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29日消息 (記者陳振璽 實習記者曲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車子有了問題,索賠不靈,溝通不暢,有的車主可能會選擇拿到車展上來說。一個呢,可以引起更多的關注是肯定的。另一個,也許就真能把車的問題給解決了!
前兩天的展會上,就出現了這樣一位女士。她身上披著白色的大字報,手里拿著擴音器,和父親一起高聲維權。除了質問豐臺汽車的高官,她還提出了一個最大的疑問:雷克薩斯是不是在“假召回”?這位車主名叫崔家楠。
崔家楠是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也是雷克薩斯IS300的車主。4月24日,她卻成為了北京國際車展的不速之客。那天上午,她和年近八旬的老父親來到豐田汽車雷克薩斯展臺,當場就“雷克薩斯剎車失靈問題”質問豐田汽車總部的高管。
崔家楠:車有質量缺陷,豐田的4S店檢測出來還惡意隱瞞,導致我的事故。我就拿著這些證據一塊兒,包括他們那些檢測的缺陷報告,我到了車展現場。一進到現場,馬上就被他們那些員工把我摁在那兒。
原來,崔家楠曾經在去年1月份駕駛雷克薩斯IS300汽車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前后兩車損毀,崔家楠本人也因此受傷。
根據北京市公安局(微博)朝陽交通支隊呼家樓大隊事故處理通知書記載,“根據模擬試驗,發現該車制動系統存在安全隱患,涉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并要求崔家楠“在該車安全隱患消除之前,不得駕駛該車在道路上行駛。”
剛買不到半年的新車就出現嚴重制動問題,作為律師的崔家楠很憤怒。于是,她找到雷克薩斯要求解釋和理賠。但一年多過去了,雷克薩斯方面遲遲沒有與車主達成賠償協議。而崔家楠在交涉的過程中,還意外地發現了另一個驚人內幕。
崔律師懷疑,雷克薩斯在質檢總局網站上公布的召回汽車識別代碼是虛假的。也就是說,雷克薩斯在“假召回”。
崔家楠:你(雷克薩斯)明明機動車在中國車管所的登記的是17位,而發改委的規定“關于識別代碼的規定”第五條也規定,中國機動車識別代碼為17位,那你為什么在國家質檢總局召回網上卻編造了一個召回范圍,識別代碼全部是22位,憑空多出來5位,根本就不存在,上哪兒招啊?
其實,在最近半年的時間里,中國之聲先后兩次報道過崔女士和雷克薩斯的糾紛。從對汽車質量的質疑,到4S店保險公司涉嫌串通詐騙理賠款,雙方之間一直爭執不下。直到這一次崔女士出現在車展上,問題至今沒能解決。而關于她最新提到的“假召回”疑問,真相又是什么呢?
崔家楠律師向記者出示了在她在2012年2月26日從“中國汽車召回網”上下載下來的一組“雷克薩斯汽車召回”信息。信息中顯示的車輛識別碼確實是22位。而按照我國《車輛識別代號管理辦法》規定,車輛識別碼必須由17位字符組成。
對此,雷克薩斯方面又是如何解釋的呢?
記者聯系上了雷克薩斯北京廣通4S店一位姓王的經理。
王經理:那個東西我上“召回網”上看過,跟她說的根本就不一樣,明明寫的都是17位,我不知道她從哪兒看到的22位。
隨后,記者登錄了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管理中心網站,在該網站上,記者確實查找到了2011年11月9日發布的雷克薩斯RX300的召回公告,公告中顯示的車輛識別碼確實為17位。
然而,在2010年發布的另一份雷克薩斯LS460L和LS600hL召回公告中,車輛識別碼卻只有8位數。由此可見,雷克薩斯至少在公布召回車輛識別碼上是不嚴謹的。
截至目前,雷克薩斯方面并沒有和消費者崔女士達成理賠協議。
王經理:因為從我了解到,我們這邊一直在跟她聯系接觸,可是她從來都是不跟我們坐下來協商,她從來都是說“不跟你們談”。
崔女士在采訪中向記者透露,之所以不愿再與雷克薩斯方面協商,是因為對方根本沒有誠意,無法滿足她的兩個訴求。
崔家楠:我要求他一個是向我賠禮道歉,第二個是啟動在中國的剎車失靈的召回的程序,也要求他們調查。
到底是不是“假召回”,我們等待有關部門的最后認定。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