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境外消費開始趨于冷靜 人均花費二線城市超一線
鄭萃穎
螞蜂窩6月26日對外發布了與銀聯智惠合作的《中國人的旅游消費賬單:全球旅游消費報告2017》,報告指出,中國游客的境外消費開始趨于冷靜,東三省和男性的人均消費力更強,以及年輕消費者正引領新的消費趨勢。
報告稱,逐漸冷靜的境外消費市場與逐漸成熟的消費者,構成了2017年以來旅游大消費的最顯著特征。2017年1至4月,中國游客境內購物消費金額為1380億元,境外購物消費金額為277.9億元,分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5%和37.2%。與此同時,中國游客在文娛項目上的消費大幅增加,其中,境內人均文娛消費同比增長達334%。
中國游客的消費需求開始由“購買商品”轉向“購買體驗”,越來越多人縮短在商場和免稅店的停留時間,減少購物支出,轉而去劇院看一場演出,或是去美術館欣賞佳作。
東三省旅游購買力最高
報告指出,盡管東三省經濟長期低迷,但東北三省游客的購物人均境外購物花費最高,在排名前五的城市中占四席。其中,長春游客境外購物人均消費最高,達7060元——相當于每個人買了一臺128G的iPhone7 plus,位列第二、第三的分別是哈爾濱和沈陽。

一線城市消費者雖然是境外購物消費的主力軍,但僅在消費人數和總額上有優勢。而人均消費最高的幾乎都是二線城市的游客。由于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可支配收入相對較高等原因,二線城市的“土豪”們才是真正在商店里“一擲千金”的人。
其中東三省游客最青睞的境外旅游購物目的地是東南亞和日本。例如長春游客最受歡迎的旅游購物目的地是中國香港、泰國、日本、新加坡等。
女性人數占優 男性人均花費更大
螞蜂窩的報告顯示,女性游客的購物消費總體金額占比雖高,但男性游客的人均購物消費額是女性游客的兩倍。
從境內購物消費數據來看,女性游客占總購物消費額占61.7%,高于男性游客,但卻僅依靠人數取勝;女性游客的境內年人均購物消費額不到男性的一半。在境外,女性游客的總體購物消費額占比達80.7%,但人均購物消費僅為4780元;而男性游客人均購物消費達到5200元。
男性消費力正在覺醒。有數據顯示,中國護膚品消費市場總體增幅達到11%時,男性護膚品消費市場增幅高達24%。男性開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儀表,也同樣希望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而女性的購買力體現在人數和總消費額上。在各個消費場景,女性都在人數上取得明顯優勢。

報告還指出,女性雖然愿意做更多事前功課,參考各種購買推薦信息,但在實際購物時更容易沖動消費;而不太熱衷于購物的男性,雖對“貨比三家”不太重視,在消費時卻更加謹慎和理智。
老年人消費力不可小覷 年輕一代引領消費趨勢
報告指出,中老年消費者曾是旅游消費市場的主體,一度將“爆買”推至高潮,而隨著年輕游客的不斷加入,消費中心正向年輕人轉移。
據螞蜂窩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如今中國90后的平均稅后月收入為4891元,但旅游年均花費卻高達11810元,相當于兩個半月的工資。
年輕消費者比上一代更加精明、挑剔,善于接受網絡時代的碎片化信息,具有個性和主見。68%的年輕消費者會在出國前提前查好目的地什么值得買,會參考他人的推薦和使用體驗;還有32%的年輕消費者表示會在當地購買的同時,通過手機查看國內電商平臺上的價格。
另外,青年人對產品的要求卻更高,他們不僅重視高品質、高性價比,更需要個性化、差異化,追求體驗式旅游。
相比而言,中年消費者盡管不熟悉最新的消費信息獲取渠道,但更加慎重、冷靜和務實;老年人相對更易跟風,做出消費決策時更加依賴熟人推薦。不過老年人仍有很強的消費意愿。
報告稱,50歲以上游客年旅游購物人均花費達4870元,高于中年人;老年游客更熱衷于購買具有升值潛力并可以傳承的商品,例如他們在購買貴重珠寶首飾、手表時,比其他兩代人更舍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