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文
隨著秋冬換季,服裝銷售也進入旺季。打開報紙,眾多服裝商場、專賣店打折促銷服裝的廣告比比皆是,不少消費者特別是愛美的女士們都想狂逛一番,淘到一兩件既便宜又時尚的服裝。
時下走訪多家知名商場時發現,懸掛著服裝換季打折促銷標語的柜臺令人眼花繚亂,有標7折、5折的,也有標4折、2折的,甚至有商家直接標出1折促銷牌的。低價打折服裝的廣告攻勢,加上柜臺售貨員的巧言推銷,讓逛商場的消費者不能不心動。
商家開店以賺錢為目的,本無可厚非,服裝店主為了適應季節更替、時尚潮流更新,為減少存貨回籠資金進新貨而打折促銷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個別服裝經營攤主乘機玩花活,虛標原價,以假冒的打折低價欺騙消費者就極為不妥了。
消費者李小姐前不久就曾上過一次當。她在某知名大商場看見一條中意的褲子,商家標價858元,打折后現價為358元。李小姐以為撿到一個大便宜,信以為真,當場買了下來。過后,她無意中在網上瀏覽服裝網站時,發現該品牌規格的褲子真實原價是328元。后來,李小姐注意收集了解一些服裝品牌的真實價格與商場商家標出的打折價進行對照,結果她發現這種虛構原價打折促銷的現象比比皆是,消費者若不知情,很容易受騙上當。這樣一來,消費者不僅沒有買到實惠的商品,反而有可能付出比沒有打折之前更多的錢。
據一位經營服裝的人士介紹,某些被打折的服裝多是商家把衣服上原來廠家印制的價格標簽去掉,自己私下再將打印的新價格標簽加上,然后以所謂打折低價進行銷售。消費者周女士表示,她喜歡逛街淘貨,以前她對一些商場店鋪的服裝打折促銷很感興趣,后來經過多次比較后就不那么相信和感興趣了。她感慨地說:“我感覺商家這種假冒的打折促銷活動是一種欺騙性行為。”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不能盲目相信打折。消費者千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打折促銷的氛圍所迷惑,警惕服裝銷售旺季中的打折騙局。業內人士還建議,消費者為避免上假打折的當,購買服裝前最好提前做些功課,特別是對一些知名品牌,可以先上網查詢其真實廠家價格,或是多走幾家商場貨比三家,從中了解所購服裝商品的真實信息。消費者要善于通過仔細甄別,發現商家打折宣傳中的不實之處,尤其是對那些價格過低的服裝要特別小心。因為幾乎沒有哪個商家會以賠本價格把服裝賣給消費者的。《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