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年的時間、近2.5萬元的投入,孩子的成績非但不見長進,反倒出現下滑跡象。看著孩子小學升初中的成績單,呂女士(化名)百感交集,她嘆著氣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做生意多年,為的就是兒子。
盡管高額的培訓費用和時間消耗最終還是沒能讓他如愿升入理想的中學,但因為擔心不上課外輔導班成績會更糟糕,呂女士夫妻倆還是做出了讓孩子繼續上輔導班的選擇。
“說實話心里挺矛盾的,不報輔導班吧,怕孩子比別人落下了,可真上了輔導班才發現其實也沒那么管用。”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呂女士的一席話著實道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面對各種中小學輔導機構鋪天蓋地的廣告和信誓旦旦的提分承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家長困惑>>就怕不報班,孩子成績更不好
呂女士和丈夫在濟南開公司,由于生意太忙,兩人很少有時間顧及剛上初一的兒子帥帥(化名)。“我和他爸整天東奔西走的,眼看孩子快升初中了,就想讓他上個好點兒的學校。人家別的孩子都上輔導班,我們也抱著希望給孩子報了一個。”
呂女士告訴記者,2010年帥帥上小學六年級時,夫妻倆在某培訓機構給他報了名,專門輔導語、數、英。“平均下來每課時40分鐘得80元吧,挺貴的,有時周末兩天就得五六百塊錢,將近1年的時間投入差不多得2.5萬元了。”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如此高額的經濟投入換來的卻是兒子越來越差的學習成績。“剛開始那幾個月確實有點起色,我和他爸都挺高興,沒想到接下來就不行了,以前能考70多分的英語,有次竟然考了30多分,本指望著他能考上個好點兒的中學,結果成績出來比人家的最低線還差了100多分。”
得知孩子的升學成績后,這位母親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了一天,“當初報班就是奔著提分來的,沒想到會是這樣。現在,帥帥已經上初中了,報了一對一的輔導班都不行,要是再不上,還不知道孩子成績會怎么樣呢,只好繼續上了。”
在為期近一個月的調查采訪中,記者發現,像呂女士這樣擔心孩子不報輔導班會比別的孩子落下,但孩子報名接受培訓之后又著實沒見多大起色的家長不在少數。
“班里得有80%的孩子在課外報了輔導班,咱雖然談不上多富裕,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呀!”10月26日,一位在山東高速工作的男家長告訴記者,他上小學的女兒成績不錯,但即便如此,每個周末除了學特長外,也要去輔導班補習文化課。
記者調查>>輔導費用昂貴,效果不佳也不退費
不少培訓機構抓住家長的心理,紛紛打出“一對一個性化輔導”、“一線在職教師專項輔導”、“××天綜合提升××分”等有吸引力的招牌和口號。
從記者走訪的濟南市知名度較高的3家培訓機構來看,輔導模式均為一對一輔導,而在師資力量上,除位于歷山路南段歷山名郡的某培訓機構聲稱有自己的教師團隊、不是外聘其他學校的老師外,其他兩家都給出了“一線在職教師輔導”的承諾。
“您放心,給孩子做一對一輔導的都是這個校區附近的中小學的一線在職老師。我們也有自己聘的老師,比如一些在校的大學生,但都不做一對一輔導,只是陪讀老師,主要負責陪孩子做作業和檢查作業等。”一位咨詢師向記者透露。
另外,在輔導班的費用上,記者了解到,根據孩子的測試水平、所在年級、上課時間的不同,要價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小學高年級、成績在班里屬中游的話,1課時40分鐘在80元左右,一般每次一上就是2-3個課時。假期課程更為密集一些,一個假期下來得五六千元吧。”10月23日,山大路數碼港某培訓機構一位姓田的金牌咨詢師說。
在這家培訓機構的小學培訓部記者注意到,墻上隨處可見“升學榜”、“提分單”之類的宣傳。每個孩子在自己的小格子里做題或者接受輔導。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幾乎所有的培訓機構都為學生提供試聽課,但試聽是要在交錢辦完手續之后進行,如果學生不滿意,會把錢退還。但是一旦開始正式輔導之后,即使是上了一段時間成績沒有改觀或者對效果不滿意,已經消耗的課時費也不再退還,只返還未消耗的課時費,并要扣除服務費等違約金。
培訓機構>>按合同教學,不保證一定提多少分
針對和帥帥一樣在輔導班接受培訓但學習一直不見起色甚至是下降的情況,很多家長表示,在輔導過程中都曾向該培訓機構提出過質疑。
“當初鼓動我們簽合同時,咨詢師保證過,說是提高個幾十分根本不成問題,結果上了一段時間也沒見效果,去找老師的時候就解釋說是瓶頸期,一定會做出調整,考慮到孩子耽誤不起,我們也就信了。”呂女士說。
那么,承諾提分不能兌現的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對此,記者專門采訪了呂女士的兒子帥帥所在教育培訓機構一位姓李的負責人,據她解釋,該培訓機構只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履行教學義務,并不能保證每個在此接受輔導的孩子一定都能提高多少分。
至于宣傳中涉及的提分數值,則是根據在該培訓機構報名的所有孩子的整
體情況算出來的。“比如某次期中考試之后,我們會有一個整體統計,算出一個成績平均值,再和輔導之前的測評分數作對比,從而得出這個提分數值,并不適用于每個孩子。”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然而,在呂女士和該教育培訓機構簽訂的合同上,記者注意到,關于培訓機構一方的權利和義務中,并未涉及任何有關“提分”的問題,而且在合同的附則中,還單獨列出了“任何口頭承諾均無效”的聲明。
“當時哪會想到不管用呀,只覺著他們保證得很好,現在來看也就是說,交了錢在那兒上學,人家只管按課時給你教,至于教的結果,合同根本沒有約束培訓機構的作用。”聽到校方負責人的解釋,呂女士很無奈。
與此同時,她也表示,對方近期的確一直在為孩子制定新的學習方案、更換新的輔導老師等,不知道接下來效果會怎樣。
主管部門>>“提分”屬非法字眼,在職公辦教師不得有償家教
這些面向中小學生的教育培訓機構在宣傳口號中提及的“××天綜合提升××分”是合理的嗎?他們為何敢打出“一線在職教師輔導”的招牌呢?
對此,濟南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解釋說,僅提“一線在職教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會造成誤導。“主要看教師是不是在職公辦教師,如果廣告中提及的一線在職教師是所在民辦學校的全職教師的話,那就是符合規定的;假若是在職的公辦教師來民辦學校兼職,那么,主管部門將會對當事民辦學校、公辦學校以及公辦在職教師三方同時給予相應處罰。
但是,據經七路一所公辦中學的張老師介紹,關于在職教師在培訓機構兼職的問題,學校領導在平時開會時都會多次強調明令禁止,“不過即使是老師有在外面任職的,也都是偷偷摸摸的,不會讓別人知道的。”
此外,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呂女士為孩子所報的教育培訓機構屬于民辦學校,是在《濟南市民辦學校暫行管理規定》要求下審批的,“對于學習成績提升多少分值這種資料,有些機構的數據提交了證明,有的則沒有,但是根據規定像“最好”、“最佳”、“金牌”以及提升分值等這些字眼是不允許公布在廣告中的。”
針對盲目跟風給孩子報名上輔導班的問題,教育局工作人員建議,對孩子在學校及家庭的教育更為重要,要是非要上課外輔導班,首先要選擇合法有資質的,其次是信譽高的,再就是實地考察,多向學員和家長了解情況,綜合考慮后再做選擇。(記者 王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