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民生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和“山寨”酒水飲料行為,依法嚴查劣質鋼筋、線纜、兒童玩具和翻新“黑氣瓶”,大力整治“神醫”“神藥”等虛假醫療廣告和中介機構“亂收費”現象,查辦了一批與群眾緊密相關、性質惡劣的違法案件。
截至11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今年六批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共計60件典型案例,涉及民生的各個方面。
“鐵拳”行動的總體情況
據悉,“鐵拳”行動之所以被稱為“鐵拳”,就是要鐵面執法、握指成拳,聚焦解決民生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查處一批有重大震懾力的大案要案,實現“查辦一案、警示一片、震懾幾年,讓監管長出牙齒,讓違法者付出代價”的執法效果,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鐵拳”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貼近群眾生活的重點服務行業,以及農村與城鄉接合部市場、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多發的重點區域,重拳出擊,重點打擊8類違法行為:一是銷售藥殘超標的畜產品、水產品及未經檢驗檢疫或檢出“瘦肉精”的肉類;二是宣稱減肥和降糖降壓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中添加藥品;三是生產銷售“偷工減料”劣質鋼筋、線纜;四是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五是中介機構“亂收費”;六是翻新“黑氣瓶”;七是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節令食品;八是“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紤]到實際情況不同,各地“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進一步突出重點,適當增加新的內容。
市場監管總局黨組高度重視“鐵拳”行動,執法稽查局牽頭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相關司局協作配合,積極推進。31個。▍^、市)和新疆兵團均制定了“鐵拳”行動方案,26個省(區、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專門召開會議,對“鐵拳”行動作出部署。北京、上海、安徽、山東、四川等10多個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將“鐵拳”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抽調精干力量,全力推動實施。
行動開展以來,各地每月向市場監管總局報送查辦的典型案件。這些案件都與民生密切相關,各地對違法行為作出嚴厲處罰,有力打擊了違法者的囂張氣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進一步發揮“鐵拳”行動的警示震懾效應,總局還將違法失信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加強信用約束,警示經營者守法經營。
同時,總局還制定了《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宣傳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堅持辦案與宣傳統籌考慮,加強組織策劃,有計劃地開展宣傳活動,持續釋放震懾效果。總局通過官網發布典型案例,希望以案釋法,增強人民群眾的識假辨假和自我防護意識,震懾違法者,警示經營者。
“鐵拳”行動兩大特點:民生與鐵拳
在今年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上,張工局長明確要求,針對民生最怨、市場監管風險最大的重點領域,精準重拳出擊,查辦一批有重大威懾力的案件,讓監管長出牙齒。今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黨組印發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開展“鐵拳”行動,就是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具體工作安排。從行動的名稱上可以看出,這次行動的兩個突出特點:一是“民生”,二是“鐵拳”。
首先,關于“民生”。就是這次行動要聚焦民生領域,以保障民生為導向。 “鐵拳”行動重點查處的8類違法行為,涵蓋了食品安全、產品質量、虛假廣告、違規收費、“山寨”食品、特種設備等領域。總局在制定“鐵拳”行動方案時,先后研究分析了全國12315平臺投訴舉報情況、全國消協組織投訴分析報告、市場監管輿情監測熱點和風險點,綜合考慮了違法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社會關注度。上述領域,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有些問題消費者反映比較集中?梢哉f,“鐵拳”行動針對的重點,都是黨中央關心的事、老百姓煩心的事、監管者揪心的事。這8類違法行為都是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性質惡劣,危害嚴重,老百姓深惡痛絕。因此,必須在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執法的同時,進一步突出重點,對這些違法行為“露頭就打”,依法予以嚴厲處罰,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其次,關于“鐵拳”。一方面,要以“鐵”的手段,辦成一批“鐵案”。對于發現的違法行為要重拳出擊,毫不手軟,依法從重作出處罰,加大曝光力度,切實打痛、打出震懾,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真正讓監管長出牙齒。對于涉嫌犯罪的,按規定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從前期曝光的一些案件可以看出,有的案件雖然案值不大,但是都依法作出嚴厲處罰,這體現了“鐵拳”的要求,就是要打得違法者不敢再犯,這也展示了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的決心和大力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態度。
另一方面,要“握指成拳”,形成合力。當前,面對龐大的市場,市場監管資源與監管對象不匹配的矛盾比較突出。因此,這次“鐵拳”行動要集全系統之力,在執法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揮系統集成效應,集中力量辦案,獲取最大執法效果,這也是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新模式。為此,總局建立了總局領導任召集人的工作協調機制,各地也建立了相應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日常監管與執法辦案的銜接,充分發揮網絡交易監測和12315平臺等技術支撐,并加強上下級、區域間市場監管部門的協作。對于重大跨區域案件,上級市場監管部門統一組織執法行動,協調開展“集群作戰”,切實增強工作合力,確保案件查辦效果。
多措并舉確保行動效果
“鐵拳”行動,啃的都是難啃的骨頭,行動開展的效果好不好,要由老百姓來評判。這次行動,不只看各地辦案的數量,更看重辦案的質量,看重辦理的案件是否典型,是否真正解決老百姓煩心、鬧心的突出問題,區域性、行業性的突出問題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為此,總局制定了一整套工作措施,可以概括為:圍繞一條主線,強化兩個效應,建立三項機制,抓好四個環節。
圍繞一條主線。就是緊緊圍繞案件查辦這條主線。行動方案中提出的各項措施,都是圍繞保障執法辦案展開的,確保選準辦案切入點,完善保障和支撐措施,辦成一批有重大震懾力的案件。
強化兩個效應。一是發揮執法的打擊懲處效應。充分發揮綜合執法的優勢,綜合運用《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廣告法》等法律規定的手段,對違法行為綜合分析,依法從重處罰,用足法律規定的處罰措施,切實加大違法成本。二是發揮宣傳的警示震懾效應。及時公布查辦的大案要案,持續釋放震懾效果,加強輿論監督,擴大辦案影響。同時,將符合條件的違法失信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加強信用約束,依法實施聯合懲戒,警示經營者守法經營,令其不敢以身試法。
建立三項機制。一是建立內部協調機制。總局和地方市場監管部門都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內部協調,組織推進“鐵拳”行動。二是建立上下聯動機制。樹立全國市場監管“一盤棋”思想,總局和省局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督辦作用,協調開展跨區域聯合執法和案件協查,消除各自為戰、碎片化執法。三是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加強市場監管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強信息共享、線索研判,及時分析風險點,做到執法辦案與行業監管相互支撐。
抓好四個環節。一是著力拓寬案源渠道。這是做好案件查辦的前提。要通過分析投訴舉報、輿情監測以及與企業、行業組織交流等多種方式,梳理匯集違法線索。注重整合分析零散的線索,深入挖掘線索背后的違法行為;二是擴展查辦關聯案件。這是提高執法效能的關鍵。要樹立全鏈條辦案理念,注重在個案查辦中追查生產源頭和銷售網絡,努力鏟除整個違法產業鏈條,端掉“黑窩點”“黑作坊”;三是大力推進行刑銜接。這是提高違法成本的有力手段。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情況通報、線索研判。對于重大復雜案件,必要時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開展聯查聯辦,發揮各自優勢,加大打擊力度;四是積極開展行紀貫通協同。這是促進嚴格執法的重要舉措。要加強執法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的聯系,強化紀檢監察監督,防止對執法辦案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