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位腹瀉的賓客9日都曾在這家酒店“喝喜酒”。
9日晚上,位于南京安德門附近的戴斯國際酒店承辦了兩場婚宴。從當天夜間到次日上午,其中一桌婚宴的來賓陸續出現腹瀉癥狀,嚴重者上吐下瀉。由于送醫人數眾多,這對新人的親友將相關情況發到西祠胡同,并到酒店討說法。沒想到,他們正在與酒店理論時,另一場婚宴的親友也找上門來,原來他們那場婚宴的來賓,也陸續出現了腹瀉癥狀。他們在納悶時,看到了網帖,于是認定問題出在酒店。據當事人介紹,目前至少有一百多人出現腹瀉癥狀,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并將部分食物封存送檢。
實習生 應一枝 揚子晚報記者 陳婧 文/攝
網帖爆料
婚宴次日來賓反饋:腹瀉不止
其中一家五口“中招”,醫生診斷為急性腸炎
9月10日,西祠網友“柏原菜子”發帖稱,9月9日晚上家人在戴斯國際酒店辦婚宴。婚宴熱熱鬧鬧地結束了,但是沒想到第二天婚宴來賓陸續出現腹瀉病狀,嚴重的一天上吐下瀉10次以上,已經住院掛水。而向新娘新郎“匯報”病情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這種酒宴辦的實在是叫人窩囊,本來高高興興的喜事,卻變成這樣”。這位發帖人稱目前得知來賓中有7個大人、2名兒童腹瀉,其中4人入院掛水觀察。
揚子晚報記者早上注意到這個帖子時,還只有兩頁的跟帖,但到中午已經有4頁跟帖,并且一直處于網站的頭條位置。跟帖網友“天使殿堂”稱自己的先生也參加了當晚的宴席,腹瀉不止最后被確診為急性腸炎。
記者來到八一醫院急診部的病房,看見當天晚上出席了婚禮酒席的李老先生正躺在病床上接受輸液,偶爾翻個身都顯得費勁。他的老伴李阿姨趴在病床邊休息,看上去精神也不好。她告訴記者,全家5口人包括上小學五年級的孫子,在參加了婚宴之后先后都出現了不適癥狀,先是腹瀉,隨后是嘔吐發燒,如此反復不止。李老先生被送到八一醫院,而孫子則被送往兒童醫院,兒子和兒媳也是上吐下瀉,只能帶藥上班。
據醫生診斷,這是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腸炎,但具體是何種食物引起的,醫生并不能確定。
“那天晚上的菜確實有問題。菜端上來都是涼的,氣味也很怪,吃到嘴里有一股油膩膩的味道,具體是什么味道也說不上來,反正怪怪的,感覺是隔夜的菜也說不定。”李阿姨回憶說,“當時也沒有找酒店的人問菜的情況,因為菜不臭也不壞,但怪怪的味道一直在。”
李老先生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昨天早上開始上吐下瀉時他也沒想到是酒席的緣故,到后來全家都出現了這情況,還有一起去酒席的朋友打電話過來,說他們那邊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這才懷疑是婚宴上的飯菜有問題。
記者調查
兩場婚宴50桌來賓,中招者過百人
兩家的菜單比對:80%菜肴重合
昨天記者來到安德門附近的戴斯國際酒店,婚宴中新郎的母親張阿姨仍然在酒店大廳,等待酒店方的回應。陪她一起等待的還有她兩位姐姐,記者注意到這兩位女士手上都還貼著止血條,“我也食物中毒,剛吊的水”。張阿姨介紹最先出現不適的是自己姐夫,接下來兩人分別致電來賓,截至昨天中午,已確認有50多人腹瀉不止。“聽說他們都在醫院住院呢,我們這么對不起人家,哪還好意思打擾別人”,張阿姨推測50人“中毒”是最保守的數字。
她說當天一共有25桌來賓,250人左右,從目前接到的電話來看,可以確定每桌都有人“中毒”。記者來到他們舉辦婚宴所在的四樓“廈門廳”,這個廳很大,昨天并無活動空蕩蕩的,所有的桌椅都收攏在一角。
之前張家“中毒”親友多次跟記者提到菜單中有不少海鮮,推測是海鮮變質。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酒店工作人員提供了張家當日的婚宴菜單。記者看到,菜單的左上方標注“2012.9.9晚廈門廳”字樣。菜單上一共有16道菜,其中5素11葷,葷菜中有4道是海鮮,分別是螺片、蟹、魷魚和九節蝦。
在酒店大廳,記者遇到了當晚另一場婚宴的親友攜律師趕來酒店。當事新娘龍小姐介紹,自己也是9月9日舉辦婚宴,不過是在戴斯酒店的三樓。與張家情況相似,他們最初發現親友不適也是在9月10日的早上,后經初步核實共有60人出現腹瀉并入院治療。在龍家出示的菜單上,記者注意到只有3道非海鮮類葷菜與張家的不同。
酒店稱已經自查,未發現問題
該店經理認為,客人腹瀉也可能是在別的地方消費引起
隨后記者試圖聯系酒店負責人,但前臺以不知道誰負責此事為由拒絕采訪。在約半個小時之后,酒店總經理姚玲光先生走了出來。他一再表示酒店的食物沒有任何問題,“從原材料采購到食品加工,一整個流程都是非常完備的。”
姚經理說酒店經營至今從沒出現過這種情況,酒店同樣無法接受自己客人出現此情況。他說9月10日晚上接到張家反映的情況后,他馬上找來婚宴的菜單,并沒發現任何問題。隨后他找來負責原料采集和食品加工的工作人員詢問,也沒發現問題。但具體如何自查的,如何詢問每個流程的負責人的,他并沒有詳細解釋。
姚經理還介紹,酒店絕大多數的食材都是當天采購,當天制成食品,并且他也肯定張家婚宴上的菜肴原料也都是當天采購,包括婚宴親友懷疑的海鮮。他說當天上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已經來取樣,而樣本就是來自婚宴客人當天消費的食物。
“9日晚上炒完菜,會從每種菜中取出一點做樣品,根據食品衛生的要求放在特定的冰箱里,留樣48小時。”菜單里留過樣品的菜都取走了,但因為他當時并不在現場,所以并不確定到底有哪些菜留了樣品。“如果不是對自己的食物有信心,肯定一有客人投訴就賠償息事寧人,”他給出保證,“如果食物上出現任何問題,酒店愿意承擔任何責任,包括醫藥費、道歉。”
對于目前上百人集體出現腹瀉、胃抽筋等癥狀,姚經理解釋了幾種可能的原因:每個人的腸胃狀況不一樣;另外這些人多是兩頓飯以后出現的問題,也可能是在其他地方消費引起的。
姚經理堅持,等官方檢驗報告出來再做定論。
爭議焦點
酒店的“留樣”是當晚的還是后來補的?
按規定,多于8桌宴席應備案,但戴斯酒店沒有
昨天接到舉報后,當地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先后兩次趕到酒店,取樣、做筆錄等。當酒店把希望寄予食品檢驗部門的結果時,兩家婚宴親友卻懷疑起樣品的真實性。酒店如何留樣?誰能保證樣品就是當天婚宴上的食物?現場一位周姓調查員介紹,市衛生局規定所有的酒店舉辦8桌以上的宴會必須跟所在區衛生所申請備案,但區衛生所規定轄區內酒店承辦宴會只要多于5桌,就要備案。
周調查員解釋所謂備案就是,酒店在婚宴舉辦前一天,通知衛生所,然后在宴會食品烹制前幾個小時,監督員提前介入,檢查食材的新鮮程度、農藥殘留物,審查菜單上是否有慎用食品。在廚師加工的時候,還會現場檢查生熟菜是否分開、涼菜是否保存在25℃以下以及出菜的時間必須在2個小時以內等。但戴斯酒店此次并沒有提前通知區衛生所。
對于戴斯酒店的留樣,周調查員表示,衛生所并不能完全在場目睹。但制度上的要求是,“酒店有專門的留樣冰箱,專人做留樣記錄,記下在什么時間保存了什么樣本”。
對于婚宴家屬之前提出的質疑“這些記錄都是能補能換的”,周調查員稍有無奈,“這只是制度,并沒有強制性約束力量要求酒店必須申報備案”。對于酒店此次提供的樣品,他表示只能相信他們的樣品是當天晚上的,但尚無機制能確保。記者隨后要求采訪酒店留樣冰箱的專門負責人,姚經理以其正在做筆錄以及不確定具體誰負責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要求。
對于這個缺失,周調查員表示,這些制度也是最近幾年才有的,建立的基礎是企業自身的意識和誠信而不是法律。“有監管總比沒有要好,如果沒有這些監管,可能出現更糟的情況。”