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制圖
中國網財經7月13日訊(記者 海洋 見習記者 段思琦)近日,廣西食藥監局通報2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華聯綜超”)所售1批次“韭菜”因殺菌劑超標被點名。食品不合格、業績下滑、拋售股權…….華聯綜超深陷多事之秋。
所售食品半年內屢上黑榜
通告顯示,華聯綜超南寧第二分公司銷售的“韭菜”樣品(采樣日期:2017-05-05)腐霉利檢出值為5.11mg/kg,比標準值規定(不超過0.2mg/kg)高出24.55倍。腐霉利是新型殺菌劑,超標可能是在種植過程中過量施用了腐霉利而且尚未達到安全期所致。
華聯綜超南寧第二分公司的相關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對于出現的問題食品,目前已經要求供應商出具相關進貨單據和質檢報告,相關材料已經遞交到廣西食藥監局。
中國網財經梳理發現,華聯綜超2017年上半年已屢上黑榜。3月29日,華聯綜超鄭州第六分公司銷售的標稱蘭州正林農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正林南瓜子(椒鹽味)霉菌超標; 6月5日,華聯綜超安徽第九分公司經銷的肥東響香麻油食品廠生產的玉米淀粉(生產日期/批號:2016/12/2)霉菌超標; 6月20日華聯綜超榮華中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天津高樂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濃香可可固體飲料霉菌超標。
此外,今年1月6日,華聯綜超濟南第二分公司還因衛生死角多、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組織)等問題遭濟南食藥監局點名。
華聯綜超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2001年11月29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經營綜合超市等零售商店。針對所售食品問題頻出的情況,中國網財經致電北京華聯超市總部客服,然而截至發稿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幾經周折,中國網財經記者聯系上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針對目前出現的食品問題,公司方面會和食藥監部門協商。然而當記者問及所售食品屢上黑榜,超市方面是否采取過相關措施時,對方卻表示不太清楚。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認為,食品安全貫穿于食品源頭、營銷,以及中間鏈條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如果超市內部有完善的追訴系統,就能很快查到是問題出在哪個環節。超市采購部門應當予以重視,這樣才能真正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3億元售精品超市股權
除了面對所售產品的質量挑戰,華聯綜超還要面對大的戰略調整。今年6月13日,華聯綜超與凱大鉑川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大鉑川”)簽訂了《北京華聯精品超市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擬將持有的華聯精品超市100%的股權轉讓給凱大鉑川。華聯綜超認為,高級超市這類業態對商圈要求嚴格,客層狹窄,店鋪布局受限,未來發展空間有限。公司轉讓華聯精品超市股權,有利于公司集中資源發展社區生活超市。
然而對于這次轉讓,上交所隨后發函詢問此舉是否為了防止被ST。詢問函顯示,此次資產轉讓交易預計產生收益3.14億元。華聯綜超2016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億元,近兩年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均為虧損。上交所質疑華聯綜超此次交易存在通過資產處置收益避免公司連續兩年虧損的交易動機。
華聯綜超隨后否認上交所質疑并表示,根據零售行業狀況及公司自身情況,2016年以來,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調整措施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已經實現盈利555.67萬元。此次資產轉讓交易獲得的收益并沒有通過本次交易彌補公司經營性虧損的動機。
2016年報顯示,華聯綜超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3.58億元,同比下降7.98%。實現凈利潤-2.6億元,同比下降590.19%。華聯綜超對虧損原因的解釋是:營業收入下滑主要是零售行業競爭激烈以及其他渠道的分流等原因導致門店來客下降。凈利潤下滑是由于毛利額下降、營業外收入下降以及營業外支出增加所致。
華聯精品超市(BHG Market Place)是華聯綜超旗下針對本土高檔消費者及外籍人士開辦的高級超市。截至2017年4月30日公司資產總額為34955萬元,凈資產為-2085.32萬元,2017年1-4月實現營業收入29306.3萬元,凈利潤442.25萬元。
商超營銷專家胡春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精品店是其盈利的業務,包括華潤也只有高端超市盈利,這時候出售盈利業務,不排除是為了防止被ST。而社區生活超市也正面臨越來越多的便利店的圍剿。華聯綜超此舉面臨諸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