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的造假網絡是怎么建立起來的,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的又是誰?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見到了此行業祖師爺豆老先生的廬山真面目。
一天上午12點左右,路經一戶普通農家院落時,一陣刺耳響聲吸引了記者。透過敞著的大門,循聲望去,只見一老漢正躬身在機器旁打磨鐵塊。
記者上前問道:“咱們這里油嘴好找嗎?”
“找到這里算是你們找到家了。”老漢一點也不避諱:“別人做不了的汽車配件我都能做。”
說著他要領記者到他的作坊里轉轉。記者環顧院落,發現堂屋門側,東屋門墻邊均擺放著制造不同汽車配件的機器;東屋墻邊的機器旁,一位婦女正在忙碌著。
老漢先領著記者進了西屋。這里十幾臺長、寬、高均約一米的機器整齊地排列在屋里。從油污可以看出機器已經使用多年。汽車配件散落在地上,這就是所謂的車間了。
南屋又是另一番景象:幾臺約兩米高的機器擺放在東墻和中間位置。一位年輕工人滿身污油像黑人似的,在那里操作著機器。機器中不時噴出明亮的火花。南屋臨側墻的地上,各式各樣的配件半成品分堆排列,幾乎占到屋子的一半。在每堆等待加工的配件上,都有一個紙板。紙板上標有“楊某某”等名字。
老漢洋洋得意地告訴記者,他南屋的機器都是電子打火的,一臺機器價值幾十萬元。用紙板標示名字的,都是別的小作坊接的活,做不了拿到他這里來做的。很顯然,老頭在有意向我們炫耀他的技術和設備實力。
“這里的機器不少啊,有十幾臺吧?”記者對作坊的規模發出由衷地感嘆。“比這多,我有50多臺機器呢!制造油嘴、油泵的各式機器都有。”老漢毫無戒備地道出了著自己的生產能力和規模。
隨后,老漢引領記者到堂屋的沙發上坐下,開始講述他制造汽車配件的經歷。
老漢姓豆,已年近花甲,早年在洛陽一家重型機械廠工作,他堪稱豆門制造汽車配件第一人,其他的汽配小作坊主,均是他的徒子徒孫。
豆老漢還拿出他的身份證讓記者看,身份證上果然印有洛陽某區的字樣。“上世紀80年代初我還在洛陽拖拉機廠上班,之后因為我有這方面的技術,所以就在老家淮陽做汽車配件了。”這恰好印證了“中國淮陽”網站上“豆門鄉倒栽槐村周圍的馬營、肖莊、張莊、孫營、劉東、劉西等村的油泵油嘴生產加工已近30年”的描述。
豆老漢說:“起初,我的親戚跟我一塊兒做。1984年,我的親戚就出去單干了。因為技術好,我什么樣的汽車配件都可以做。各式汽車上的各種型號的配件,只要能拿來樣品,我就可以做得和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模一樣,分不出真假。所以,一些小作坊做不了的,也拿到我這里加工。”
“豆門的汽車油泵油嘴配件小作坊有上千家,它們制造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豆老漢說:“我的產品分仿制品和真品(指豆門當地的品牌)。我生產的油嘴價格從5元到12元不等,僅2005年一年,向福建一個地方發貨的價值就達一百五六十萬元。”
“豆門的汽車配件是全國最低價。”豆老漢神秘地說,“一般的仿制品油嘴一只僅售5元錢,光原材料的費用就需要4元多,實際上做這種生意也賺不了多少錢。”
記者了解到,正規企業的油嘴,一般一只25元,且這種價格的油嘴主要用于解放、東風等大貨車上。小轎車的噴油嘴一只價格則高達85元-160元。
談話間,記者注意到,豆老漢堂屋北側的墻上赫然掛著一個營業執照。從這張營業執照上,記者得知,豆老漢的公司地址在淮陽縣豆門鄉劉東村。
豆老漢也有他的生意經:“對于不了解的陌生人來說,我們公司一般在外包裝上打自己公司的名字。熟了以后就不一樣了。你們要求打什么樣的名字都可以,我這里把箱子封好后,可把貨直接發過去。”
在豆老漢的作坊里,記者順便提了一下“眾力公司”的事兒,主要是想證實一下那位自稱李經理的人說自己有公司有營業執照是合法經營的事兒。豆老先生坦言:“眾力”也是那種公司+農戶的形式,即多家農戶的小作坊合成一個公司,實際上真正制造汽車配件的,還主要在各家各戶。
豆老漢還告訴記者,國內油嘴油泵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廠家是玉柴、錫柴、上柴、大柴、柳柴等幾個大廠。這些廠家的產品一出,豆門就立即仿造。哪家的油嘴油泵銷得好,小作坊老板就仿冒哪家的貨,前段時間仿造大柴的產品,近期又仿造錫柴的。總之,仿冒也得隨行就市。
汽配造假“祖師”絕活多
2008-03-11 14:57 中國質量萬里行 姚延敏 劉暢 劉繼忠 白戰林 辛國奇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牧馬人羅賓漢越野車加裝后窗雨刷無法正常使用
- 2排氣管頻繁異響 長城騰翼C30故障仍未解決
- 3奔馳甲醛超標4倍多 無強制性標準消費者維權難
- 4記者與售后專家暗訪稱吉利帝豪檢測有漏洞
- 5北京奔馳C級車甲醛超標4倍多 車主戴口罩開車
- 6臥鋪大巴被指早已被禁售 宇通等客車商仍暗售
- 7奔馳E級車主們集體維權 渦輪漏油問題難解決
- 8凱迪拉克左前輪擺臂斷裂 車主要求全款退車遭
- 9百余車主投訴奧迪車燒機油:每年多花1萬塊
- 10車主投訴奔馳車買了1個多月發動機就現滲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