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上海車展期間,安陽女車主爬上特斯拉車頂高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維權一事,引起全國網友關注。不過時至今日,該起維權案還沒有結果,女車主的訴求一直也沒有改變,仍在網絡發聲稱,特斯拉公然違背市場監管部門的責令,至今還沒有向其提供事故時的完整數據。
3月14日,案件有了新的進展,張女士在微博中表示“希望法院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決,大家和我一起耐心等待。”
上海車展:特斯拉“翻車”了
時間回溯到一年前,在上海車展的第一天,一位身穿“剎車失靈”T恤的女士,站在了一輛特斯拉展車車頂大喊“剎車失靈”。隨后,女子被壯漢拽下車抬走。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給大家梳理一下:2021年2月,大鬧車展的張女士的父親開車來到一處紅綠燈前,踩剎車后車輛未見減速,隨后他又重踩剎車,車輛仍然沒有任何反應,在連撞幾車后,最終撞上了路中間的水泥隔離帶才被迫停下,事故造成張女士父母受傷住院。
但真正激怒張女士的不是剎車失靈,而是特斯拉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特斯拉單方面聲稱張女士父親超速行駛,行駛速度是118公里每小時,但又拒絕提供行車記錄,并且稱張女士不配合鑒定。于是,張女士火了,要跟警方調監控確認超沒超速,并且多次表示愿意鑒定,但不愿意在特斯拉要求的所謂的“全國唯一鑒定機構”鑒定。
隨后,張女士要求退車,可是特斯拉給出的方案卻是讓張女士同意修車,修好后幫張女士賣個好價格,賣給下一位“受害者”。最終,這些提議和處理方式激怒了張女士,從2021年2月份到現在一直在維權。
而更搞笑的是,有記者曾因此去4S店采訪,工作人員卻一直在重復,“如果您感興趣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我會讓相關人員跟您聯系”,氣得記者最后說了句“你是復讀機嗎?”。
所以,張女士大鬧上海車展的特斯拉展臺,這并不算意外,而是多次偶然引發的必然,是張女士幾次維權中場面最大的一次,是特斯拉頻繁發生車輛事故中鬧得最兇的一次。
特斯拉:真心看不起用戶?
在這件事的評論中,很多網友稱特斯拉一直有一個奇葩的邏輯,就是“真心看不起用戶”。面對這么多次事故,直至事態發酵到如此嚴重,還保持著不溝通、不交流的原則,面對這次事件的回應居然是“我們沒辦法妥協,這是一個新產品發展的必經過程。我們自己的調研顯示,90%的用戶都愿意再次選擇特斯拉”。
眾所周知,所有企業里最豪橫就要數馬斯克“馬老板”的特斯拉了。自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每年都會爆出各種產品質量問題,可面對消費者的追責,特斯拉的態度從來都是“你罵你的,我就是不承認我的車有問題”,給出的理由更是奇葩:要么是車主操作不當,要么是地面摩擦力太大,還有女性踩剎車太弱、樹長得地方不對,甚至因為呼吸導致汽車系統紊亂……特斯拉對消費者的態度可謂從來都是鼻孔朝天。
但隨著事件的發酵,兩家頂流媒體一起發文:“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勇氣”“特斯拉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隨后,從來“不來彎腰”的特斯拉瞬間第一時間90度鞠躬,連呼“I'm sorry!”
從絕不妥協到堅決配合,從迫于壓力到無奈認慫,特斯拉可謂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作為中國首家獨資外資企業,特斯來在中國享受的優惠政策無人能及。2021年,特斯拉在上海共獲得了6項補助,還包括8500萬美元資金補貼和197.5億元貸款。進入中國后,它從之前的半死不活瞬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一直低迷的股價也迎來了井噴式轉機,單憑一款車型就從中國賺走82.5億元人民幣。可這些國際大牌進入中國市場,拿到優惠政策,賺得盆滿缽滿后,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對我們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豪橫地地欺負老實人。
只能說,我們國產車品牌要加油啊!只有努力打造出更優秀的產品,讓他們感受到威脅,甚至把他們打疼,才能讓他們真正地開始重視中國用戶的意見。
特斯拉的勁敵——蔚來?
然而,馬斯克最怕的人是誰?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曾經預言,特斯拉的競爭對手或許來自中國。馬斯克到底暗指誰呢?
在大部分人開看,電動汽車似乎總是不靠譜,續航和充電是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截止2021年10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8.2%,國產造車新勢力也在不斷崛起,但始終未能解決電車普及的核心問題,那就是大幅增長的電車保有量和薄弱的充電補能體系之間的巨大落差。高速出行排隊充電、充電設施老舊損壞、充電場地被油車占用、快充設施不足、站點偏遠需要繞路……因此,提升補能效率、縮短充電時間迫在眉睫。
就在大部分電動汽車企業焦頭爛額的時候,“蔚來”卻做了一件有可能改變汽車行業,甚至是改變所有人出行方式的事,除了布局超充站外,蔚來還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和運維人員創建了“換電站”,來提升電車的補能速度和便捷度,實現了不用下車就可以完成自動泊車換電,全程不到5分鐘,省時省力。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長途出行需求,蔚來還在全國重要的高速沿線布局了高速換電網絡,車主在高速入口服務區內即可完成換電,不用額外繞路。
更重要的一點是,車作為出行工具,不應該只能在城市群中穿梭,還應該具備野外探索能力。因此,未來推出了Power Up Plan補能線路,布局了河西走廊、新疆阿克塞、川藏線,甚至到了珠峰大本營,開著電車也能去詩和遠方。
便捷智能的換電站,再結合充電樁、電池租用和升級服務,形成了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能源服務體系。整體解決方案為車主提供全場景的加電服務,截止2021年11月11日,蔚來已經在全國建成了609座換電站、463座超充站、570座目的充電站,接入第三方充電樁42萬根。到2025年,蔚來在全球的換電站數量將突破4000座。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能源服務體系,真正做到讓家電比加油更方便。
這種為車主提供全場景化加電服務,需要背后投入大量的研發、運維人員和資金,但堅持做一家用戶企業,為用戶提供愉悅的用車體驗和生活方式,正式蔚來從未改變的立身之本。
蔚來的崛起或許將成為特斯拉的勁敵,因為中國的電動汽車更符合中國人的需求。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和現在,買一輛電動汽車的時間是現在以及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