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21年,手機行業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芯片危機”讓華為銷量淡出全球和國內市場前五,國內銷量OV和小米補位前三。一加手機與OPPO將進行全面融合,一加成為OPPO旗下獨立運營的品牌。蘋果時隔6年,重返中國市場第一名。
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3.51億部,同比增長13.9%;其中5G手機出貨量2.66億部,同比增長63.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5.9%。
有分析認為,過去一年,無論是通信能力、性能、影像等方面都沒看到太多顛覆式的創新,各大主流玩家在硬件比拼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紛紛開始在軟件和操作系統等領域發力,但并沒有太多驚艷的表現。
2022年到來,對于手機廠商來講,如何應對新變數、把握新機遇?仍是個不小的問題。
對于消費者來說,似乎已疲于比對參數,直觀的體驗就是期待手機會有哪些新功能。
電池容量集體增大
消費者對于手機電池續航越發的重視。
2021年的主流旗艦手機,電池容量基本都在4500mAh,手機廠商集體增大電池容量,應該是反思2021年手機行業所得出的結論。
2021年12月驍龍8Gen1發布后,市面上已經有多款搭載驍龍8 Gen1處理器的手機在售。
比如一加10 Pro該機重量只有200.5g,但卻塞進了5000mAh大容量電池,是迄今為止電池容量最大的一加5G旗艦。除此之外,Moto Edge X30增大到了5000mAh、iQOO 9系列增大至4700mAh。
據悉,驍龍8Gen1性能比驍龍888更強,功耗也會更高,小幅提升電池容量來抵消芯片耗電是最明智、最直接的辦法。
此外,2022年搭載驍龍8Gen1的旗艦手機,則是更傾向于控制溫度,從之前發布的小米12 Pro、iQOO 9 Pro以及一加10 Pro來看,各個手機的溫度表現都差不多。
手機影像會變得實用
從2021年底發布的小米12 Pro就可以看出,手機廠商正在從拼傳感器尺寸、光圈、單位像素面積等等參數,逐漸轉向拼優化和調校的時代,小米11 Pro配備了三星GN2,而小米12 Pro卻配備了IMX707,從參數來看,三星GN2顯然更牛,但拼參數的時代正在過去,來自索尼的IMX707傳感器相對更好調校,而且最關鍵的是,這顆CMOS其實就是IMX700的前身。
除了小米12 Pro之外,一加10 Pro今年在影像上的升級幅度也很小,realme GT2 Pro則是繼續使用去年的IMX766大底CMOS。
近幾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光學影像市場的發展迅速,主流攝像頭從兩攝發展到了目前的三攝,四攝,甚至有部分廠商發布五攝,六攝的智能手機,但是趨于技術發展以及功能的實用性主流穩定在了三攝。
根據旭日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期間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后攝2M像素鏡頭達到35%,皆為景深或者微距鏡頭,8M像素鏡頭突破15%,皆為超廣角鏡頭。目前主攝像素基本穩定在48M、50M、64M這三個像素鏡頭上,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不再是胡亂的湊數鏡頭,而是真正功能的實用。
折疊屏手機仍在試探需求
折疊屏手機自面世至今已有三年半的時間,但其市占率與智能手機大盤相比只能算是微乎其微,且目前業界公認在生產端還存在諸多難點。智能手機陷入存量競爭的當下,折疊屏是國產手機攻占高端市場的利器?還是又一個被吹起的泡沫?
手機廠商都在賽道上競相加碼,繼OPPO、華為、榮耀陸續上架新款折疊屏手機后,vivo、蘋果、谷歌也被傳出要進軍折疊屏市場。
春節期間,折疊屏手機還出現了“一機難求”的局面。有消費者跑遍多個品牌的多家門店都沒能買到現貨。二級市場上,多款折疊屏手機被炒出500-1000元的溢價。據一份手機二級市場報價顯示,截至2月8日,榮耀Magic V不同款式仍有1400-1500元的溢價,OPPO Find V溢價則在50-450元。
值得關注的是,OPPO剛剛獲得的一款折疊屏手機外觀專利授權的圖片顯示,該產品或可折疊兩次。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市場的火爆行情一方面與折疊屏手機價格下降后,消費者們嘗鮮的熱情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產業鏈還處在試探需求階段,出貨量沒法快速擴大。目前,在線下手機銷售門店,折疊屏手機每周都以個位數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