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島位于千島湖的上游,距離千島湖的核心區只有四五十公里。黃山到杭州的高速公路沒有修通以前,這里是黃山通往千島湖最為便捷的一條旅游通道,也是惟一的一條水上通道。新安江兩岸青山綠水與林立的古村落相互交錯,游船航行其中猶如在美妙的山水國畫中穿行。
陳先生是鳳凰島開發項目的負責人,他已經在島上守護了10年,對于鳳凰島的旅游價值他仍然信心十足。他告訴記者,按照最初的設想,黃山下來的大巴到達深渡鎮后,通過架設在新安江兩岸的索道來到鳳凰島,在這里做一個短暫的休息,島上可以提供餐飲、住宿、農家樂、劃竹排等項目。當初公司還計劃將鳳凰島建成一座游人碼頭,把游船統一管理起來,但這些美好的設想隨著一些利益的紛爭,最后都成了泡影。
投資鳳凰島
1997年,當時國內旅游市場還十分冷清,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政府就已經對鳳凰島進行了開發,當時占地面積只有20多畝。第二年,當地政府通過招商引資迎來了第一位溫州客商鄭先生。
鄭先生告訴記者,這里靠近黃山,又緊鄰千島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鎮政府當時招他過來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鄭先生投入一部分資金,把項目運作起來。當時地上建筑物已經建好,深渡鎮以原來建好的建筑物折價入股和鄭先生共同成立了深渡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鄭先生投資數百萬元建設了橫跨新安江兩岸的索道,后由于項目未能順利進行,2001年鄭先生退股。由于索道長期閑置,歙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認為存在安全隱患而責令其拆除,最終,數百萬元的投入只得到了3萬元的賠償。
周朝中是鄭先生的朋友,他在鄭先生投資的第二年入股鳳凰島項目。當時,政府想將景區做大,三家共同開發鳳凰島,占地規模也從最初的20多畝發展到70多畝。當時的股權結構大概是政府用三分之一青苗費和地上建筑入股,占30%的股份,鄭先生占40%的股份,周先生占30%的股份。鄭先生認為,鳳凰島之所以沒有運作成功主要跟當地的人事變動有關,由于政府換屆,許多優惠政策沒有得到履行和延續。
2003年,黃山市鳳凰島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凰島公司)取得了土地使用權。為了完成墳墓遷移,公司先后兩次買墓地用于墳墓的遷移。當時規定的價格是每座墳墓補償380元,為了鼓勵當地居民將墳墓遷出,按日期遷移的每座墳墓獎勵100元,幾年間先后有300多座墳墓遷出。現在島內還有三戶十余座墳墓沒能遷出,在現場可以清楚地看到墓碑。在那塊閑置的土地上,除了“陰宅”外,還有一農戶居住。農戶的女主人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從來沒有找他們談搬遷的事情。
旅游開發遭遇“腸梗阻”
為了遷墳和農戶拆遷,鳳凰島公司曾多次向深渡鎮政府打報告,深渡鎮政府也多次召開協調會,但是,從辦理用地手續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八年了,這些遺留問題至今仍未能解決。鳳凰島公司認為,造成土地閑置主要是因為當地政府不作為。
“你看整個島像不像一只鳳凰!”陳先生十分自豪向記者炫耀。踏上鳳凰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屬澆注的鳳凰和幾間徽式的建筑。牌樓和前面的房子是十幾年前鎮政府修建的,后面一棟徽式建筑是去年新建的管理中心,古典的徽式建筑周圍生長著許多茂密的果樹,整個島顯示著大自然的和諧。
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發展旅游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2003年鳳凰島公司協議取得了該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同年8月與歙縣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后因規劃調整,2005年經歙縣人民政府同意對土地用途進行了調整,其中48954.53平方米變更為居住用地,其余7769.79平方米用途不變。
2008年,歙縣國土局、鳳凰島公司、深度鎮政府共同簽訂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補充協議。三方約定于
然而,一切都沒有想像中那么順利,鳳凰島公司積極籌措資金、招標施工單位,還專門購置了一臺推土機,開工建設項目管理中心和圍墻,鳳凰島公司在圍墻外留出2米為村民修了一條路,但最終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屢遭當地村民圍攻,圍墻多次被推,鳳凰島公司甚至還與村民發生打斗。其間,企業也多次向政府提出申請,鎮政府也多次開會協調,但工程仍無法如期進行,推土機也由于閑置銹跡斑斑。
鎮政府當時提出可以邊建邊拆遷,鳳凰島公司卻有著一種擔心,拆遷不能如期進行會影響工程進度,進而影響資金回流。另外,“陽宅”建在“陰宅”上,如若這些墳墓不能如期遷出,賣房就成了最大的難題,幾千萬元的資金無法如期收回,資金壓力太大。鳳凰島公司在建完管理中心后,其他項目就沒有開工,完工項目在去年7月份已領取了房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