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國標”6月1日起實施 兩大看點值得關注
2022-05-26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重新定義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調香白酒屬于配制酒……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被業界稱為白酒“新國標”),于6月1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標準
“白酒”被重新定義
在新國標中,重新明確了白酒的定義,即:白酒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麩曲、酶制劑及酵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調而成的蒸餾酒。
其中,最大的變化主要有兩點:一方面規定了白酒“不直接或間接添加非自身發酵產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質”,即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劑;另一方面也規定了白酒不得使用非糧谷食用酒精,如薯類食用酒精、糖蜜食用酒精等。而使用了非糧谷食用酒精和/或食品添加劑的,則定義為配制酒。
同時,新國標修改了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濃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等定義,增加了兼香型白酒、董香型白酒、馥郁香型白酒以及調香白酒等定義。
新增的調香白酒定義為:“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具有白酒風格的配制酒。”也就是說,新國標將調香白酒從白酒分類中剔除,明確其屬于配制酒。
新國標禁止使用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是增香、增味、增稠。此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多次在白酒抽檢中檢出“甜蜜素”。而白酒中被檢出甜蜜素事件,令眾多消費者質疑白酒的食品安全。
在中國白酒市場,部分白酒酒廠為了降低成本,采用糧谷釀造的酒作為基酒,與用薯類生產的食用酒精勾兌,而根據新國標,這樣生產的酒將被劃入配制酒行列。
新國標的實施進一步明確了白酒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指出:“此次‘新國標’規定,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保證食品安全,推動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與品質升級。”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指出,過去,個別酒廠使用過調香物質、各種食品添加劑。“‘新國標’實施后,白酒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將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白酒行業健康發展。”
此前,白酒市場尤其是在調香、勾兌方面沒有明確定義。允許在白酒里面添加適量且符合規定的添加劑,以彌補酒體在風格、口味方面的不足,這樣生產的的調香白酒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但其與傳統白酒存在成本、風格等差異。
查看當下市場中現有白酒產品的配料表,可以發現很多產品是不符合新國標的,部分品牌產品的配料中明確表明使用了食用香料。新國標將配制酒單獨劃分出來,明確了白酒的定義。按照“新國標”的定義,這類白酒是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雖然具有白酒的風格,但不能稱之為白酒。
消費者選“酒”更加清晰明了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品質與健康意識正在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品質酒,高品質的純糧酒正迎來更廣闊的增量空間,成為大眾消費“向上”“向高”發展的重要引領。
蔡學飛指出,白酒“新國標”最大的價值就是把白酒與糧食劃上了等號。“把糧食釀造作為中國白酒的底層邏輯,在法理上順從了消費者的傳統認知,規范了行業的相關標準。”
之前,雖然多數正規品牌酒企對白酒成分在生產中也進行了嚴格標注,但消費者仍不能完全區分調制酒與傳統白酒。新國標對白酒、調香白酒等做出準確定義,對品類特點進行清晰化表達,新國標的實施,有助于讓消費者在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產品時,更加清晰明了地區分純糧酒和香精酒,再也不用擔心買糧食酒踩坑了。
新國標的修訂,對白酒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帶動國內白酒行業的品質提升、規范白酒企業的生產經營有著重要作用,將促使行業發展更加規范,市場更加有序。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