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運生:共筑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大堤
2024-06-01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0歲至14歲的人口總數為2.53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95%。這一龐大的市場需求基數帶動兒童消費市場的持續增長。根據中國兒童產業中心公布的數據,我國每年兒童消費市場規模約為3.9萬億元至5.9萬億元。
伴隨著市場發展和消費升級,兒童消費市場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對于企業、商家和平臺而言,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品牌建設和口碑營銷勢在必行。
消費者權益是涉及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尚未施行,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等法律法規均對此進行了明確規定。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其自身成長必然受其接觸的商品、服務影響。因此規范兒童消費市場是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安全、良好的社會環境的必要條件。
近年來,兒童消費市場整體消費環境不斷改善,兒童用品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消費服務平臺聯合新浪黑貓消費者服務平臺整理發布的2023年至2024年度兒童消費市場投訴數據分析表明,目前兒童消費市場仍存在因商品、服務不合格、不達標而產生的大量投訴、舉報等情況。個人認為,社會各方面應齊抓共管,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實現共同治理,從而規范市場行為,攜手共筑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大堤。
具體而言,經營者應當擔負主體責任,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提高服務水平,對于具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商品,應嚴格遵守相關產品質量標準規定,并對可能造成兒童不慎吞咽、窒息等危險的商品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
政府監管部門應充分發揮監管職能,明確工作任務,夯實監管責任,落實落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各項舉措,對于兒童商品、服務的投訴、舉報進行嚴格查處。
教育、培訓機構應依法取得相關資質,嚴格執行收費標準,增強收費透明度,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切實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作為一般消費者,應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對于“三無”產品、偽劣產品應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建議從業相關方要認真聆聽消費者聲音,積極、快速、妥善處理消費者投訴,持續提升消費者滿意度。也再次呼吁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兒童消費市場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強市場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有效規范行業秩序,推動兒童消費市場良性發展,共同呵護祖國的“花朵”健康茁壯成長。
(作者:岳運生 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