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企業羽絨服抽檢合格率僅為39.7% 浪登、季候風羽絨服偷工減料
寒冬已過,羽絨服銷售進入尾聲,消費者仍不可掉以輕心,昨日質監部門公布廣東企業羽絨服抽檢結果,浪登、季候風等知名品牌被查出偷工減料。
近日,省質監對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等7個地市67家企業生產的羽絨服裝產品共78批次抽檢,經檢驗,合格31批次,產品批次合格率僅為39.7%。
據了解,本次抽檢對羽絨服裝產品的甲醛含量、pH值、耐摩擦色牢度、鴨毛(絨)含量、羽絨充絨量、羽絨含絨量等16個項目進行了檢驗,發現不合格的項目主要是羽絨含絨量、羽絨充絨量、纖維成分含量、羽絨微生物和色牢度。其中羽絨含絨量項目有30批次產品不合格,是不合格最多的項目。
問題產品主要不合格項目包括羽絨含絨 量、羽絨充絨量、纖維成分含量、羽絨微生物、色牢度。其中,O·JACK歐尼杰、IGO&EGO、浪登LANGDENG、圣瑪田等品牌問題產品存在含絨量不足的現象。據專家介紹,該指標是評價羽絨服裝品質和體現羽絨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標,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反之保暖性能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羽絨微生物是表示羽毛、羽絨中含有細菌和病菌程度的指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質量控制不嚴,沒有進行多道工序的清洗和殺菌。
圣瑪田、依米奴、哲迪等品牌問題產品充絨量不合格,該指標主要反映服裝面、里料經縫制后組成的 不規則空間中填充的羽絨的質量,如果一定空間中填充的羽絨越多,那么充絨量也就越大,羽絨服的保暖性就越好。不合格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企業對標 準理解不透徹,沒有剔除填充物中雜質的質量;二是部分企業對人工填充羽絨工序的質量控制不嚴;三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
兩款廣東浪登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浪登”羽絨服和一款東莞市星達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依米奴”羽絨服均被檢出含絨量不合格;深圳市興泰季候風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季候風”羽絨服(160/84A,4993YA799 2011.09)被檢出鴨毛(絨)含量不合格;兩款東莞市塔吉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TOUCH”羽絨服被檢出羽絨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質監部門稱,含絨量是評價羽絨服裝品質和體現羽絨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標,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反之保暖性能差。不合格的原因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羽絨微生物是表示羽毛、羽絨中含有細菌和病菌程度的指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質量控制不嚴,沒有進行多道工序的清洗和殺菌。
據悉,各地市質監局對不合格企業已發出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進行整改并召回不合格產品,并通知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產品嚴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