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雷玄
12月8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的《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專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專題報告》)發布會上,網民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現狀的滿意度呈現“三三分”態勢,即37.52%受訪人群評價“比較好”“非常好”,35.86%受訪人群評價“一般”,26.62%受訪人群評價“不太好”“非常不好”。
自12月6日發布了《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后,這是在發布周中繼“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互聯網平臺監管與企業自律”專題后發布的第三個專題報告。《專題報告》主要涵蓋:公眾網民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治理的直觀印象與整體評價,數據安全保護存在的問題,網民對數據安全保護的訴求,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治理工作在國家網絡安全建設的重要作用,加強網民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的建議。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數據法治研究院院長時建中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國家網絡安全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數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密集出臺,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有所提升,在這一背景下開展對網民上網用網的安全感及滿意度調查十分有意義和有價值,有助于揭示我國網絡安全態勢,反映網民關注的問題及熱點,為有關各方進行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對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的感受情況
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教授王立梅認為,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治理,與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公眾與網民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治理的直觀印象與整體評價,是衡量與評估公民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治理的重要指標與參照系。如何在釋放數據潛在價值的同時保護個人信息,保障數據安全,已成為“時代之問”。
相比前幾年,公眾網民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評價整體上呈現逐漸好轉態度。
針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感受狀況,《專題報告》顯示,23.08%受訪人群“沒有遇到”“很少遇到”個人信息泄露,35.66%受訪人群“有一些”信息泄露遭遇,41.25%的受訪人群遭遇“比較多”“非常多”信息泄露。
在對個人信息風險的感受方面,近八成網民接到各類中介的推銷電話,超六成網民收到垃圾郵件,近六成網民收到相關性推銷短信。除上述騷擾方式,公眾網民還可以從其他途徑推測出個人信息風險,例如,超四成網民認為遭遇大數據殺熟是因為個人信息已泄露,近四成網民認為,默認勾選同意《服務協議》,允許應用收集用戶信息,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等等。
在重點關注生物識別信息風險方面,網民對生物識別信息的利用充滿憂慮。57.96%受訪人群對對生物識別技術的安全性“比較”或“非常”擔心,25.1%受訪人群評價“一般”,無明顯傾向,16.94%受訪人群評價“很少”或“沒有”擔心。
對個人信息和數據風險的反饋情況
在個人信息和數據風險方面,網民對各類網絡服務的個人信息風險感受不一。公眾網民認為,社交應用類網絡服務的個人信息風險最高,超六成的網民認為其存在風險;網民認為電子商務類、網絡媒體類、生活服務類和數字娛樂類網絡服務存在較高程度的個人信息風險,而健康醫療類、網上辦公類以及電子政務類網絡服務的個人信息風險相對較低。
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發生在多個環節。76.65%公眾網民認為,最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途徑是注冊APP時,APP要求獲取相機、位置等隱私權限;其次,超半數受訪群體認為參與網上測試、投票、抽獎活動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超四成受訪群體認為點擊網上不明二維碼、鏈接可能會泄露個人信息。
網民認為,手機APP存在多種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問題。超六成受訪群體遭遇過APP收集與功能無關的個人信息,57.78%的受訪群體遭遇過APP頻繁索要無關權限,50.25%的受訪群體遭遇過APP強制索取無關權限,不授權就閃退,50.02%的受訪群體遭遇過APP默認捆綁功能并一攬子同意。
網民認為精準廣告推送存在重大個人信息安全隱患。約九成網民在日常上網時收到過精準廣告。在廣告推送的過程中,四成網民表示網絡服務經營者全部都沒有征得同意即向用戶發送廣告;超兩成網民表示經營者大部分都沒有征得用戶同意;還有兩成網民不清楚發送廣告是否征得過其同意。
數據安全保護存在的問題
網民認為,數據安全保護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市場現狀、數據結構和標準規范等方面。其中,數據市場交易市場混亂,以及數據不規范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其次,數據安全標準規范建設滯后、數據應用程度較低、中介服務供應不足、政府數據不開放等問題也是數據安全方面存在的重要問題。
《專題報告》顯示,公眾網民希望從增強制度供給、企業自律等方面加強數據安全保護。針對存在的問題,《專題報告》給出了加強網民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五方面建議。
專家研討環節邀請多位權威專家針對其各自專業領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洪亮作《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的法律問題》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周友軍以《個人信息保護中的告知同意規則解讀》為主題進行發言;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教授范明志作《數據保護的基本邏輯》專題發言。
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勇忠總結說,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自2018年開始,至今已經第四個年頭。活動逐年擴大影響,逐年拓寬視野和加深研究,調查活動四年來所沉淀、積累的網絡安全態勢可視化指數,將為推動我國建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強國起到獨特而又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