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概念、“新能源”概念,一波又一波的炒作熱潮使得偏居山東聊城的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通客車”)聲名鵲起,股價更是在輪番炒作中此起彼伏。
1月30日,中通客車發布的2012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生產客車11704輛,銷售12017輛,利潤7172.52萬元,同比增長12.15%。不過,近日,中通客車產品出現大規模質量問題的事情也被消費者揭露出來。
據了解,湖北勢石市鴻泰公共巴士有限公司(下稱“鴻泰巴士”)曾于2009年11月份購買了中通客車公司生產的30輛LCK6830G型大客車用于公交線路運營。然而,投入運營僅僅兩個月之后30輛大客車就陸續出現前大燈罩面破裂、車身大面積腐爛、剎車制動系統失靈等諸多問題。
“中通客車也多次委派有關人員來進行處理,但治標不治本,缺陷及質量問題諸多,難以全面解決。”鴻泰巴士副總經理劉廣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由于30輛大客車的質量問題嚴重,已經涉及到行車安全,早在去年3月份就閑置在公司停車場內無法正常運營。
劉廣告訴記者,在2012年元月,公司再次向中通客車購買32輛大型客車,并簽署協議,約定協商解決之前購買的30輛出現質量問題的車輛,直至雙方滿意,然而“買完車之后就再也沒給處理。”為了督促中通客車解決問題車輛,無奈之下,鴻泰巴士不得不停付30輛客車的按揭貸款。然而,深受所購車輛質量問題困擾的鴻泰巴士卻被中通客車告上了法庭。
質量問題頻發
“本來打算買來的30輛車全部投入到黃石市十號線的公交運營上去。”劉廣表示,十號線自海觀山至河口鎮共約二十多個站點,當時該條線路為湖北省城鄉改造的示范線路。
鴻泰巴士購買的30輛中通客車于2010年2月10日進入十號線,正式投入運營。
“運行了還不到兩個月,問題就來了。”劉廣說,在2010年4月份,這批嶄新的中通客車就陸續出現上下車門無法打開的情況,之后,濾油器開始出現問題,很多車卡在半路上沒法走。
進入6月份,車輛的大燈罩開始出現破裂的情況,車身外皮也出現從內至外的破裂情況,到了8月份,絕大多數車輛的地鋼板相繼出現斷裂情況。“當時湖北市場上沒有匹配的地鋼板。”劉廣告訴記者,為了維修車輛,他們只能重新從中通購買鋼板進行維修。
“更為致命的是,車輛的制動系統也出現失靈的情況。”劉廣告訴記者,由于制動失靈,運行車輛一共因此發生了三起事故,“搞得司機都不敢開這個車,只能從其他線路調配車輛維持運營。”
不過,對于鴻泰巴士提出的制動失靈的情況,中通客車方面曾予以說明,認為不可能存在此種情況。
在中通客車技術中心“關于行車制動失靈駐車制動不起作用的回復”的文件里,中通客車技術中心回復稱:“為了保證行車安全,我公司產品制動系統設計采用雙回路系統,前后制動各自獨立,車輛正常情況下,不存在前后制動氣壓同時低于400kpa的情況,因此不會出現前后制動雙回路同時失效的情況。”
“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給他們處理過了。”曾任中通客車湖北客戶服務中心經理的馮繼鵬告訴記者,中通客車整車保修時間為1年,在1年時間內出現的問題都已經給鴻泰巴士處理過。
對此,鴻泰巴士證實確實做了修理,但是同時,劉廣表示車輛雖經多次修理,但是仍然有大量問題存在,“現在剎車的問題還沒有處理好,沒有找到原因,車身外皮從里面往外面腐爛,導致桌椅都不穩定了,極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停貸成被告
在劉廣看來,30輛車如此密集地出現問題,一定是客車質量不合格才會如此。
“我問過他們,他們財務親口告訴我,這批車輛是因為2009年為了趕工期,做工比較毛糙。”今年1月29日,劉廣告訴記者,一位技術人員也曾私下告訴他,該批車輛的擋泥板也存在技術缺陷。
“我們的產品都是合格產品,不能說是不合格,如果產品不合格就無法通過3C認證,也就不可能賣到消費者手里。”馮繼鵬則告訴記者,鴻泰巴士購買的車輛出現的問題在保修期內中通客車都已經做了保修處理,而公司在保修期外的維修協商與客戶之間有分歧,所以才導致了鴻泰巴士的投訴。
他還表示,鴻泰巴士車輛所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所運營區域位于郊區,地面凹凸不平,車速過快而且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等。
“即使是路況差,公交車都限速40邁,怎么會跟外皮破裂有關系?”劉廣對馮經理的說法予以否認,“我們買一件上衣穿身上,我腳走的路不平,上衣破了,有因果關系嗎?”劉廣告訴記者,實際上十號線線路路況非常好,運行路面為50米寬的標準公路。
“我們前前后后分了3次,一共買了92輛中通客車。”劉廣直言,第一批30輛公交車質量并沒有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第二批30輛車身上。“我們相信中通客車會對自己的品牌負責,為他們的質量負責,所以在這種信任的基礎上還是毫不猶豫地買了第三批32輛客車。”
劉廣告訴記者,在購買第三批32輛客車時,鴻泰巴士和中通客車之間針對此前30輛車的問題還曾達成一項補充協議。
記者獲得的這份協議第四條約定,“乙方(黃石市鴻泰公共巴士有限公司)2009年訂購中通30輛LCK6830G型客車,前期出現的質量問題跟現提車輛無任何關聯,但前期出現的質量問題仍由甲方與乙方領導雙方進行溝通協調處理,至雙方處理滿意為止。”
協議上,甲方蓋有“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印章,委托代理人為姚偉,根據中通客車網站可以確認,姚偉為負責“咸寧、黃石、神農架、鄂州”的中通客車湖北市場部人員。
從協議里可以看出,中通客車已經承認鴻泰巴士購買的第二批30輛客車存在質量問題。
不過,還未起訴中通客車的鴻泰巴士如今卻反被中通客車告上了法庭。劉廣告訴記者,協議簽訂之后,中通客車并沒有繼續給鴻泰巴士處理問題,鴻泰巴士多次協調未果,無奈之下只能停付30輛車的余下100多萬元的按揭貸款。
“如果他們給我們解決問題,我們肯定是要還的,但是不解決影響到我們營運的質量問題,我們肯定就沒法還錢。”劉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