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年,雅芳經歷了行賄事件以及業績壓力,然而,在前者影響還遠未散去時,雅芳再陷風波。近日,其公司收到了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來的關于其夸大產品宣傳的警告信。
宣傳語誤導消費者
10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刊登了針對雅芳的警告信。警告信中表示雅芳旗下護膚品牌“Anew”抗皺修復霜、晚霜、拉皮霜等產品抗皺宣傳,可能誤導消費者過多使用該產品。
雅芳在其拉皮霜的包裝上,誤導性地標注:“該產品由能修復受損皮膚組織的新膠原蛋白構成”而且注明“緊致皮膚”等字樣。雅芳在其抗皺注射液產品中,聲稱“在48小時內可以重建肌膚的膠原蛋白”。
抗皺產品在美國聯邦的法律當中歸屬于藥品的管理范圍,過多使用可能會導致人體功能的紊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雅芳在收到警告信的15個工作日之內,修正其產品包裝上故意夸大并強調的部分,否則將采取強制性措施。
10月20日是其被責令修改產品包裝的最后時間,但在新金融記者向雅芳中國北方區媒介負責人詢問后,只得到了“目前尚未得到從美國總會反饋過來的回應”的答復。
目前雅芳官方網站還在銷售上述被點名的產品。“Anew”系列產品是雅芳的明星產品,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人氣很高。目前雅芳在中國市場上主推的“新活系列”與此次遭點名的“Anew”屬于同一個品牌下的系列產品。
在雅芳中國官網的產品列表中共有7個“新活”系列產品,包括“賦能”、“煥顏”、“美白”等套裝和單品。
在雅芳中國官網首頁,已經掛出“新活再生霜”升級版新品的上市預熱宣傳:該款產品12月開始將在華銷售;目前消費者可以通過幾家網站申請試用。在該款產品的宣傳語中,有“針對中層加速活化,再生肌膚細胞”和“令肌膚光澤膚質細致平滑,實現肌膚緊實,減退細紋”等字樣。
對此,雅芳對新金融記者回應稱:“每一件雅芳產品的功效都經過了嚴格檢測,以確保我們所承諾的功效能得到驗證,我們在中國市場針對產品功效所做的介紹和宣傳,完全符合相關廣告法律法規的要求。”
中國廣告缺乏行業細分標準
雅芳中國北方區媒介負責人承認,中國和美國在廣告法上面有一定的區別。在美國,抗皺產品在聯邦法律中屬藥品的管理范圍,但在中國并非如此。
中國《廣告法》中表示: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產地、用途、質量、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或者對服務的內容、形式、質量、價格、允諾有標識的,應當清楚、明白。食品、酒類、化妝品廣告的內容必須符合衛生許可的事項,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藥品混淆的用語。
但此前,雅芳在“新活賦能奇肌面霜”宣傳中稱,“賦能還原科技不斷激活細胞修復新生,促進年輕肌膚生成”;這樣的說法被業界質疑是“打擦邊球”。
在《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的釋義中,化妝品定義為“能達到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的目的的產品”,“還原肌膚,激活細胞”的說法明顯將產品的效用過度擴大了。
而根據《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化妝品標識中不得標注夸大功能、虛假宣傳、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
博雅美容化妝品業咨詢機構總經理陳曦也認為,雅芳“新活無痕精華”在其官網上標有“激活細胞,導入營養,還原肌膚結構,讓肌膚平滑緊致”的說法,存在夸大宣傳的成分。
但目前我國廣告監管方面尚無細化的行業標準,具體哪些行為屬于誤導消費者,哪些屬于夸大效果沒有明確界定。
類似的情況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雅芳身上。
早在2007年,英國廣告標準管理局就發布報告稱雅芳Ther-mafirm面霜的廣告存在誤導消費者和夸大效用的現象,其稱,“只需3天便可擁有更緊致的皮膚”,英國廣告標準管理局認為,這樣的廣告語極大地夸張了該產品的功效,隨即廣告被停播。
全球業績下滑
而夸大宣傳并不是雅芳面臨的最大問題,其業績持續下滑的境況才是籠罩在雅芳頭上最大的一片陰云。
特別是在中國,今年6月12日,第八屆世界華人直銷大會發布的資料顯示,雅芳在全球直銷業績百強排行榜上遙遙領先,雅芳中國卻跌出中國持牌直銷企業營業收入排名前十。
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龍贊曾向媒體表示:“2011年雅芳中國的收入大約為20多億元,與安利已經沒法比,其他直銷公司玫琳凱、完美、無限極的銷售額也達到或超過100億元,甚至一些內資直銷廠商如寧波三生,都已經開始超越雅芳。”
根據雅芳2011年財報顯示,其全球總收入為113億美元,但包括中國區在內的亞太市場收入僅為9.42億美元,整個亞太市場收入比重僅為8%。
近日,雅芳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更是近幾年來的最慘淡表現。當季收益下滑9%,至26億美元,營業利潤率從11.1%下降至4.9%。
數據顯示,雅芳旗下各類產品的銷售額均有所下降,其中香水下降8%,美容產品下降9%,皮膚和個人護理類產品降幅均達10%。
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的營收同比大跌14%,至6.63億美元,在俄國、英國和土耳其市場的營收分別下跌15%、10%和29%。
在凈利潤方面,成績則更為慘淡,下跌70%至6300萬美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是2.06億美元。同時,公司債務也在加重,增加1.94億美元到達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