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品牌周|《中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分析報告》新書發布
2024-05-1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5月9日,在“510中國品牌日•能源產業品牌宣傳周暨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年會(2024)”(以下簡稱“2024能源品牌周”)舉辦的“發展新質生產力將重塑中國能源產業品牌價值”專題會上,《中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分析報告》作為能源產業成果之一,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發展分會(以下簡稱“能源品牌分會”)和中國經濟出版社聯合發布,旨在深入剖析中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的現狀、挑戰和發展趨勢。
本書作者代表、能源品牌分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牟思南介紹,《中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分析報告》(以下簡稱《能源品牌分析報告》)的編寫與發布,標志著我們在能源產業品牌建設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本書基于首屆‘510中國品牌日·能源產業品牌宣傳周’所征集的大量案例研究編寫而成,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對于能源企業強化品牌建設意識、優化品牌建設措施,推動我國建設能源強國、品牌強國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她說。
會上,牟思南就《能源品牌分析報告》的編寫背景、初衷、內容以及未來展望,與在座能源品牌領域專家、能源企業代表及媒體代表做了全面分享。
牟思南表示,能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其品牌建設不僅關乎企業的競爭力,更關系到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品牌已成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標識,同時也是展示國家形象、傳遞文化價值的重要載體。因此,加強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對于提升我國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發展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特別是《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印發,進一步明確了品牌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能源產業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多個產業規模居全球首位,能源技術裝備的創新能力也不斷增強。然而,我們能源行業的品牌建設還是存在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發展不平衡等現象。
牟思南介紹,《能源品牌分析報告》共八大篇章,20余萬字。從多個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探討了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包括分析當前背景與意義、回顧歷程與現狀、總結成就與經驗,指出問題與挑戰,并提出建議與措施。同時,通過典型案例的展示,為能源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品牌建設模式和路徑,為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應高質量推進能源產業品牌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國能源產業品牌的國際競爭力。”牟思楠建議:將品牌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提升品牌意識,推動品牌建設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以質量為根本,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夯實品牌根基,贏得消費者信任;加強科技創新,提升品牌競爭力,推動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品牌傳播,講好中國能源產業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良好形象。
“《能源品牌分析報告》的出版是能源品牌分會團隊與各大能源企業,以及中國經濟出版社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我相信,在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國能源產業品牌建設一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牟思南說。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