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品牌周|李永生: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能源企業重塑品牌價值
2024-05-1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5月9日,“510中國品牌日•能源產業品牌宣傳周暨能源產業品牌建設年會(2024)”(以下簡稱“2024能源品牌周”)在北京遼寧大廈舉辦。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將重塑中國能源產業品牌價值”專題會上,國家能源集團巡視組副組長、央企品牌戰略專家李永生表示,“新質生產力正不斷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現在,不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佳時期,也是重塑中國能源企業品牌價值的最佳時期。”
“三個增加”“五個延展”豐富內涵
能源領域的新質生產力不僅代表著能源行業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也承擔著我國能源安全的重托,凝結著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期望,是國家之所需,人民之所需,發展之所需。而產品和服務是品牌的載體,能源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品牌建設帶來量的持續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同時也為能源品牌建設增加了新的內涵與延展。
李永生認為,新質生產力賦能能源品牌建設,將會帶來“三個增加”和“五個延展”。所謂“三個增加”,即:增加新的內容、增加新的空間、增加新的著力點。增加新的內容,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將使得能源品牌建設更加注重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以及生產方式的革新;增加新的空間,即新質生產力所帶來的創新性和變革性,將使得品牌可以在更多領域、更多維度上進行探索和嘗試;增加新的著力點,即新質生產力將更注重從根本上提升品牌的影響力。“五個延展”則是指能源品牌將更加追求“向新、向高、向上、向美、向好”五個方面的延展,強調多領域、多行業、多產業、多學科、多技術的交叉融合,跨界融合,這為品牌建設提供了更多的創新點和突破點。發展新質生產力進程中的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等挑戰和機遇也為品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思考和想象,使得品牌建設更加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和競爭力。
與此同時,品牌建設還可以作為新質生產力新與質的倍增器。基于“新”,品牌建設是新質生產力的助推器,可以提升市場認知度,增強消費者信任,塑造行業新標桿,推動能源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基于“質”,品牌建設還是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器,可以加速推進技術創新,加速拓展市場份額,加速提升企業價值,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聚焦“五個方面”重塑品牌價值
在李永生看來,新質生產力不僅帶來了產業的變革,生產工藝的革新,資源配置的創新,同時也能通過聚焦于品牌定位、品牌價值、品牌體驗、品牌傳播與品牌營銷,為企業能源品牌價值重塑帶來新契機。
一是通過新質生產力重塑品牌定位,使能源“品牌大廈”做到基礎牢,根基扎實。品牌是傳遞企業形象的一種無形資產,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能推動能源企業形象的持續提升,更能推動能源企業品牌定位的持續調整和優化。
二是通過新質生產力重塑品牌價值,使能源“品牌大廈”做到骨架硬,支撐堅實。品牌價值是品牌管理要素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也是品牌區別于同類競爭品牌的重要標志,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實現能源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核心功能的提升,更推動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
三是通過新質生產力重塑品牌體驗,使能源“品牌大廈”做到感覺好,個性鮮明。享譽世界的知名品牌不僅需要豐富的內涵,還要品行盡美,外形出眾才能使人動心,贏得消費者喜愛。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別是數字化、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讓品牌體驗更現代、更貼心、更舒適、更快捷,更具有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氣息。
四是通過新質生產力重塑品牌傳播,使能源“品牌大廈”做到形象美,文化深厚。品牌傳播是文化的傳播,是文明的傳播。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品牌注入新的文化符號和新的品牌基因,讓品牌歷久彌新,持續傳遞新的影響力和品牌魅力。
五是通過新質生產力重塑品牌營銷,使能源“品牌大廈”做到成效實,潤物無聲。品牌營銷就是構建品牌戰略的應用場景,對號入座,有針對性地制定品牌戰略的優先策略、重點策略與行動等。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更為清晰地掌握市場動態,更精準地分析市場趨勢,制定有目標、有側重、有舉措、有質效的品牌戰略,提高精準、細致、靈活的市場洞察力,引領企業開創新局面,更好地發展競爭優勢。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