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市場的繁榮與亂象:重生逆襲背后的付費陷阱與內容困境
2024-10-27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中,微短劇以其耗時短、節奏快、情節緊湊的特點迅速占據了人們的娛樂時間,成為文娛消費的新寵。從霸總嬌妻到重生逆襲,從天賦覺醒到甜寵虐戀,微短劇以其豐富的題材和密集的爽點,讓無數觀眾欲罷不能。近年來,我國網絡微短劇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不完全統計,僅2024年上半年,國內微短劇產量就已超過萬部,總播放量突破千億次。微短劇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年齡段的觀眾,尤其是中青年群體,成為他們休閑娛樂的重要選擇。然而,市場的繁榮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亂象,付費充值侵犯消費者權益、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頻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微短劇亂象叢生
近期,江蘇省消保委公布了微短劇領域問題消費調查結果,對其主要問題進行了剖析,包括付費充值侵犯消費者權益、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備案落地藏“漏洞”等。
收費規則不透明、不清晰。調查發現,超過兩成的消費者遭遇不明碼標價的問題,近一成三的消費者反映包月、包年會員觀劇權益不明晰。部分觀看渠道雖然對單集所需虛擬幣進行明示,但字體較小,且未明示全劇所需虛擬幣總數,導致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容易陷入反復充值、多次充值的套路。此外,部分微短劇劇場未告知虛擬貨幣與現金之間的兌換比例,消費者無法準確了解所需支付價格。
自動續費亂象突出,扣費不提醒。在小程序或APP觀看微短劇時,平臺常常提供會員服務。然而,這些服務往往包含強制自動續費條款,消費者開通會員服務時必須接受自動續費事項,有強制消費之嫌。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平臺在扣款前未進行任何提醒,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扣費。
有效期條款“躲貓貓”,部分劇集下架不通知。問卷調查顯示,八成以上消費者開通全站會員后仍需為部分劇集付費,七成以上消費者開通會員后遇到小程序下架或無法使用的情況。體驗調查還發現,部分平臺付費頁面未明確提示有效期或服務期,消費者難以掌握自己的權益狀況。此外,一些平臺在劇集下架時未進行通知,導致消費者已購買的劇集無法觀看,已充值的虛擬貨幣也無法使用。
價格高、收費不一,充值容易退款難。調查顯示,單部微短劇消費者實際付費金額區間集中在50—100元之間,而消費者單劇心理價位多集中在10—50元以下。此外,部分平臺存在同劇不同價、同樣價格解鎖集數不一的現象。更為嚴重的是,所有充值虛擬幣的平臺均標注“虛擬產品,一經購買不得退換”等字樣,導致消費者在充值后難以退款。
劇情遭詬病,存在同質化問題。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消費者認為微短劇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近四成的消費者認為劇情爛俗、虎頭蛇尾;超過三成的消費者認為制作水平良莠不齊。體驗調查的24個樣本雖然覆蓋了多個題材,但劇情同質化現象依然嚴重。多數微短劇涉及總裁、名媛、身份反轉、逆襲等元素,套路泛濫。業內專家表示,內容競爭不充分是導致微短劇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備案號混亂,新規落實不到位。根據行業主管部門規定,今年6月1日起微短劇實行備案制,然而經調查發現部分劇集仍然沒有備案號或備案號不一致。業內專家表示建立分級備案制度有利于加強對行業的監管但也要警惕大投資分段變小脫離監管的情形。
多措并舉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微短劇行業充值付費亂象和內容質量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提出建議:
第一,統一收費標準,強化告知義務。建議播放平臺統一收費標準明確標注虛擬貨幣與現金之間的兌換比例以及全劇所需虛擬貨幣總數。同時強化告知義務確保消費者在購買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權益狀況。
第二,優化自動續費機制。建議平臺優化自動續費機制在扣款前進行明確提醒并允許消費者在一定期限內取消自動續費服務。此外還應設置明顯的取消按鈕避免消費者因操作不便而陷入自動續費陷阱。
第三,研發老年人付費模式。針對老年消費群體建議平臺積極研發適合他們的付費模式如設置大額充值提醒、簡化退款流程等以解決他們面臨的數字弱勢群體沖動消費難題。
第四,加強內容審核與監管。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微短劇內容的審核與監管嚴厲打擊低俗、同質化內容鼓勵創新、優質的微短劇作品涌現。同時,加大對備案制度的執行力度確保所有微短劇均按規定進行備案并接受監管。
第五,完善消費者維權機制。建議建立健全的消費者維權機制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投訴渠道和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加強對平臺客服人員的培訓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專業能力確保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微短劇作為新興的文娛消費形式在給人們帶來歡樂和放松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只有通過多措并舉、綜合治理才能推動微短劇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優質的微短劇作品帶來的樂趣和感動。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