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質量報告》反映了寶馬車主的艱難維權路。
信息時報訊據《每周質量報告》報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不僅提高了懲罰性條款的賠償額度和賠償范圍,還引入一些創新性的制度。2011年9月,家住陜西榆林的常艷飛在西安購買了一輛寶馬120i轎車,沒想到不到半年時間,就頻頻出現不同的故障。常先生從2012年4月開始,不斷地向4S店和寶馬中國總部討要說法,時至今日,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維權的道路異常艱難。
寶馬才開1萬多公里就問題多多
常艷飛表示,寶馬官方的維修手冊上標明:允許寶馬汽油發動機最大的機油消耗量為每千公里0.7升。常先生自己測得愛車每1000公里機油的消耗量達到1升,超過寶馬官方公布的限量值,而在寶馬的4S店,測結結果卻是耗量只有0.2387升每千公里。而另一家4S店的檢測結果是每千公里0.65升。
由于數據有差距,常先生認為4S店測量的數據存在疑點,有造假的嫌疑,于是,他開始向寶馬中國反映問題,然而,寶馬中國的客服人員表示:只要一千公里消耗的機油量在0.7升范圍之內,都屬于正常現象。
即便按4S店的檢測結果,常先生的車根本等不到一萬公里的保養期,機油就已經燒光了。燒機油的問題還沒解決,2012年4月的一次出游,踩下剎車以后,發動機熄火了,方向盤掰不動。“我覺得我買了一副棺材,它是準備送我去入地獄的。”而當地4S店檢修的結果是沒有任何故障,完全正常。
據常先生介紹:他購買的寶馬車不到一年時間,就先后出現了發動機熄火、整車異響、發動機漏油、車門故障、天窗故障、剎車失靈等問題,不僅得不到合理的解釋,而且,4S店和寶馬中國官方的態度傲慢,讓他十分氣憤。
官方答復函證實車確有明顯故障
2012年8月開始,常先生開始向國家質檢總局投訴,11月,陜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組織了常艷飛本人和西安榮寶、榆林金麒寶兩家4S店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了一次現場測試。
在四方簽署的現場備忘錄中,常先生反映的發動機突然熄火故障被證實在現場就出現了4次。
而在隨后針對常艷飛信訪的答復函中,陜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明確指出他的車確實存在天窗故障、車門故障、發動機滲油、整車異響等問題,答復函同時指出:寶馬維修服務手冊允許的最大機油消耗量與1萬公里的維修保養周期存在明顯矛盾。
寶馬:不承認質量問題只同意回購
不過,對于陜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答復函中認定的上述問題,寶馬中國和寶馬4S店卻并不認可。
寶馬方面在回應中認為他的行為有過激之處,嚴重擾亂了公司的正常秩序,相關的回購及賠償也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對于最終的車輛處理方案,寶馬中國總部認為應當以西安榮寶店4S店提出的二手車交易合同為準。對于其它補償事宜,可以在完成車輛回購后,根據常先生提供的相應票據,再另行協商解決。
針對寶馬中國總部的回應,常先生表示不能接受,因為,對他而言,這一年多來,他為維權所付出的代價已經遠遠超出了當時的購車款。
雖然維權的經歷已經讓常先生心力交瘁,但他還是準備堅持到底。一些同樣存在燒機油問題的寶馬3系、5系、7系車主,以及存在發動機突然熄火的5系、7系、X3、X5系車主也通過QQ和微博和他聯系,開始一起維權。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最希望的就是他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能在法律上得到更強有力的支持。
寶馬中國公司認為常先生的維權有過激之處,而常先生說自己也是被逼無奈,因為寶馬方面態度強勢傲慢,不僅從始自終都不承認車輛存在問題,而且采用欺騙、推諉、拖延等手段來對付他,時至今日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陜西常先生這一年多的維權之路真的可以用艱辛這個詞來形容,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確實亟待修改和完善。
專家:新消法修正案將降低維權難度
據立法專家介紹,新消法修正案草案一旦通過實施,對于像常先生這樣的消費者來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過程可能不會再如此艱難。草案中,針對像常先生這樣的車主碰到的維權難題,作出了相應的修改。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劉俊海表示,除了舉證責任倒置外,對于目前消法中沒有規定的服務消費發生糾紛后出現的賠償問題,消法的修正案草案中也增加了相應的賠償條文。規定除了要賠償消費者的實際損害外,還要按照消費者實際損失的兩倍以下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據了解,消法的修正案草案不僅提高了懲罰性條款的賠償額度和擴大了賠償范圍,還針對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引入了后悔權的概念和公益訴訟制度。像汽車、房產這些專業性強、標的額大的領域,經營者利用不平等格式條款減免自己責任、給消費者維權造成障礙的行為,通過對相關缺陷商品召回制度的確立,配合相關的民事賠償規定,可以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同時,在群體性消費侵權案件中,將引入公益訴訟制度,變消費者舉證為經營者舉證,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維權難度和維權成本,提高了維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