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傍晚5點30分許,在杭州袁富路與杭富路沿江公路交叉口,一輛接送西湖區(qū)周浦中學學生的中巴車,在由南向西左轉彎時,與一輛由北向南直行的公交車發(fā)生碰撞,導致18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
公交車撞上學生接送車
晚間,記者趕到事發(fā)現(xiàn)場,看到地上都是碎破璃渣子,女生的發(fā)夾、作業(yè)本等物品散落在斑駁的血跡間。
公交車的車頭幾乎全部凹陷,前后擋風玻璃已經完全碎裂,車體右側有刮擦痕跡,車窗玻璃部分碎裂。
據附近村民稱,這是一輛109路公交車。杭州市公交集團客運部副經理林建華說,這輛其實是291路公交車,系109路的晚高峰通行車。
被撞的中巴車則側翻在公交車前方約3米處。中巴車的右側玻璃和車門部分能看到有血跡。車子的前后排擋風玻璃整塊掉落,“當時很多學生就是從這里爬出來的。”現(xiàn)場一名目擊者指著前排擋風玻璃處說。
晚上8點不到,吊車和拖車來到現(xiàn)場,開始將中巴車吊起。吊起時能明顯看到車體中間嚴重受損。
現(xiàn)場一名姓沈的男子說,側翻的中巴車里載的學生和他是同一個地方的,都是靈山村的。這輛中巴車是靈山村的學生家長一起租的,專門負責接孩子上下學。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該路口的交通信號燈只有箭頭燈,沒有左轉指示燈。“中巴車左轉進入的路叫靈龍路,開通才兩個月,但有沒有通過驗收不知道。”沈先生說。
學生踹破車窗玻璃逃生
事故發(fā)生后,西湖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了10名受傷的學生,其中一名學生傷勢較重,轉送到了市一醫(yī)院。市一醫(yī)院先后也收治了9名傷者。
據醫(yī)生介紹,大部分學生都是皮外傷和瘀傷,沒有大礙。其中一個女生的臉部被碎玻璃刮傷嚴重。
在周浦中學讀初三的夏文龍和讀初二的堂弟夏靈豐都是坐在這輛校車上。
夏文龍坐在倒數第四排,靠里邊。夏靈豐坐在倒數第二排,靠外面。
從學校出來后,一路上,兩人跟同學們聊著天,有的人聽著歌,還有的人已經困了,趴著打盹。
事故發(fā)生時,兩人只覺得一陣猛烈的撞擊,人暈乎乎的,就在車廂里翻滾了。期間,兩人聽到車廂里傳來了女生的哭喊聲。
坐在里邊的夏文龍被一個同學牢牢地壓在了身下,導致頭部和臀部多處瘀傷。這時,有人用腳踹破了窗口的玻璃,夏文龍就慢慢爬了出去,夏靈豐也跟著堂哥爬出來,但耳朵不小心刮到了碎玻璃,鮮血直流。
據兩人回憶,當時后面的位置上還有空位,車上每個人都有座,沒有人站著。
但是坐在車廂前部的學生沈曉燕卻說,當時車內已經坐滿了,自己和同伴鄭麗金只好坐在了駕駛座旁邊的發(fā)動機蓋上。
中巴車是下午5點左右從學校門口出發(fā)的,事故發(fā)生時,要暈車的沈曉燕就迷糊了,學會地震逃生常識的鄭麗金則下意識用雙手護住腦袋。
兩人也是從車窗里爬出來的,當時駕駛員正在不停地打電話,有報警電話,也有打給學生家長的。
中巴車是學生家長雇的接送車
記者了解到,出事的這輛中巴車不是周浦中學的校車,而是靈山村的村民雇的。
駕駛員姓沈,40多歲,是個老駕駛員了,也是靈山村人。
以前他是跑運輸的,經常也捎帶一下村里的孩子,大概在10年前,他就專門給村民接送孩子。
因為靈山村距離周浦中學比較遠,大概有12公里的路,加之家長平時工作也比較忙,所以接送孩子上學成了大問題。
夏文龍的父親夏福泉說,自己的女兒和兒子從小學開始就是坐沈師傅的車子。以前,每個月給個60元,每天上學、放學接送,現(xiàn)在油價漲了,三年前,沈師傅也買了新車,所以漲到了100元每月。
除了接送孩子,沈師傅平時也接點廠礦企業(yè)里接送員工的活。由于費用比較低,又省事省力,靈山村的十幾個孩子都是這輛中巴車接送的。
每天早上6點30分左右,孩子們就早早地等在家門口,接上后,中巴車開到周浦街,因為早上學校附近比較擁堵,車開不進去,孩子們下車步行五六分鐘到學校。下午4點30分左右,中巴車就在校門口等候了。
學校曾向鎮(zhèn)里打購車報告但沒爭取到資金
在醫(yī)院里,不少家長都向記者表示,他們曾多次向學校反映,請求配備校車,但是一直都沒有結果。
對此,在西湖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處理相關事宜的周浦中學邊姓副校長稱,此問題確實存在多年,學校跟村里曾多次溝通過,向鎮(zhèn)里都打過報告,但一直沒有爭取到資金,學校也沒有實力解決此問題。因為周浦有三十多個村,零散分布,僅購買一、兩輛校車也解決不了問題。
據她掌握的情況,目前大部分學生由家長接送或者學生自己來回,只有靈山、雙靈兩村都是由家長租用車輛接送學生的。
由于周浦中學下個月初就要期末考,現(xiàn)在中巴車損壞了,家長們開始發(fā)愁孩子們的接送問題。
對此,邊校長稱,鎮(zhèn)里和學校正在開會研究這個問題,希望家長辛苦下,這兩天上學由家長親自接送。
杭州市市長邵占維表示,杭州市政府將吸取教訓,下一步將根據情況,研究是否開辟專門的校車線路接送學生。
家長無奈之舉的背后是有關部門的缺位
當前,遭遇甘肅、江蘇兩次嚴重的校車事故后,學生接送車的安全問題再次引發(fā)了社會的強烈關注。
專家曾對多起校車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校車事件大致是由“車體本身不達標”、“超載現(xiàn)象普遍”、“司機素質較低”、“校車運營混亂和監(jiān)管不力”、“校車立法空白”等五個方面的原因所致。
目前,學校校車大致分為四種形式:學校自備車、學校租用、家長自行組合、私人或社會車輛和校辦企業(yè)聯(lián)合社會企業(yè)一起運營車。
但是,記者了解到,在杭州各個學校,符合標準校車的微乎其微,即使目前正在運營的,也存在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尤其在大部分農村和城鄉(xiāng)結合部地區(qū),學校附近途經客車較少,超載現(xiàn)象仍存在。
在這次西湖區(qū)的學生接送車的事故中,學生家長曾先后多次向有關部門和學校反映,請求增加校車,但最終都沒有下文。連周浦中學也向鎮(zhèn)里和有關部門打過報告,但校車的資金遲遲未能到位。
有關部門的缺位,在沒有政府、教育部門、學校提供校車的情況下,讓雇用民間車輛接送學生成為了家長們的無奈之舉。
萬幸的是這次事故沒有造成嚴重的傷亡,給教育、交通等有關部門敲響了警鐘,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如果非得以慘痛的教訓換來醒悟,那時候已經太晚了。(記者童俊戚珊珊潘杰施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