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公告,該縣將面向省內外公開招聘301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人員,可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貴州都市報》)
這一條款,引發了不少質疑,認為這是典型的“以學歷論英雄”主義,容易破壞考試的公平性,無形中讓其他應試者輸在了起跑線上。誠然,在當前語境下,機械化、教條式的“唯學歷論”不僅有失公正,而且滋生了諸如“學歷造假”、“花錢買文憑”等等之類的不正常現象。不過,招聘公告也有“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學位學歷及以上人員報考的,不受名額限制,不占招聘計劃”的條款,既然不占招聘計劃,也就不會對其他的考生形成壓力和競爭,何來不公平?是不是質疑者過于敏感呢?
支持
體現招賢良苦用心
研究生應聘不受名額限制,恰恰反映了該縣為了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廣納人才的良苦用心。不應該受到任何指責和懷疑。
另外,人事部2005年發布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第二十條規定:“急需引進的高層次、短缺專業人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貴州省事業單位新增人員公開招聘暫行辦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從省內外引進的我省各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位的高層次人才,以及用人單位急需的特殊人才”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考核錄用,也可簡化考試程序錄用。研究生參加印江縣的事業單位招聘,充其量也只是減少了一個筆試環節而已,照樣還需要進行面試、體檢、考核等其他環節,既符合相關規定,不存在違規違紀現象,也讓那種所謂的“為高學歷者大開方便之門”說法不攻自破。
還必須指出的是,招聘公告有一條非常明確的規定,“免筆試的考生直接進行面試,且面試成績須達到80分以上,低于80分的,取消該考生的聘用資格。”不難看出,印江縣招聘事業單位人員不僅重視學歷,更重視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實干精神。這也是完全符合新時期人才的選拔任用機制的。(任啟鑫)
反對
有學歷歧視的嫌疑
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人員直接進入面試的規定不僅對其他報考者不公平,涉嫌學歷歧視,客觀上也不利于有關部門選拔優秀人才。因為筆試考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應試者能否適應擬任職位的能力,比如對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而這些能力,最多只有半個小時的面試很難測試出來。如果報考事業單位相關職位的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人員確實有能力的話,那筆試對他們來說也不是什么問題,有關部門根本無須對他們進行額外照顧。
也許有關部門是想通過免筆試增加碩士研究生學歷及以上人員的錄取比例,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學歷層次。就好比很多地方直接拿出鄉鎮副鎮長甚至副縣長的職位招收博士生一樣,要的就是高學歷者來給當地政府部門撐門面。至于碩士、博士們是否真有突出的才能,能否適應政府部門的工作,根本就沒人去考慮。但這種做法,不僅是人才浪費,更可能因招聘過于看重學歷忽視能力而影響政府的辦事能力。
政府熱衷于人才高消費,還會給社會造成錯誤印象,使更多單位跟風。在讓很多企業更加重視學歷忽視能力的同時,也使高考、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更加受到重視,助長擇校風與名校熱。招聘還是一視同仁的好,既能選拔出優秀人才也不會讓人產生事業單位招聘開后門、“量身定制”招聘干部的不良印象。(楊國棟)
提醒
輕易得到談何珍惜
當地相關部門求賢若渴,對高學歷研究生“網開一面”直接進筆試出發點或是好的,但我更為能不能真正“拴住”人才而擔憂。招聘考試的過程如果過于輕松,尤其是直接進入面試環節,會讓這些研究生們產生優越感,也會直接讓他們產生獲得這樣的工作崗位比較容易的感覺。有句俗話說:得到的越容易,越是不珍惜。這個道理放在這些研究生身上也大致不差。
筆者記得一個例子。去年10月22日《天府早報》報道,10月21日,民營的東星航空公司到成都招60名空姐,第一天便有500人報名應征。在此次招聘條件中,有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則免談。招聘者給出的理由是,“具有研究生學歷者一般不安心、不踏實,老是覺得大材小用,跳槽的幾率較大”。這種說法雖然有失偏頗,但確實反映出一個現實問題。一些研究生本就對基層工作不安心,再賦予他們如此“輕松”地獲得工作崗位的機會,他們的心可能更安不下來。
實際上,從真正考驗研究生能不能愛崗敬業的角度,也必須讓他們經過一個“筆試關口”,甚至越嚴格越好。筆試本身就是一個淘汰不合適的人的方式,如果一些研究生根本就不認真準備文化考試,就說明他們對未來的工作崗位“心不在焉”,留下這樣的“人才”又有何用?通過一個必要的筆試程序,讓一些想“混崗位”、搞“過渡”的研究生們早一些露出“馬腳”肯定會更好。
在該縣招聘的工作崗位中,大量屬于基層崗位,由于相對的艱苦性就需要真正把想干事、有真正求職意愿的和真正能扎根基層的人選拔上來。而一個必要的淘汰和選拔機制是保證“不進錯人”的關鍵。我們現在不缺乏研究生人才,碩士博士一大把,招聘單位正好借助這樣一個良好機遇期,對人才們好好選一選。總之,為了所謂的高學歷而“放寬考試條件”,實不足取,也是不利于遴選到真正的適合崗位的碩士研究生的。(畢曉哲)
擔心
別又成了蘿卜招聘
研究生學歷高,付出也比專本科生多,到地方小縣城參加招聘,或者說工作,有種委曲求全的感覺,但對地方而言,卻是難得的人才。一方面沒多少研究生愿意到小縣城工作,一方面自然很受歡迎,印江自治縣事業單位招聘對研究生免筆試,似乎無可厚非。但轉念一想,還是覺得不妥。憑什么研究生就免筆試,難不成是他們高人一等,抑或能力都比專本科生強?
都說“學歷代表不了能力”,招聘又是為了把有能力的人才,或者說更優秀的人才吸納進事業單位,以便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貢獻。而社會也經常呼吁,不能重學歷輕能力,重要的是,既然是公開招聘,理應一視同仁,也就是說,專科生、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罷,都該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才可謂公平競爭。
研究生免筆試不僅僅只是“唯學歷論英雄”這樣簡單,聯想到層出不窮的“蘿卜招聘”的背后,往往“爹影重重”,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拼爹”。具體而言,要么權力自肥為自己的子女量身定做工作崗位,要么照顧領導干部子女就業專門打造,其目的就是“讓權力子女先就業”。印江自治縣此舉明顯與“蘿卜招聘”有著太多的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是“拼學歷”并非“拼爹”而已,說這是“學歷”式蘿卜招聘或“另類蘿卜招聘”都可以,也再恰如其分不過。況且,沒準還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蘿卜招聘”都難說,想當然不能“路過”了事。(張亞莉)
■延伸
有失公平的舉措
此次,印江縣公開招聘崗位出發點是好的,且各項程序也是有條有理,不僅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還甩掉了“蘿卜招聘”等不良的招聘方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宣稱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可免筆試,直接面試。這樣具有爭議的措施,實乃是印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不智之舉。
當然,一個考上研究生的人在學習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在一些毅力與耐力方面也是優秀的,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稱之為人才。但是印江縣的相關部門不能因為高學歷,因為有研究生的證書就可以超出規定之外,不能一概而論的認為研究生就是高材生,就擁有出乎眾人的才能與見識。難道印江縣的領導人員不知道“高分低能”嗎?不知道弄虛作假乃我國社會的常態嗎?學術作假,地方政府作假,干部學歷作假等等。如今就以一個寫著“研究生”三個字的證書,就讓研究生們高人一等,就讓他們免于筆試,是不是在暗示著只要你有某種拿的出手的招牌、有某種資本就可以超出界限之外呢?(劉孫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