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紅正在為兒子谷鑫做按摩緩解病痛。 記者 王滄宇/攝(圖片來源:中國網)
在陳家臺村一間簡陋的瓦房內,26歲的谷鑫低垂著頭,呆呆地看著照在地上的陽光。這名患有尿毒癥的青年臉色發青,嘴唇發白,眼神空洞。母親劉文紅坐在他的身旁,望著瘦削的兒子,愁容滿面。
8日早上6點,已經兩天沒合眼的劉文紅來到廚房為兒子熬粥、煮雞蛋。“兒子這兩天病情有些加重,晚上總喊全身疼,反復咳嗽,甚至咳到抽筋、吐血。他爸爸身體也不好,只能我陪著兒子,給他按摩,盡量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減輕痛苦。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我真的很揪心。”
患病兩年多來,谷鑫的狀況幾乎天天如此,每到夜晚病情就會加重。而劉文紅也是這樣陪過來的。“都怪我們做父母的沒本事,讓兒子受這樣的罪。”說著說著,劉文紅的眼睛濕潤了。
劉文紅55歲,1981年與丈夫谷安君結婚,1987年生下兒子谷鑫。他們家有3畝地,劉文紅一直在家務農,丈夫是瓦匠,谷鑫畢業于千山職專,畢業后做了廚師。日子過得談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其樂融融。
2008年,劉文紅的丈夫患上了肺積水,醫生叮囑不能勞累,所以他一直在家休養。2009年8月,厄運再次降臨到家里,一向健壯的谷鑫突然惡心吃不下飯,反復咳嗽,連續多天都這樣,他只好到醫院檢查。當醫生告訴他得了尿毒癥,已經非常嚴重,需要立即做透析時,谷鑫呆住了。而一旁的劉文紅頓時癱坐在地上。
在醫院的走廊里,谷鑫坐了整整一下午,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父親和母親。他是父母的所有希望,如今他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這個現實。
一個不眠之夜過去了。“孩子,收拾收拾咱們去看病……”第二天早上,劉文紅早早起床,做好早飯,收拾好一切,堅定地對谷鑫說。
母子倆踏上了治病的道路。
“那個時候,只要聽說有能治好兒子病的醫院,不管在哪兒,我都帶他去。有時候在火車上一站就是一天。只要兒子的病能治好,做什么都值得。”劉文紅說。
為了給谷鑫治病,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花光了所有積蓄,但谷鑫的病情卻繼續加重。
“辛苦兩年多,給孩子看病付出了這么多,為啥病情越來越重?”劉文紅感到萬分失落,但是為了孩子,她必須咬牙堅持下去。可能是長期勞累的緣故,劉文紅感到渾身乏力,連上樓的勁都沒有。看著劉文紅一天天消瘦下去,為了不拖累家里,谷鑫曾經有過輕生的念頭,但被家人及時制止了。
“我兒子不該得這個病,不該啊!”在父母眼里,谷鑫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剛畢業便出去打工賺錢,并將賺來的錢如數交給母親。
據劉文紅講,眼下每個星期谷鑫至少需要做兩次透析,每次透析需要400多元,加上藥物治療,每個月谷鑫的治療費要6000多元。因為缺錢,現在谷鑫由一個禮拜三次透析減少為兩次。“沒有別的辦法了,親戚朋友該幫的都幫了。”
為了給兒子看病,劉文紅已經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如果要治好谷鑫的病,就需要換腎,幾十萬元的費用,對于劉文紅來說簡直想都不敢想。“我不會讓兒子先死的,即使到最后割肉賣血,我都會讓兒子活下去!”劉文紅含淚說。(來源:鞍山日報 記者 王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