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虛高行業調查6
近年來的婚慶熱帶火了整整一條產業鏈。據婚博會組委會統計,京津兩地新人結婚的花費兩年內增長了近一倍。而新的消費項目也給新人們帶來了新的煩惱,婚紗就是其中一項,市場上的婚紗,便宜的一兩百元,貴的則高達上萬元。而這些差價很大的婚紗成本又相差多少呢?
■現狀:價差數百元,本質無差別
“市場上1000元以下的婚紗,不存在本質的差別,不過是商家多賺少賺罷了。”名瑞婚紗副經理鄭奕坤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市場婚紗的主流價位多在1000元以內,而這些價差高達數百元的婚紗其品質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名瑞集團董事長兼總設計師蔡民強更是直言,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幾百元的婚紗,成本不過100多塊錢。
鄭奕坤介紹道,一件合格婚紗即使不使用裙撐,裙擺也會自然呈現蓬松狀態;而幾百元廉價婚紗的裙擺,如果沒有裙撐的支撐,裙擺會緊貼身體下垂。記者走訪了五棵松攝影器材城和西單109百貨,發現從五棵松的200元超低價婚紗到西單109百貨千元以上的“名牌”婚紗都存在“靠裙撐撐場面”的問題。
■癥結:影樓買婚紗,重價不重質
“只要拍出來樣子好看,質量差點沒人會在乎。”一位五棵松攝影器材城婚紗店的老板告訴記者,目前,婚紗影樓仍是北京婚紗需求的重頭。由于只提供給顧客租用,多數影樓對婚紗只重外表不重質量,并格外看重婚紗的價格,這也就讓不少婚紗企業一味迎合影樓的需求,放棄對中高檔婚紗的生產。鄭奕坤也表示,由于國內的婚紗零售市場還不夠成熟,所以目前國內的婚紗企業大多是作坊式的小打小鬧,設計基本靠抄襲,也不使用高檔用料,只要樣子看得過去就上市銷售。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婚紗經營者告訴記者,影樓雖然是婚紗店的大客戶,但散客卻往往成為婚紗店的利潤來源,由于不懂行情,再加上婚紗消費大多是非理性消費,散客買婚紗基本上是來一個宰一個。
■變局:婚紗作坊三年被淘汰
面對婚紗行業的表面繁榮,作為高檔婚紗店的經營者,名瑞婚紗副經理鄭奕坤似乎并不悲觀。他預測,隨著人們婚慶消費觀念的改變,3年后那些作坊式的婚紗企業將面臨淘汰,而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的婚紗市場則逐步轉向以零售為主,幾家連鎖婚紗店將壟斷這一市場,屆時3000至4000元的婚紗將成為新人們的最愛。
一錘子買賣不應該成為宰客的理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