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國內吃貨們對小龍蝦的消化力量,已經接近超神。而小龍蝦,應該是中國史上最“慘”外來物種了。
這下滿意了?你們已經生生把一個入侵物種,吃成了“瀕臨絕種”。
近期,小龍蝦批發價上漲、缺貨斷貨的消息連日暴走。據中國水產養殖網本周一(7月10日)報道,當天小龍蝦的行情可總結為八個字:“缺貨嚴重,價格已瘋。”
另據多家媒體報道,小龍蝦最近遭遇5年來最嚴重“斷供”,進貨價格大多暴漲50%左右。
圖
“小龍蝦界”發生了什么?
查閱資料后,中企哥發現,小龍蝦批發價持續飆升大概始于一個月前。
以湖北監利地區的小龍蝦為例,硬7-9錢的紅殼小龍蝦,在6月初時批發價格一直在每斤16-17元之間徘徊,直到6月11日,初漲至18元/斤,6月12日又漲至19元/斤。
一個月后,截至7月10日,硬6.5錢以上的小龍蝦批發價格已上漲至27元/斤,如此算來,一個月內價格足足漲了近70%。中國水產養殖網表示,按照以往的規律,周末行情好,周一周二行情肯定不太好,但是缺貨嚴重就不一樣了,周一也能飚出那么高的價格,很多市場的老板已經沒辦法報價了,因為太高了。
所幸,7月12日,價格暴漲的勢頭已經停止,昨日大部分地區的塘口價和市場批發價都出現了小幅下滑,同樣以湖北監利為例,昨日硬6.5錢以上的紅殼龍蝦已回落至26元/斤,但后續會降多少目前不得而知。
究竟近一個月內小龍蝦界發生了什么,使其漲價如此瘋狂?
自然天災
江蘇盱眙小龍蝦代理商錢經理對《中國企業家》表示,盱眙的小龍蝦比今年最低的時候高了接近10塊,最低時約18元/斤,現在大概在26-28元之間。
此時,作為供應鏈中間環節的代理商處于尷尬位置,錢經理表示,上游蝦農的蝦產量不夠,價格又上漲,對收蝦增加了難度;下游零售商戶又不接受突然漲價,“只能是自己讓利了,這樣包括工廠,包括我們自己都掙不著錢。”
北京京深海鮮市場的業務部工作人員向《中國企業家》表示,市場內小龍蝦商戶所售的活蝦價格確有所上漲,但大概沒有50%那么高。至于原因,他認為是南方持續降水導致小龍蝦不出籠,產量有所下降。
盱眙龍蝦協會秘書長趙建民也認為,價格上漲確實主要是前階段主產區的洪水造成的,今年不少大型加工企業加大收購量也是原因之一,“往年價格上漲應在七月下旬高溫以后,今年(有所不同)洪水是主因。”
進入七月后,南方降水增多,湖面水位上升,不僅導致蝦產量減少,高水位對蝦農的捕蝦工作也增加了一定難度。
市場規律
江蘇揚州王鮮記水產董事長王俊對《中國企業家》表示,此次小龍蝦漲價其實是正常漲價的節奏,“現在進入農歷的三伏天了,蝦類、小龍蝦‘息伏’,捕撈量下降。南方洪水災害導致蝦減產,另一邊市場需求又增長……綜合因素造成供求關系變化。
湖北武漢的小龍蝦經銷商胡總也認為,屬于“正常的市場波動,但應該已經接近尾聲了。”
吃貨太多
供應鏈上游大多表示價格確實有所上漲,但對于餐廳來說,短暫的價格上漲似乎未帶來太大影響。
中企哥詢問了幾家有麻小的餐廳售價,尚未見有大幅波動。
其中,眉州東坡總經理助理周淼對《中國企業家》表示,沒聽說小龍蝦進貨漲價,“因為我們使用量較大,都是鎖價(鎖價多指在一定區域內嚴禁價格變動,多用于廠家對終端市場的保護)。”
位于北京簋街,已推出小龍蝦15年之久的花家怡園市場總監、簋街商會秘書長周梅華也表示,近期小龍蝦采購價格和售價均沒有變化,原因也同樣是使用量大,鎖價可保證價格穩定。
上海紅露圓總廚韓師傅則表示,天氣原因帶來的小龍蝦價格不穩定,對其確實產生了一點影響,但不是非常大。
綜上,此次短暫漲價對產業鏈上游的養殖戶、代理商、加工廠等的確產生一定影響,但對零售商、餐館、酒樓等下游市場目前尚未造成太大波動,消費者也幾乎感受不到。
此外,還可得出的結論是,國內對小龍蝦的消費需求表現了愈來愈大的胃口。無論是同往年一樣,從7月下旬開始漲價,還是今年7月初提前漲價,說到底都是供不應求導致。花家怡園市場總監、簋街商會秘書長周梅華對《中國企業家》透露,花家怡園四合院總店平均一天最少賣出1噸小龍蝦。
今年6月中旬,受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委托,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專家編寫了《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全面介紹了我國小龍蝦產業的發展現狀。
報告顯示,2007年至2016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已經由26.55萬噸增加到85.23萬噸,增長了221%。去年,我國小龍蝦總產量為89.91萬噸(含捕撈產量),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僅有2.3萬噸用于出口,用于國內消費的竟有87.9萬噸,占比97.8%。
來源:《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
此外,2014年和2015年,國內小龍蝦消費量也分別占了生產量的96.3%和97.8%,不僅占比很高,而且持續上漲!國內吃貨們對小龍蝦的消化力量,已經接近超神,無-人-可-擋。
有幕后“黑手”?
此輪漲價,除了天氣等原因,還有一些聲音稱有人在幕后控盤。其中有說法認為,跟凍庫囤貨有一定關系。
當被問到是否有人控盤,用大量囤蝦導致價格上漲,江蘇盱眙小龍蝦代理商錢經理則認為,“囤蝦應該不太可能,如果業內有人開始囤蝦,我們應該會收到消息,現在沒聽說(這回事)。”
江蘇揚州王鮮記水產董事長王俊表示,“有人控盤一說我們不了解,也未聽說,按我的理解控盤一說可能是大家的想像或猜測,目前對我們沒有影響。另外,冷庫進蝦一般會在價格便宜的時候才會大量進庫,此時的蝦價是不合適的。”
但無論是猜測,還是果真有人控盤,原因都在于國內小龍蝦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中國人學得很快,哪個行業生意紅火,便即刻一哄而上。
自去年開始,國內小龍蝦市場就已經是千億級市場規模。近幾年,由于國內市場價格上升,就連很多出口企業也紛紛轉向拓展國內市場。
2016年8月,美團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國3萬億的餐飲市場中,小龍蝦市場從2015年起獲得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現已超過一千億元。
小龍蝦館也以驚人的數量野蠻生長,2016年一線城市平均開業 500+(店),二線城市 200+(店),三線城市及以下 30+(店)。僅2016年第二季度,小龍蝦專營店新增數量同比上漲33%,截止 2016 年 8 月,大眾點評網上關于小龍蝦的總餐館數已高達 17670家,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串串香店數目的2倍,是肯德基中國門店數量的3倍。熱門城市分別如下:
隨后大量資本也涌入小龍蝦市場,融資金額在500萬——3000萬不等。
外賣O2O平臺“大蝦來了”于2015年6月,獲風云天使基金領投的近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隨后在2016年4月21日,又完成3000萬元的A輪融資,由58到家領投;
夾克的蝦,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閃募超過600萬元資金;
蝦搞蝦弄,獲得中路資本的500萬人民幣投資;
蝦baby,先后宣布獲得起源資本、真順基金的300萬元天使輪融資,和清華經管加速器、YOU+早期投資人楊輝的Pre-A輪融資;
閃電蝦,已拿到1000萬元的天使投資,A輪融資也在計劃中;
卷福小龍蝦,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獲得超過1330萬元融資。
市面上除了以小龍蝦為主的龍蝦館,如以小龍蝦為主推產品的滬小胖、蝦滿堂、紅盔甲,其他的餐飲相關品牌,但凡是能沾上邊、不會有違和感的中餐館、火鍋店、燒烤店等也推出了小龍蝦品牌,如新辣道、麻辣誘惑等。
就連周黑鴨、海底撈、必勝客也加入了小龍蝦大軍。
今年5月5日,周黑鴨在武漢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自己的小龍蝦品牌——“聚一蝦”,宣布進軍小龍蝦市場。
另一邊,海底撈系的首個投資項目,也將橄欖枝拋給了以小龍蝦飯為切入點進入快餐市場的海盜蝦飯,宣布獲得“海底撈”背景的北京優鼎優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近千萬的戰略投資。
小龍蝦的生意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種:一是傳統的夜宵大排檔模式,二是品牌餐飲企業的主打菜品,如花家怡園,眉州東坡,麻辣誘惑等,三是互聯網餐飲,即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注做龍蝦飯外賣的模式。
其中,第三種外賣模式最具潛力。數據顯示,在互聯網餐飲市場上,麻辣口味占了40%,其中,小龍蝦就占了總額的4%。
吃了這么多小龍蝦,你了解它嗎?
“蝦須像天線,怒張大鐵夾”的小龍蝦,是正宗的淡水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它的故鄉既不在中國,也不在日本,而是來自遙遠的北美洲,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日本傳至中國,再進入盱眙境內的陡湖、洪澤湖,繼而進入天泉湖、貓耳湖、天鵝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然后遍布大江南北。
曾有傳言質疑外國人是否吃小龍蝦。其實,早在200多年前,美國人就開始吃小龍蝦了,而且量很大。現在歐洲國家也吃,大多從中國進口。中國人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吃小龍蝦的,盱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吃龍蝦的地方之一。當時的吃法是以去頭去殼的蝦仁為主。
下面回答幾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1.如何挑選小龍蝦?
小龍蝦雖然是紅色的,但它的品質好壞,取決于三白,一個是腮白,另一個是腹白,最后一個是腸(蝦線)白。
有人擔心,小龍蝦是在臭水溝里長大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它沒有三白,只有三黑。水越臟,腮、腹、腸就越黑。只要在干凈的水里生長的小龍蝦,才能達到三白的要求。
2.青蝦好吃,還是紅蝦好吃?
小龍蝦的生長過程,是一個色彩的變奏曲,剛開始是淡青色的,慢慢變深,再從青色轉紅,還小的時候,一旦變紅就要蛻殼,七次后,小龍蝦就不再長大了,這時,就紅的很鮮艷。如果繼續存活,顏色會逐漸變成深紅,紅褐色,甚至黑紅色。一般來說,深紅色的小龍蝦,肉質已經開始發柴了。
有人認為,青蝦的肉質最鮮嫩,尤其是第七次蛻殼后的青蝦,最美味。但捕撈它們,需要特別有經驗的養殖戶才可以做到。上海一帶的大廚,最喜歡用它們來做冰鎮小龍蝦,把小龍蝦放到配好的鹵汁里燒,燒好后立馬拿出來放入冰塊里,這樣龍蝦才能鮮嫩彈牙,據說,冰鎮時最好用冰塊鹵汁混合浸泡,還要多加一些香葉,才能入味。
這種做法,雖然清淡,但能吃出龍蝦本身的鮮美和淡淡的甘甜味,再加上辛香料融合的復雜味覺感受,回味無窮。
3.小龍蝦為什么帶頭做?
小龍蝦最早的吃法是以去頭去殼的蝦仁為主。
帶頭和殼做,是廚師的改良。原因有三,一,好看,保持了形體;二,不容易進味,能保留蝦肉的鮮美,尤其是麻辣等重口味做法;三,保留蝦黃的完整,如果去頭,蝦黃就吃不到了。
4.小龍蝦產地眾多,盱眙小龍蝦是最好的嗎?
盱眙龍蝦起步最早,早年間最具知名度,十三香的做法街知巷聞。業內認為,盱眙龍蝦已經成為另一個陽澄湖大閘蟹。不過實際上,如今隨著大家越來越愛吃,小龍蝦的養殖產區已經擴散,如湖北潛江小龍蝦,江蘇金湖小龍蝦等也奮起直追,為了更好吃,油燜大蝦、蒜蓉龍蝦等多種做法被研制出來。可憐的小龍蝦,大概是中國史上最“慘”的外來物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