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縣一所小學在期末向學生發放的獎狀、通知書上“植入”了大面積廣告,被網友發現,上傳到論壇,連日來引發熱議。
登錄某論壇,記者找到了題為《在學生的獎狀上面插播廣告,虞城實驗小學的領導真是商業人才》的帖子,并采訪了發帖網友“狀元哥”。帖子附有3張照片,分別為該小學發放的獎狀正反面和通知書的外皮。通過照片可以看出,“廣告獎狀”在“特發此狀,以資鼓勵”等字樣的下方,以醒目字體印著一家外語培訓機構的名號。而另一面完全是一幅廣告宣傳頁,印著“‘寒假樂學營’盛大開營”等廣告語,招生對象、開設課程、地址、聯系電話等一應俱全。而通知書的外封則是另一家外語培訓機構的廣告。“狀元哥”說,通知書內頁同樣有廣告,因為涉及學生個人信息太多,沒有發布到論壇。
在帖子中,“狀元哥”并不認可這種做法:“央視春晚今年不插播廣告,你們竟然在學生們的獎狀上插播廣告?這是在表彰‘神馬’?是在培訓孩子們從小就要有經商意識么?”他解釋說:“獎狀和大紅花一樣,象征著榮譽,往往掛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滿是廣告的獎狀,讓榮譽失去了純潔的意義,F在獎狀發得廣泛,孩子們幾乎人手一張。放假那天,滿街都是拿著‘廣告’回家的學生。這種現象不是今年才有,也不是個例。這兩三年,當地中小學、周邊縣城都出現過了。這是一種不好的趨向。”
虞城實驗小學校長宋海玉說:“當時有兩家培訓機構來找我們,給每位同學提供一張獎狀,為每班5名‘三好學生’提供本子、鉛筆作為獎品。我們認為這對任何人都是無害的,就同意了合作。經過網友討論我們也覺得不妥,今后決不會再做了。”他聲明,之前沒有算過經濟賬,個人和學校沒有因此獲利。
虞城縣教育局局長張洪濤說:“我們已經告知該校這種行為不妥,但因為未違反任何規定,因此沒有進一步的處理意見。”
碰撞
只要學生受益就無礙
并不是要學校杜絕任何商業運作,很多商業贊助對學校的發展是有益的。只是不能太過,受益的是學生就對,得利的是個別人、個別機構那就是錯的。
虞城縣居民 劉先生
傷害榮譽價值和權威
榮譽是有很高價值感和權威度的,隨便“植入”廣告恰恰傷害了榮譽的價值感和權威度,十分不妥。更重要的是商家是不是借用了校方的價值感和權威度,無形中成為經校方認可的教育機構呢?
網友 米 酥
警惕背后的利益交換
獎狀“植入”廣告對于學校是被動還是主動?聽說這樣做節省成本,那么我就想問,當地教育經費已經缺乏到難以承擔獎狀“一張紙”成本的地步了嗎?如果校方“主動”接受,那牽涉的就可能有“利益”問題,作為家長我不愿接受。
一位李姓家長
避免負面評價影響孩子
這會降低獎狀給孩子們帶來的自豪感和滿足感。但家長對學校和教育的質疑、不滿,會直接影響孩子,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降低教育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性和神圣感,使孩子接受教育的效果打折扣。希望盡量避免這些負面評價和不良情緒對孩子造成影響。
青少年教育心理專家 蔡 佳 (記者王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