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斯巴魯汽車因遙控鑰匙故障在北美召回四款車型,斯巴魯公司表示,上述車型的鑰匙一旦掉落,可能無意中啟動引擎,增加了事故和傷亡的風險。無獨有偶,此前1月5日,斯巴魯因電路問題剛剛在美國召回63萬輛汽車。
而在中國,對斯巴魯的投訴和召回呼聲卻不僅僅是遙控鑰匙故障這么單純。
忽停車 遭遇驚魂一幕
“那天,第一次讓我感到膽顫。早晨出門上班,剛開車到公路邊,突然車子不走了,車子并沒有熄火,一切操作正常,萬般無奈只有將車堵在路中間,過了五分鐘,居然可以倒車,我慢慢將車倒放在停車線內,與4S店聯系,對方回話說叫我稍等,可過了兩個小時一直沒來人援助,這時車子奇跡般又可以行駛了,聲音有些異常,我急忙將車停回家,不敢再動。誰知道就在這時候,汽車儀表盤上所有燈都亮了……”
講述這“離奇”一幕的,正是一位斯巴魯森林人汽車的中國女車主。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的短短10個月里,斯巴魯在華接連發生了三次召回,而召回原因分別是制動主缸缺陷、發動機水泵缺陷和雨刷電機缺陷等比較嚴重的機械故障。
在短時間內連續召回,一方面說明斯巴魯對中國消費者負責任的積極態度,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斯巴魯汽車整體質量的確存在一定問題。
2011年10月3日,一則斯巴魯森林人的車禍事故引發網絡對斯巴魯汽車安全性的質疑。當日,2007款斯巴魯森林人夜間行車,由于車速過快,在一個向左的急轉彎時沒有及時減速,左前輪沖出路面撞擊在約1米多深的排水溝沿上,隨后車身失去平衡開始翻滾,最后撞上樹木后側翻。該車禍使車頭損毀嚴重,車頂完全褶皺,車輛基本報廢。車主羅先生原本以為買到六氣囊的高配便是買到了安全保障,但是,在強烈的碰撞下,森林人汽車前排安全氣囊沒有正常爆開,導致駕駛員當場死亡,兩名乘員重傷。
據汽車碰撞專家事后對事故沖擊力度的估算,森林人配備的安全氣囊本應適時打開,但森林人上作為生命安全最后防線的安全氣囊卻形同虛設。而且事后,斯巴魯沒有就安全氣囊問題做出公開回應,也沒有就此展開任何調查。
難著車 投訴三年未果
如果說車禍時的安全氣囊問題是偶然事件,那么眾多用戶聲討的發動機不能啟動、剎車抖動和售后服務等卻能反映出斯巴魯目前整體出現的問題。
近來,家住北京的張先生很上“火”,原因是他2008年年末購買的斯巴魯森林人從2010年2月起每天一早都出現難著車問題。至今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他3年多,而且情況似乎還在不斷地惡化。4S店電腦檢修后稱該車沒有任何故障,經過清噴油嘴、清潔氣閥、清進氣道等排查修理后,還是過夜后不著車。
更讓張先生不滿的是,4S店經理竟然告訴他自從2009年起就有很多森林人(包括2.0、2.5、2.5T款)都發生了類似故障,但是,廠家和4S店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還讓他湊合著開。
難道斯巴魯對自己的質量問題就是這樣的視而不見、不作為嗎?
截至目前,森林人冬季不著火故障已經有“群發”的趨勢。哈爾濱的車主韓先生表示,在哈爾濱零下20度的環境下,他的2.5XT森林人曾經啟動時打火超過15次,冬天到來后,車基本被迫停用。
位于北京北亞汽車交易市場的斯巴魯4S店的售后顧問則向《華夏時報》記者坦承,同樣問題的斯巴魯森林人在新疆、哈爾濱、大慶、內蒙古等地發現的案例不在少數。
多因素 問題積重難返
自從2004年斯巴魯以進口形式重返中國市場之后,其水平對置發動機技術一直成為其吸引中國消費的亮點。上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某不愿具名的專家認為,斯巴魯汽車在中國出現的成批次群發狀態的難著車問題不是小問題,不能排除核心發動機設計上的缺陷導致故障。
而從4S店和斯巴魯方面持續3年對故障的一直敷衍和拖延,以張先生為代表的森林人車主們也認為:如果是小問題早應該解決了,何必拖著影響自己的信譽。唯一的原因就是車存在根本性的設計缺陷,不能通過維修解決!
汽車消費維權專家表示,即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汽車三包條例》將能給以上車主們提供實質的維權法律保障。
“斯巴魯車主們出現的持續3年點火故障,應該屬于‘三包’規定中有關退貨或換貨條款中規定的情形之一,廠家應該依法給予退換。”該汽車消費維權專家表示。
另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斯巴魯這一國際上以性能著稱的品牌在中國出現了質量事故,與斯巴魯近幾年的區域總代理的進口銷售方式有直接關系。代理制為斯巴魯節省了開拓渠道的時間和成本的同時,也削弱了斯巴魯廠家對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直接控制,在一切為銷量的目標下,淡化了品質和服務的體系建設。
這些問題隨著斯巴魯與龐大的合資并成功收回總代理權之后,希望能得到有效的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住斯巴魯這個性能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