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后,他就再也沒去過學校,說在家復習清靜、效果好。可在家里,每當題做不上來,他就用力摔筆,難以控制自己……
考試成績不理想 他變焦慮了
王飛(化名),沈陽市一省重點高中的高三男生,喜歡建筑設計,想考上海同濟大學的建筑設計專業。
學校“一模”考試時,王飛的成績是630分,而去年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相關專業錄取線在650分左右。“一模”后王飛還非常有信心,可“二模”后他差點崩潰,只考了605分。
“其實考試成績的起伏因素很多,不能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壓力倍增。”王飛的班主任宋老師介紹,“二模”后那幾天王飛還一切正常,可“五一”之后突然來了電話,說要自己在家學習,說家里清靜。
可王飛在家復習的這段日子,明顯焦慮,經常摔東西,還說不考大學了,要復課一年。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王飛和母親找到了高級心理教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何彩霞。
自嘲像“走火入魔”一樣
昨日,記者電話采訪了王飛,在和心理老師聊了兩個半天后,他說心里舒服多了,還希望其他考生不要像他一樣。
“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就是莫名的焦躁、著急,只要題做不出來就生氣,摔東西,有時候還想大叫。”王飛笑著說,真像武俠小說里練功“走火入魔”的人一樣。
王飛的母親給王飛數過,上周給他買了5盒共100支圓珠筆,可到了周末晚上就被摔剩4支了。
“和心理老師聊后到現在,我還沒摔過筆,過兩天去學校上課,希望別給其他同學帶來壞影響。”王飛心情明顯已變得輕松。
老師:尖子生普遍存在壓力
宋老師認為,像王飛這種情況,在尖子生中不在少數。“這跟他們對成績的看重、對名校的執著都有關系。”宋老師認為,因為尖子生總是受人注目,一旦成績下滑,容易形成話題,這都是造成他們壓力的重要來源,越是尖子生越需加強心里素質。
“壓力越大,效率就越低,以致于自己也懷疑自己的能力了,于是選擇了逃避的行為方式,只要我們幫孩子認識自己,讓他把心里真正想的說出來,這種焦躁就好了大半了。”何彩霞說,半年來因高考壓力前來進行心理疏導的考生正在增多。
每天一招
家長要給予孩子肯定
高考前期,考生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家長過分關心他們的成績,會讓他們更覺緊張和不安,因為父母過分的關心中往往夾帶了太多的期望。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給考生提供一些支持和幫助:
為孩子打氣,孩子才會有積極的心態;
不要讓孩子單獨面對壓力,學會適當幫孩子分擔壓力;
給予孩子贊美和肯定,增加孩子自信心及動力,使孩子能從容面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