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消協公布了防曬化妝品比較試驗結果。據悉,此次試驗主要是檢測市場上防曬品的SPF值和PA值,在長波紫外線防護等級(PA標識)測試結果中,13個抽檢樣本的標稱值均與測試值符合。而在SPF測試中,72個樣本里有67個樣本都能達到標稱的防曬效果,但包括旁氏、歐珀萊、雅芳、李醫生、旁氏在內的5款防曬產品的SPF的實際檢測值,均不到標稱值的一半。
據了解,SPF值(防曬系數)根據皮膚科學上的“最低紅斑劑量” 確定,以日曬時間長短表示。業內專家指出,在對防曬化妝品的宣傳廣告中,部分商家片面強調SPF值,誤導消費者盲目追求高SPF值的產品。“事實上,SPF值越高越容易堵塞毛孔,越容易引起肌膚敏感,所以選購時要根據環境、膚質等實際情況來選擇適當的SPF值。”專家還指出,為了防止商家吹噓SPF值,國家化妝品衛生規范中就規定,“當所測產品的SPF值大于30,且減去標準差后仍大于30,最大只能標識為SPF30+,而不能標識實測值;當所測產品的SPF值大于30,減去標準差后小于或等于30,則最大只能標識到SPF30。”另外,防曬品在我國是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因此在購買防曬品時還要看是否有“衛妝特字”或“衛妝特進字”的標注。(鄧雪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