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憑祥市與越南接壤,是我國通向中南半島的“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不少人眼里,這座邊疆小城“名不見經傳”,然而這里卻是我國最大的陸路水果進出口口岸,您吃的榴蓮、山竹、蓮霧等熱帶水果可能就來自這里。
眼下,邊民農必宣每天都要從越南進口一卡車東南亞水果,經過檢測、通關等,他的一車水果很快就完成交易過駁,之后由經銷商運到全國各大市場。在憑祥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農必宣正與幾個商人協商價格。他對記者說:“現在一天能銷售1噸左右,有時候可賺3000到5000元。”
“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憑祥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2016年,憑祥口岸進出口水果量超過20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40%。其中,憑祥市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內水果進出口量占整個憑祥口岸約6成。在這里,從事水果等邊民互市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的中國和東盟客商絡繹不絕,一年四季中沒有明顯的淡季。在每天的邊民互市貿易中,超過1000輛貨運卡車從監管中心經過。
憑祥市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由憑祥市國際貿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營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農安陽說,隨著水果進出口量的不斷增長,自1993年起水果交易市場已三度遷址。1993年的水果貿易場所只有10畝地左右,1996年搬到另一個地址,占地達到200畝左右,現在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占地600多畝。
從憑祥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驅車十多分鐘,就可抵達憑祥萬通國際農產品(000061,股吧)交易集散中心。進入物流園區,一股濃烈的水果香味迎面撲來。高大的廠棚下,果商們忙著分揀、打包來自東南亞的熱帶水果。憑祥萬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覃世松說:“目前物流園內入駐了多家電商企業和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借助電商,東盟水果被銷往全國各地。”
對于“視新鮮為生命”的熱帶水果而言,快速通關意味著商機。2013年6月,中越公務及貨運車輛實現直通;2014年平而河大橋建成,兩國貨車實現零接駁進出,改變了船運車拉的境況;此外,預計今年通車的中越友誼關——友誼口岸貨運專用通道建成后,水果入境效率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農必宣告訴記者:“過去通關要去檢驗檢疫、邊檢、海關等部門填紙質申報單,現在已實現無紙化、一站式申報,大概半個小時就可完成。”
憑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業務科長閆小兵說,檢驗檢疫局還在監管中心設立了快速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對每批次水果都會進行認真抽檢。以往因檢測中心在市內且設備陳舊,完成檢測需要花費一兩天時間,現在只需一兩個小時。
憑祥市國際貿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運營部經理農建強介紹,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啟用以后,從越南閘口進入互市區,1個小時就能走完一輛車。分裝小車后,15到20分鐘就能走完整個通關流程。
“因為互市貿易進口免稅額每天只有8000元,我和他人合伙運了一車產自東盟國家的山竹,拉到國內再分裝。”憑祥邊民農國豐說,靠互市貿易他每天收入多則幾百元,少則幾十元。
目前,憑祥正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契機,加強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貿易暢通。憑祥已啟動中越貨物專用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今后水果進出境將擁有“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