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長會碰到孩子提出的類似的問題,比如:“這是我的零花錢,你為什么要管我買什么?”“我今天幫你們勞動,可以得到多少報酬?”“媽媽你有錢為什么不給我買?”等等。
提到財商啟蒙,你會想到什么?教孩子區分“哪些地方需要錢”和“想要錢做什么”?讓孩子明白錢不是大風刮來的?陪孩子練攤賺錢?給孩子壓歲錢自由支配?或者高級一點,教孩子理財投資,認識錢的時間價值?
智商、情商、財商,是孩子教育的三大跑道,未來的競爭是三個跑道的綜合成績。
近年來,我國也一直著力推進財商教育發展。
據《中國家庭財商培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家庭財商教育起步晚,對兒童財商教育缺乏。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和2016 年《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就提出,推動大中小學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隨著“雙減政策”這一教育新政的落地實施,教培市場迎來劇烈轉型與科技挑戰,一些機構的少兒財商課也紛紛上線。
關于財商教育開始的時間,一些少兒教育機構建議越早越好,最好在生活中,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越小的時候學,犯錯成本越低。
業內人士表示,親子財商教育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家長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財知識和投資能力,同時還能對孩子進行財商啟蒙。與完全面向成年人的財商課程相比,親子財商有不同的場景與模式。在財商教育逐漸普及的當前階段,親子財商教育成為行業內新的機遇。
記者了解到,某些面向8到12歲的少兒財商課通常會有20到30節不等,其中里面涉及“貨幣”、“存儲”、“消費”、“賺錢”、“借貸”以及“投資”等內容,對于8歲就接觸這些內容的孩子來說,能否真正的學懂這些知識還是個未知數。還有機構用數據的思維的形式引導孩子,掌握用錢、管錢、錢生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事實上,真正的財商教育,是關于財富觀、人生觀、幸福觀的經濟學教育,絕不止“談錢”那么簡單。除了教會孩子支配錢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未來獲取財富的方法和思維。比如,有些家長會買一些針對性的繪本幫助孩子初步理解“錢”的概念。
就目前來講,商業教育還沒有成為兒童財商教育的核心主題財商教育服務剛剛起步,教育的廣度、深度和系統性不足,推出財商教育課程的素質教育機構數量不多,規模較小,而且課程體系多由機構自主研發,課程標準未統一建立,兒童財商培訓老師的資格認證尚在摸索當中。可以說,青少年財商教育還是新興的空白市場。
有意涉獵財商教育的素質教育機構,必須要基于專業教育服務成為兒童財商教育的核心環節,研發能夠貫穿從幼兒到青少年階段的財商教育課程和評價體系,實現教育效果的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