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拼盤特賣會良莠不齊 網友發帖細數三大陷阱
“掛羊頭”、賣假貨、價更貴
□晨報記者 周思立
年末是特賣會集中時期,據統計,本周在滬上舉辦的特賣會將超過20場。在經歷前一階段各種特賣、促銷的“狂轟濫炸”后,消費者對目前良莠不齊的特賣會表示出質疑。
“當心遭遇‘山寨貨’。 ”在一些有關特賣會的論壇中,有網友實地踩點后細數起“拼盤”特賣會的陷阱:不僅廣告上宣傳的熱門品牌都沒有出現,甚至還出現了疑似假貨。
陷阱1:特賣會現場混跡疑似假貨
“二樓所謂的一線品牌,就是些和大牌相差幾個字的牌子。有些東西看起來還有點像假貨。”昨天,王小姐興致勃勃地趕赴一場“頂級品牌酬賓會”,結果失望而歸。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這場位于上海展覽中心內舉辦的特賣會現場。特賣會分為兩個樓層,大多為服裝、鞋款,也有少量家居產品。在二樓的一個角落里,記者發現了兩個售賣所謂名牌的攤位,不少手袋、皮帶和襯衫等被堆放在推車上,涉及品牌包括 D&G、Celine、Ferragamo、MarcbyMarcJacobs等。看記者駐足,促銷員忙不迭地介紹:這個襯衫是登喜路的,現在只要400多元,那個Prada的皮夾子1000出頭一點。記者觀察后發現,這些產品大多沒有品牌吊牌,也沒有原價標識。“你們賣的會不會是假貨?”有消費者問。其中一個攤位的促銷員表示,他們在徐家匯附近有門店,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店內溝通。而另一個攤位的促銷員則支支吾吾。
記者致電其中某兩個品牌中國總代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士,該人士隨即來到現場。對于其中一款包袋,她表示:該品牌從來沒有出過這個款式。而對于位于一樓的某品牌服裝,她更明確表態:這絕對不是正宗渠道的產品。該人士表示,將向公司匯報后等待公司作出相應處理。
-業內人士提醒 一般大品牌的特賣會都會由指定的代理公司或品牌方舉辦,而這類“拼盤”特賣會上的貨品在質量和貨源上都存在漏洞,最好不要輕易購買。
陷阱2:掛名牌頭銜忽悠顧客前往
消費者楊小姐在前兩天收到了一條特賣會的通知短信,短信中說明“本次特賣會 Versace、D&G、Cartier等一折起”,但她抵達現場后發現,除了幾個D&G的包袋外,其余兩個品牌的產品根本沒有現身。
廣告中宣傳得頭頭是道的各大品牌,在特賣現場遍尋不著,取而代之的則是不知名的小品牌。這樣的現象并非偶然。在昨天于展覽中心舉辦的特賣會上,記者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在該特賣會位于南京西路的廣告牌上,赫然寫著:Crocs、ELLE、達芙妮等年輕人喜愛的品牌,但記者在特賣會現場都沒有見到蹤影。“特賣會究竟有沒有Crocs、ELLE和達芙妮呢?”記者致電本次特賣會的主辦方,服務人員回答說明后天會進場。
記者隨即采訪了其中某品牌市場部,其工作人員在經過調查后明確回復:該品牌沒有參加這次特賣。對于這種打著品牌的知名度來“忽悠”消費者前往消費的行為,該負責人表示無奈。
-業內人士認為 目前確實有一些“拼盤”特賣會,會把一些本身不參加特賣、但具有號召力的品牌放進廣告里,來賺“吆喝”和“人氣”,這樣的行為確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陷阱3:特賣會上賣得比店里還貴
原本以優惠價格著稱的特賣會,如今在價格上也變了味。網友“See”發帖說:在“拼盤”特賣會上,很多攤位賣的都不是品牌貨而是外貿貨,價格其實一點也不便宜。
昨天,記者在幾個“拼盤”特賣會上也發現,有些商品的價格不但不便宜反而更貴。在一個內衣攤位前,消費者楊阿姨就偷偷告訴記者,該內衣在她家門口的店里只賣50多元,這里居然要150元!而在另外一個外貿服裝的攤位前,一件要價300多元的外套,在購物網站上查詢到的價格為250元。
針對目前特賣會云集、消費者購物熱情高漲的現象,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提高安全消費意識,謹慎參加疏于管理的特賣會,一旦發生問題,可向消保委投訴或咨詢。
-業內人士透露 如今特賣會的主辦方并不會對參展的品牌、攤位進行嚴格的審查,所以價格高開的現象防不勝防。而且,現在有一些專門參與各種特賣會的“流動攤販”,其所謂的“特賣價”就是他們的零售價。
年末拼盤特賣會三大陷阱:掛羊頭賣假貨價更貴
2008-12-16 14:05 新聞晨報 周思立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蘭蔻5年3檢不合格 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防腐劑
- 3藍月亮回應產品致癌說 稱加熒光劑符合國家標
- 4消費者痛訴:"潘婷"毀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權 鄭淵潔為舒克維權
- 6拖鞋質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訴索賠
- 7雅芳在華再爆行賄門 四名中國區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頭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
- 9巴布豆和H&M等14種品牌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場涉價格欺詐 遭發改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