定。
中小平臺退出 大平臺成消費者首選
對包括P2P網貸、股權眾籌、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點排查內容及手段進行詳細說明。銀監會表示,專項整治工作已于2016年4月開始,將于2017年1月底前完成。此次整治過程中,會將網貸機構劃分為合規類、整改類、取締類三大類,制定差別化措施實施分類處置。這意味著將對整個行業平臺進行定性。
隨著監管趨嚴、投資收益下滑等多種因素影響,線上理財服務也面臨新一輪的調整。7月20日,知名平臺美利金融宣布停止線上理財平臺運營,將用戶賬戶本金與利息結算,并退回至用戶賬戶,轉向專注于資產端業務。
良性退出已成為監管出臺后的常態。據網貸之家調查,8月24日《暫行辦法》出爐后,停業轉型平臺的數量占比明顯多于問題平臺。此前一些運作不規范但問題又不是很大的平臺,在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網絡安全、賬戶合規等方面不愿投入大成本改造去滿足監管要求,于是在監管來臨前清盤退出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消費者以安全合規為標準的投票正在進行中,規模較小的平臺被分流成為趨勢,大平臺虹吸效應更加凸顯。資料顯示,拍拍貸平臺上的投資行為在監管出臺之后表現得更為活躍。8月24日到9月30日,拍拍貸用戶投資額共計39.88億,相比前37天增長30.80%。此外,拍拍貸三季度新注冊投資用戶共40.67萬人,環比二季度增長了131.75%。
張俊認為,前兩年行業的火熱吸引了一大批資本和制度套利者進入,激烈的競爭推高了整個行業的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很多中小平臺在資金端并沒有線上流量的優勢。而目前,網貸行業的發展已進入優質平臺與巨頭競爭的下半場,未來將是一個存量淘汰的時期。
“國內的散戶投資者占大多數,在淘汰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傷,此時監管幫助其做篩選是最好的選擇。拍拍貸在不斷完善自身合規性的同時,還將持續針對投資者開展網絡借貸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活動。”張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